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征途漫漫(6)(2 / 2)

1959年進行的地方選舉和參議院選舉正是一次民心所向的檢驗,整合後的自民黨與社會黨第一次真正的對決!投票結果自民黨大獲全勝,一舉控製了參眾兩院。

岸信介深受鼓舞,在膨脹的野心麵前,他自認為沒有什麼阻礙了,因此越來越大膽,瞄準了下一個目標。

事實證明,岸信介高興地有點太早了。他自己恐怕也不曾想到,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即將展開。

日本無論怎麼做,都有一處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他是被占領的國家,美國一直在日本存在著駐軍。原先1951年簽訂的《安保協定》即將到期,若要延續,必須在1960年6月前批準新約。為更加夯實日、美共同防衛體製,岸信介準備改訂並續簽該條約,所以他邀請艾森豪威爾總統對日本進行訪問,企圖借此機會改變日本的曆史。

為此,雙方於1960年就新《安保條約》,展開談判。雙方談判的結果是美國軍事基地負起有保護日本的責任,日本接受美國基地,經費上給予資助。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美國必須保衛日本的義務,美國答應在運載核武器到日本領土時,會事前通知日本。

接著就是表決通過的問題了,對此,岸信介覺得這點兒事對他來講隻是浮雲。政治家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想當然。自大的他還以為民心向著自己,現在日本人的想法跟他一致。

如果說加強日本的軍隊建設,日本人當然不會有什麼反對,但是問題是現在日本需要美國人來保護,讓美國人從日本離開的預期變得遙遙無期。

更讓人氣憤的是,人們對岸信介這個人由戰前高調反美到戰後高調親美的轉變,充滿了懷疑。岸信介當時上台時所說的話,果然是在作秀,現在他又要做反複無常的小人,人們擔心與美國的軍事同盟會讓日本再次卷入戰爭。

詭異的氣氛彌漫開來,在新條約交付議會前,岸信介的心腹福田赳夫當麵提醒,應避免《安保條約》在眾議院強行表決,可先對不敏感的國會延長會期進行表決,避免造成朝野對立。但是,日本國會對還是對改定安保條約兩項實行強行表決。

1960年5月19日夜,挾持著自詡的民意,岸信介不顧反對把新《安保條約》拋進眾議院強行表決,結果遭到社會黨的激烈反對。左派議員群起抗爭,為了阻止表決通過,企圖霸占主席台。而自民黨的議員不甘坐視,上前拚命封堵。雙方在議會主席台附近短兵相接,展開肉搏近戰!

最後,雙方打得實在是難解難分,眾議院議長清瀨一郎隻能於深夜11點報了警,請求警察出動。500名警員上陣清場,在反對派層層包圍之下清瀨被警察拖出,來到議會的走廊裏,在那兒宣布繼續開會,憑借人多優勢,黎明前,自民黨強行通過新《安保條約》。

議會表決,竟然搞得如此倉促,無厘頭!讓民眾對《安保條約》更加懷疑起來。

社會黨在議會沒能阻止表決,就把戰場搬到議會之外!也就意味著大規模衝突不可避免。日本戰後聲勢最壯的示威遊行開始。

5月20日,以《朝日新聞》為中心,三五家報社聯手,共同發表了題為《民主主義的危機》的長篇社論,首先搶占輿論製高點。人們似乎壓製了10年的對“從屬獨立”的不滿,以一種無可遏止的憤怒爆發了!社會黨、學生團體、婦女團體全都加入進來,國會和首相官邸被人群包圍。人們高喊:“反對安保!”“打倒岸內閣!”的口號,在憤怒的浪潮中前行。1天、2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參加遊行的人數從20萬、30萬、發展到50萬!

岸信介這才感到來勢不妙,但對於通過條約仍十分堅持。至於下台,他全然不為所動。但是,自己埋的地雷他得踩呀。美國總統快到了。此乃日本最大盟國總統的首次訪問,勢必請出天皇到機場迎接才是。兩個如此重要的人物聚在一起,需要極其嚴密的安全保障。就當前局勢而言,等於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