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宮 玉蘭曲(新)22(2 / 3)

“要不——”明哲想了想說,“要不咱正巧出來,去聽聽小曲解解悶消消愁?”

明哲說的是上次帶我去的一家官妓館。

我笑了笑,說道:“明哲,看你這風月老手,一直將那裏誇得天花亂墜,上次引朕過去,其實不過如此。朕可不去了,再說如果被母後發現恐怕她要責備的。”

“天子的眼光與我們這些臣下就是不一樣,”明哲調侃道,“上次去的那家可是京裏口碑最好的愛風樓。那些姑娘您可別當成普通的風塵女子,她們都是標榜著賣藝不賣身的,心高氣傲得很,不過可能越是這樣越受到那些顯貴們推崇吧。”

“她們雖自命清高,可是在朕看來不過是些粗脂豔粉罷了。說起琴技,也不過皮毛,難談什麼造詣。”

明哲聽了無奈地直搖頭,拉長聲說:“臣的陛下,如果那些姑娘還入不了您的眼的話,您的眼光實在太高了,小心以後選皇後難看得上眼哦。”

我們相視笑了笑。

我們繼續行路,不一會兒明哲突然想起什麼,“哦”的一聲,說:“聖上您總不會拿那些女子和皇太後娘娘相比吧?”

我一愣。

“也難怪,您從小在皇太後身邊長大,每日看著那樣的人,別說一般的女子,就是貌美的女子也不會讓您覺得有什麼驚豔的。不過臣下可得提醒您,皇太後那樣的奇女子世上畢竟隻有一個,要是個個按那樣的標準,這天下恐怕沒幾個您能入得了眼的。”

難道我潛意識裏真的是拿那些女子在與母後比嗎?我不說話,一路上一直在沉思明哲所說的話。

回到宮裏,母後邀請我過去一起看戲,我隻對母後請了安便心虛地坐到一旁,不敢再看她一眼。

這時台下的戲演了起來,這段接著昨天,演的是一名書生無意中拾起一家小姐頭上吹散的麵紗,與她一見鍾情。小姐匆匆逃走,這名書生對她日思夜想,終於尋到府上,在窗下與她見麵的情形。

隻見這名小姐拿扇掩麵,斥責道:“那日在公子麵前露顏,已不成體統。今日您又找到府上,是想羞辱妾身嗎?”

書生急忙辯解道:“我知道以此威脅小姐與我見麵是我的不對,可是我並無惡意。我隻想見小姐一麵訴說相思之苦……”

那小姐更是羞惱了,回答:“公子與妾身不過一麵之緣,何來的相思之情?”

“小姐聽過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嗎?他們隻因一曲便心生愛慕,說起我現在的心情,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小姐轉過頭去,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一見鍾情至今傳為美談,可是您這樣的輕浮公子對妾身不過是獵豔罷了。”

“小姐,”書生抓住小姐的袖袍,看著她深情地說:“小姐怎知我對小姐不是真心?日日思念,渴望相聚,隻要與你在一起就心中歡喜,如果你拒絕就心中刺痛,那樣的感情,不正是男女之愛嗎?”

我心中默念,那樣日日思念,渴望相聚,隻要與你在一起就心中歡喜,如果你拒絕就心中刺痛,那樣的感情,不正是男女之愛嗎?

那不就是我對母後的感情嗎?

那……不就是愛嗎?我轉頭看向母後,她斜倚著矮幾,以扇掩唇,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戲。她的姿態是多麼的高雅曼妙,此刻我多想跪在她麵前俯身去輕輕親吻她的袍角啊,可是我卻無法像書生那樣表白自己的心意。

自從明白了這種感情以後,我的心反而沉澱下來,不再似以前那樣彷徨,但卻依然苦悶。

我甚至無心處理書案上母後留給我的奏章,心想也許我該找她談談,至少我以前從未隱瞞過她什麼。

想到這兒,我立馬遣人擺駕勤政殿,可是卻被楚姿告知母後剛剛回寢宮了。我心中納悶,馬上移駕爾玉宮,隻見母後寢宮靜悄悄的,也沒有人守候。

我腳步緩緩地走了進去,轉過紗簾纏繞的半月門,就看見母後站在那裏。

她披著一件夏時穿的鵝黃色紅花衣裳,正款款地立於銅鏡前。她的發髻上別了一隻怒放的杜鵑花。

隔著紗衣依稀能看到母後白皙的手臂。

我有些看呆了,我再次確認了對母後的感情。

這個女人,這個讓我心怦怦跳的漂亮女人。

“福兒?”

母後發現了我,轉身疑問道。

我愣了一下,掩飾著,不知為何就脫口而出:“母後,您穿這身衣服可真好看。”

母後突然臉紅了一下,低下頭沉聲說:“皇帝可不能這樣取笑自己的長輩。”

我急忙解釋道:“母後,兒臣說的可是真話。”

母後沒有聽我說下去,隻是摘掉了杜鵑花,脫下紗衣,換上了沉重的鳳袍,一下子就變成了那個不苟言笑的皇太後了。

她緩緩地坐下,神色端莊地問我:“皇帝找哀家有什麼事嗎?”

