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訓目標
(1)學會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學會中藥臨時粉末片的製作方法。
(3)學會手工繪圖的基本方法。
二、實訓原理
顯微鑒別是用顯微鏡對藥材(飲片)切片、粉末、解離組織或表麵製片及含藥材粉末的製劑中藥材的組織、細胞或內含物等特征進行鑒別的一種方法。鑒別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供試品,根據各品種鑒別項的規定製片。製劑根據不同劑型適當處理後製片。
1.藥材顯微製片
顯微鑒別時,首先要根據觀察的對象和目的,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供試品,製作不同的顯微標本片。
(1)橫切片或縱切片取供試品欲觀察部位,經軟化處理後,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必要時可包埋後切片。根據觀察的對象不同,用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或其他試液處理後觀察。根、根莖、莖藤、皮、葉類中藥等,一般製作橫切片觀察,必要時製成縱切片;木類中藥需觀察橫切麵、徑向縱切麵和切向縱切麵。
(2)粉末製片供試品粉末過四號篩,挑取少許置載玻片上,滴加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或其他適宜的試液處理後觀察。必要時,可加熱透化。粉末製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含多量澱粉的中藥粉末:如土茯苓的粉末,其中所含的纖維及導管等具有鑒別意義,但往往被多量的澱粉掩蔽而不易見到,為此可取一部分粉末於試管中加水煮沸,使澱粉粒溶解,放置片刻或用離心機使細胞下沉管底,然後用長形吸管將管底的沉澱物吸出,供製片觀察用。
②含多量油類的粉末:油類常妨礙觀察,可先進行脫脂,脫脂方法有兩種:a.取粉末少許於小燒杯中,加氯仿少許攪拌浸漬,過濾,在濾紙上再加少許氯仿洗滌。b.取粉末少許放在載玻片的中部,從玻片的一端加1滴氯仿或乙醚,將玻片的這一端微微提高,溶液即流入粉末,並從另一端流出,如此處理3~4次,大部分油脂即可被脫去。
③顏色很深的粉末:顏色很深的粉末可先進行脫色處理。方法為:取粉末少許置於小燒杯中或載玻片上,加少許3%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或含氯化鈉溶液浸漬數分鍾,待顏色變淺時,除去大部分液體,加新煮沸後放冷的蒸餾水,以及除去粉末中存在的許多氣泡,即可供觀察之用。
(3)表麵製片將供試品濕潤軟化後,剪取欲觀察部位4mm2,一正一反置載玻片上,或撕取表皮,加適宜的試液或加熱透化後,蓋上蓋玻片。
(4)磨片製片堅硬的動物、礦物類藥,可采用磨片法製片。選取厚度1~2mm供試材料,置粗磨石(或磨砂玻璃板)上,加適量水,用食指、中指夾住或壓住材料,在磨石上往返磨礪,待兩麵磨平,且厚度數百微米時,將材料移至細磨石上,加水,用軟木塞壓在材料上,往返磨礪至透明,用水衝洗,再用乙醇處理和甘油乙醇試液裝片。
2.含藥材粉末的製劑顯微製片
按供試品類型不同,散劑、膠囊劑(內容物為顆粒狀,應研細),可直接取適量粉末;片劑取2~3片,錠劑取1~2錠,分別置研缽中研成粉末。根據觀察對象不同,分別按粉末製片法製片(1~5片)。
三、主要儀器及試藥
儀器:生物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
試藥:大黃、浙貝母、桔梗、檳榔等中藥材粉末,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75%乙醇、蒸餾水。
四、實訓內容與步驟
1.生物顯微鏡的使用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參閱基本技能四項目三生物顯微鏡的使用中實訓內容與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