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川本身就是個無欲的人,他沒有別人那麼多的想法,而是依靠自己的感情去做他應該做的事,所以他由於過度的心血來潮,而被政壇戲稱為“公子哥首相”。
《日本經濟新聞》2000年1月9日早刊刊登過這樣一則消息,記者曾經問細川:“退出政界後還想著要回來了嗎?”細川說:“已經夠了,創建新黨以來,我就像是跑百米一樣,一直在全力以赴,但是無論多大馬力,我不可能一直全力奔跑的。”
這就是細川,他多少有些任性,但是正是這種隨遇而安的態度,讓人也看到了他無欲無求的特殊本質。在細川看來,政治不是馬拉鬆,而是跑百米。他現在累了不想繼續搞政治了,所以他甩手說這裏與我無關了。
這種無欲和恬淡是在傳統政治家那裏看不到的,不過細川還是在橋本龍太郎擔任首相時又一次犯了他的公子哥脾氣,不過那是後話了。
戰後最短內閣
細川護熙的辭職,使得日本政界大亂。
在日本政界有句傳開了的諺語,“盛世靠羽田,亂世靠小澤”,但是諷刺的時候,在選擇後繼人選時,執政黨將目光投向有力候補,時任副總理的羽田孜。一向適於做盛世官僚的羽田,能做好了梳理亂世的工作嗎?
自民黨中,原外相渡邊美智雄認為這是他最後的機會,表示不惜脫離自民黨也要出馬競選首相。此時,朝野政黨繼續進行著令人眼花繚亂的重組,“新黨未來”、“自由黨”、“迷你政黨”相繼誕生。
渡邊美智雄在如此亂世中,自感力不能及,故主動放棄了參選的念頭,1994年4月25日,羽田被指名為第八十代首相。
羽田孜1935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成城大學,後進入小田急巴士公司工作。1969年繼承其父眾議員羽田武嗣的地盤當選。他主張政治改革,故與小澤一郎一起脫離了自民黨。他的政敵很少,但是卻缺少了領袖的氣質和決斷能力,文采也不怎麼樣,在大型的演說中總是說不出什麼像樣的話來,對於首相來說,這是個極大的劣勢。
羽田孜被指名擔任首相的當天,在沒有和社會黨進行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就向國會提出了聯合執政黨在眾議員組成一個新的政黨,也就是原八黨合並的建議,這直接導致了社會黨退出了聯合政權,這直接可以預示羽田內閣的壽命了。
由於什麼政績也沒有,羽田內閣很快被提出了不信任案,羽田不得不考慮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或者總辭職。大選卻是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羽田內閣,但是小選舉區製實施在即,如此時強行進行中選舉區製的大選有悖於政治改革的理念,這無疑是與政改的理念相違背。考慮再三後,羽田孜於6月25日決定總辭職,29日,政權的接力棒交到了村山內閣的手上。
對於這任內閣,由於時間太短,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評價的。
村山富市的窘態
在羽田內閣即將倒台之際,自民黨見有機可乘,便積極謀求恢複執政黨的地位。雖然八黨聯合已經名存實亡,但是隻靠自民黨一黨之力,仍舊無法打破包圍圈。所以,以自民黨、社會黨和先驅新黨為核心的聯合政府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
三黨共同擁立國會對策委員長,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擔任首相,這引起了八黨領袖小澤一郎的強烈不滿,他曾強烈批判這是“野合政治”,但其實就是小澤一郎把社會黨排擠出的聯合證券,說是他促成了自民黨與社會黨的聯手也不過分。
其實,連村山富市本人都沒有想到他能做首相,他起家於工人自治工會,曾擔任過兩屆大分市議員,三屆大分縣議員,被稱作“工人貴族”。
他以其業績和良好的人品在1993年9月當選了社會黨黨委員長,沒想到機緣巧合的做了首相。他也是繼片山哲以後,第二位出自社會黨的首相。
村山擔任首相後,承認了《日美安保條約》和自衛隊的合法性,這是當初社會黨一直反對自民黨的重要依據,可此時村山卻把它輕易推翻了。1994年7月12日,他在就任後的首次眾院會議上說:“請諸位聽好,我認為自衛隊符合憲法,日美安保體製也是必要的。”這個瞬間,自民黨議員的座位上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自民黨的態度,標誌著戰後社會黨的終結,一個嶄新的社會黨展現在了世人麵前,這也從一個側麵再次印證了在政治裏,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當時的世界形勢,以柏林牆倒塌和蘇聯解體為象征,東西冷戰結束,戰後日本政治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繼自民黨一黨專政終結後,社會黨也拉上了帷幕,自民、社會兩大政黨的時代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