我原想找她說的話卻突然說不出口了,我怕像剛才換衣那樣,她把我拒之在外。她從未把我當成男人,她從未在我麵前露出女人的樣子。

我拚命抑製住自己的感情,勉強笑笑說:“兒臣剛剛突發靈感,新譜了一首曲子,想請母後聽聽。”

我命宮人拿來古琴,不去看母後,低頭緩緩地彈奏起來。

我終於明白古人為何如此喜歡奏琴了,因為可以將不能述說的思緒付諸琴中。

從此我也喜歡上了彈琴,我每每在母後身邊彈琴,傾注了我所有的感情,也不知母後可否聽出了其中哪怕一點的情意?

即便我無法鼓起勇氣對母後表露我的感情,但我想隻要能與母後這樣安寧相守,便已是足夠幸福的事情,我們可以一起賞花、一起彈琴,甚至與她一同討論國事也不那麼無聊,可是打破我美夢的是母後多次提及的大婚之事。

這是我唯一不想從母後口中聽到的,她越是熱心,越是一次次彰顯我那無果的愛情。

我想從玳君入宮時母後就存了那樣的心思吧。可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隻是覺得這樣乖巧的女孩子進宮陪伴母後並不是件壞事。因為母後的關係,我對南宮氏備存好感,在朝堂上對他們禮遇有加,對於玳君,也存在一絲親切感。

我一次次打斷母後為我安排婚事的打算,我知道這已使她有些不滿,但我卻有苦難言。我也不知道這樣到底能堅持多久,但是除了母後,我真的不想和任何一個女人在一起。

那時候大胤與謝颶國交戰,母後因為太過憂心操勞而病倒了。

我雖不能親身體會母後麵臨壓力之大,但我卻覺得自己太過無能,無法為母後分擔這些。我所能做的隻能是對母後更加關心。

一日我去爾玉宮探望母後,卻看見隻有善善留守,原來母後靠在榻上睡著了。

母後的被子上還淩亂地放著許多奏章,我見了不免一陣感歎和心疼。

我叫隨行的宮人退下,自己輕手輕腳地在母後身邊找了位置坐下。當我向善善姑姑詢問母後的病情如何,她的回答又讓我感到一陣憂心。

不一會兒善善姑姑出去為母後拿藥,屋子裏就隻剩下我和母後兩人。

我拿起善善姑姑放在塌邊的扇子,輕輕地為母後扇了起來。

母後睡得很熟。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母後,熟睡中的母後有著和白天不同的麵容,神色是那樣的安詳柔和。

她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了一層陰影,隨著她的呼吸在輕微煽動著。因為發燒的原因她臉頰微微發紅,呼吸似乎不太順暢,朱唇微啟。

這樣的情景仿佛讓我身處夢中,一點都不真實。

我站起身來,多想伸出手輕撫她的臉。

我一輩子都碰不得的女人。

一次,一次就夠了。

我靠近母後,俯下身去,輕輕地親了母後的嘴角。

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

此生亦死而無憾。

母後之前與我提到過很多次大婚的事,我都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了。直到朱光弼打了勝仗回來,母後出奇堅定地要我娶朱光弼的女兒為後。

當時她以很嚴肅的語氣對我說:“現在,這件事,哀家並不是在與皇帝商量,而是以皇太後的身份要求皇帝履行自己的職責!”那是母後第一次以皇太後的身份命令我,我感到無奈卻再也無法反駁。

舉行婚禮時朱妘不過才十二歲,我看見她那張稚氣未脫的臉,實在喜愛不起來,她與母後相差那麼多。更何況在我邁入新房時,看見朱妘放在床邊的玩偶,雖然我之前已心如死灰,打算順著母後的意思完成婚禮,此刻卻實在無法下手。

我逃也似的離開了婚房,隻感到這皇帝當得可悲,來到碧澈寢處發泄地將她壓於身下,那野獸般的身體仿佛不是我自己的。

直到碧澈哭著向我求饒時,我驚醒過來,看著碧澈滿臉淚水,我也控製不住地哭了。

母後,你讓我那麼的痛苦。

自從那次哭過以後,我反而看開了,母後要怎樣就怎樣吧,我已經按照她的意願娶了皇後,以後還有什麼事我不能接受呢。

三個月以後,玳君在母後的旨意下二次進宮。

平心而論,是玳君為我後宮暗沉的生活帶來了一絲陽光。

我不愛玳君,但我喜歡她。

我不愛她,因為在我心裏母後的地位別人永遠無法企及;可是玳君她是那樣的溫柔賢淑、那樣的善解人意,我實在想不出不喜歡她的理由。

我深知對母後的愛是沒有結果的,當時甚至想把玳君當成母後去善待,畢竟她身上有一部分血液和母後是一樣的,畢竟她是母後家族的人。

在我娶了朱妘,玳君進宮後,宮中安寧了一段時間。每日給母後請安依舊是我最快樂的時刻,閑暇時我也會去找玳君談論琴樂和佛理。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嗣的問題就越來越凸顯出來。

