在後期的梵語文獻中,《梨俱吠陀》中的顯赫神靈簡直變得十分可憐,如勝利之神因陀羅,在與邪魔的爭鬥中就屢戰屢敗。《濕婆往世書》就談到,當天界以因陀羅為首的眾神不敵阿修羅之王多羅迦而無可奈何之後,隻好去請求濕婆大神的護佑,濕婆就允許其子戰神塞健陀(鳩摩羅)擔任神軍的統領,率眾神去消滅多羅迦,因為在此前,因陀羅就是塞健陀的手下敗將了。
當眾神軍把多羅迦的城堡包圍後,雙方展開激戰,塞健陀首先讓因陀羅出戰多羅迦,但因陀羅還是敗下陣來,最後是塞健陀出戰,他得到父母濕婆大神和雪山女神的神力暗助,最終才滅除了阿修羅之王多羅迦。
另一方麵,婆羅門教的自然神 崇拜還在發展。在向恒河———朱木拿河流域擴張後,在新開辟的富饒肥沃的廣闊土地上,印度雅利安人的子孫更加繁榮昌盛,他們建立了比以往更多更富裕的城邦,對此,他們倍加感激諸神恩賜,尤其是養育雅利安人生息繁衍的母親河———恒河。
對恒河的崇拜,在梵語文獻的神話故事傳說中比比皆是。雅利安人稱恒河是大海的皇後,此後,無任何河流能取代恒河的聖河地位。《訶利世係》反映黑天率領牧民部眾征服朱木拿河和恒河一帶凶悍敵人的神話故事傳說,應當是以後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殖民開拓史跡為素材,加以藝術誇張而創作的。
故事說,黑天(毗濕奴投胎)與因陀羅戰鬥得一時難分勝負,黑天就默念恒河女神,並得到女神的顯靈,後來他與因陀羅終於握手言和,兩人一同到恒河裏沐浴。到聖河洗浴能潔淨身心,洗掉罪惡汙垢,獲得福祿吉祥。這一根深蒂固的古印度風俗觀念,顯然在後期吠陀時代,已被婆羅門教奉為教規,影響至為深遠。
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海港,被稱為摩訶巴裏補羅的巨幅露天岩壁浮雕———“恒河降凡”,就極為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婆羅門教徒對恒河的虔誠崇拜。浮雕表現的是恒河自天而降臨人間的非凡熱鬧景象。它利用岩壁中央一道天然裂縫,象征從天而降的恒河,這天瀑中有一對人首蛇身的蛇王和蛇後在沐浴升騰,岩壁左上方有幸車王一腿獨立,雙臂高舉在修煉瑜珈苦行,祈求恒河聖水降凡淨化其祖先的靈魂。岩壁兩側還雕鏤出一百多個天神、仙人和大象等動物,它們在凝望聖水進行禮拜,許多男女精靈滿壁飛動,有的瑜珈師在俯首沉思,岩壁下方的憩鹿似乎正在感受自然的清新氣息。這幅瑰麗宏大的浮雕,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上古神話故事的奇幻世界,和婆羅門教自然崇拜的思想精髓。
更耐人尋味的是,黑天率領的是遊牧部落,本來牧民最崇敬的神明是雲彩和眾神的主宰因陀羅,在祭典中,人們祈禱他多下及時雨滋潤莊稼,以獲好收成。但黑天卻說:我們的生活靠的是奶牛賜予的財富,高山、森林和奶牛才真正是我們應崇仰的神,山中之王牛增山才是我們最偉大的保護者。這樣,黑天部落多年沿襲下來的因陀羅祭典就由山祭代替了。
這種時代和社會環境的變遷,不僅改變了神的地位,也改變了人的命運。
相信祭祀萬能的婆羅門祭司在主持祭祀時,如同中國商王朝的祭祀大禮一樣,都要奉獻焚燒的大量祭品以討好諸神,期冀得到神的恩典。婆羅門準備的祭品中不僅有乳汁、酥油、蘇摩酒等佳品,最初也包括人、畜犧牲。史詩、神話傳說都把黑膚色的原始土著部落民描繪成羅刹夜叉之類的吃人生番,事實上,原始雅利安部落同樣采用人祭的蠻俗,吠陀經中甚至規定不同的神采用不同的人牲,如祭死神用獵人。到後來,多用牲畜和穀物等代替,人作犧牲已成了祭儀之後的一種象征性的隱遁。
與人的價值得到提升相反的是,婦女地位在進一步淪落。婆羅門教盡管強調尊重妻子和維係和睦的家庭,祭祀才會產生效力,但是一夫多妻製的盛行卻實在是引起內部爭端的導火線。針對此,婆羅門提倡名節來約束壓製婦女。在神話史詩和各種傳說中,就有不少歌頌節婦的內容。
《羅摩衍那》說,羅摩的妻子悉多被十首羅刹王劫走一段時間,曆盡艱辛和痛苦,夫婦重逢,羅摩首先質疑妻子的就是她是否保持了貞節,他為此還一度拋棄了悉多。後來是大地女神用神力敞開自己的胸懷,證明了悉多的清白。奇跡的顯示使人們把悉多奉為貞節的象征,永遠紀念她。
正是這種貞節觀,使一些婦女成為火葬殉夫的犧牲品,這對後來的印度社會產生了極為有害的負麵影響。薩蒂製度(寡婦殉夫)在後期吠陀時代顯然已經盛行,在梵文經典中屢有記述。《摩訶婆羅多》史詩稱般度王誤傷林中仙人受到詛咒,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而其妻瑪德利隨夫殉葬,遺下的幼子,即為後來成為大戰英雄的般度五子。
《濕婆往世書》還塑造了供人膜拜的一對完美的夫妻形象,那就是多妻的濕婆大神與雪山女神帕爾瓦蒂的結合。神話故事說,濕婆原娶陀刹之 女 沙 蒂 為妻,但後來陀刹與濕婆反目成仇,在夾縫中的沙蒂不惜割斷血緣忠於夫君。她通過修煉瑜伽功,從自身產生出火來,將自己的肉體焚化了,使世人和神靈震驚不已。在迷亂瘋狂的情緒下,有的仆人甚至用利刃自殘。這樣陀刹之女沙蒂在祭祀中自焚獻出了肉身,隨後她便投胎至眾山之王喜馬諧爾(喜馬拉雅)之妻曼那腹中,出生後名為帕爾瓦蒂,即雪山神女,她經過苦修,又重新贏得濕婆神的好感,並最終嫁給他為妻。
另一方麵,在神聖夫權壓製婦女的同時,原始群婚製的殘餘也受到譴責和禁止。《濕婆往世書》就指責梵天大神迷戀自己的女兒商特耶,它借濕婆的口說:“梵天,你是吠陀的顯示者,你這樣做卻是違背吠陀的。吠陀說,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用充滿情欲的目光去看母親、姐妹、女兒和兄弟的妻子。”自然,婦女貞節觀念的神聖,也是為了要抑製過去雅利安婦女的性自由。如果違背婆羅門教信守的達摩,所有的人都會遭到社會的唾棄而落入悲慘的境地。
不過,印度學者薩拉夫卻指出,盡管婆羅門製定了嚴格的宗教法規,但原始群婚的舊俗在若幹地區仍在流傳。如《摩訶婆羅多》的《迦爾納篇》說,摩陀羅國的巴赫利卡的男女們,有在野外裸體跳舞狂歡的風俗。次大陸西北部的這種舊俗,一直持續到公元前後,有的文獻說犍陀羅的婆羅門就過著亂倫的生活,還傳聞印度西部存在著女國或女子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