不僅我感受到了母後對我施加的壓力,平時受我寵愛的玳君也最先站在了風浪尖上。母後責怪玳君半年多還未有懷孕的跡象。

我不是不能理解母後對後嗣的焦慮,甚至母後提出充實後宮我也未明確反對,但我隻是不想傷害玳君,那個對我如此溫柔包容的女人。

後來反而是受母後逼迫的玳君勸我迎娶彩女入宮。我隻是感到無奈,後麵進宮的那麼多彩女我沒有對她們動過一絲感情,一切一切都隻聽母後的安排。

並不是我自己多麼介意子嗣的事情,而是我不想讓母後失望,我不想讓母後覺得我無用,我不想讓母後後悔選我為帝。

因此對子嗣一事,我是熱切的,我是焦急的。我希望有自己的孩子,讓母後安心,讓母後高興,然後繼續過我們的安穩日子。

可是無論是有“男相”的椒好,還是其他妃子都是遲遲沒有動靜,而玳君則因為我的原因受到母後的責難。

我心中的疑慮也日漸更甚。

如果以前隻是玳君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有了椒好和其他妃嬪後還是沒有消息……

我心中不安地找來為後宮妃嬪診病的楊京盛為我診斷,這件事做得十分隱秘。楊京盛時常為後宮妃嬪開求子安胎的方子,對生育的事情應該把握比較準。

診斷的結果證實了我的擔心——是我不能生育!

當聽到這個結果時我感到天昏地暗,還是楊京盛及時扶住了我。我叫他退下並嚴令他不得將此事外露,否則身家性命不保。

我則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腦子很亂,不斷回放的是母後那殷切的眼神。

原來並不是任何一個妃嬪的錯,是我自己無能。

如果母後知道這個結果會怎麼樣?她會看不起我、她會傷心、她會絕望、她會後悔以前那樣關心我。

我失魂落魄地向爾玉宮走去,天色陰沉沉的,就仿若我此刻的心情。

路上遇到瑞雀宮的宮娥哭著對我說玳君被母後趕出瑞雀宮了。

我感到一陣的愧疚,玳君這是受我所累。

我一身狼狽地來到母後住所,風從我背後呼呼地吹著。

母後一臉吃驚,她叫如意退下,端了杯茶給我,關心地問道:“皇帝你怎麼了?坐下慢慢說。”

我慢慢抬起頭,內心感到痛苦無比,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她。

“母後,兒臣……”可是當我看見母後那萬分關切的神色,我卻什麼也說不出來了。我不想看到她對我失望的眼神……

我連忙低頭喝了口茶,努力平撫自己的心情,轉移話題說:“母後,兒臣挺喜歡玳君的,請您不要那樣苛刻的對她,她又沒有做錯什麼。”

不想母後很不悅地反問道:“她明明為不能生育之身,卻還霸占著皇上,致使皇帝現在還無子嗣,國家現在還沒有繼承人,這不是天大的罪過嗎?”

母後的話刺到了我的痛處,以往的苦悶不知為何此時一股腦地湧了出來,我有些激動地說:“母後,難道子嗣就那麼重要?就為了所謂的繼承人,您將一個又一個女人塞給兒臣!您從來沒問過兒臣願不願意,兒臣喜不喜歡!朕不是繁衍後代的工具,朕也是人,也有自己喜歡的人!”

母後,如果子嗣對你那麼重要,那麼不能生育的我對你是不是就一無是處了!我在心底裏呐喊著。

母後一臉的驚訝,我也被自己以那樣的語氣對母後說話嚇到了。

母後的表情有些受傷,她的語氣軟和下來,說:“母後知道你喜歡玳君,母後也並不是要把她打入冷宮,隻是想讓她反省反省。若是喜歡她,待你後繼有人再接回她也不遲啊……”

原來母後還是沒有明白我的感情,她以為我是因為玳君才這樣忤逆她。

“說來說去還是子嗣!在母後的眼中子嗣比兒臣還要重要,母後的前途比兒臣的意願還要重要百倍!也許您從未愛過兒臣,您一直隻想利用兒臣!”我攥著拳,將自己心中所有的疑慮都吼了出來。

母後不可置信地看著我,她顫抖著說:“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啊……啊?就為了一個女人,一個玳君,你就這麼對你的母親說話嗎……”

“什麼叫哀家逼迫你……你自己身為皇帝做到你應該做的了嗎……傀儡皇帝?即便是傀儡皇帝,哀家也要你做一個好皇帝!”

“以後不準你去見玳君!一步也不準你踏進她的宮中!”

母後不明白,母後永遠也不會明白我的意思……我的苦楚她永遠無法理解。

我不想再辯解什麼,隻是向她深深一躬,毅然地離開。

那之後我感到百無聊賴,玳君被趕了出來我也不聞不問,後宮的妃嬪們我也不理不睬,因為對我這樣的人來講一切都已沒有意義。

我將自己埋首於奏章之中,每天隻是忙,近乎於麻痹摧殘自己。

這期間母後請辭去南郊行宮,我沒有批準甚至停了那的工程。

我怎麼可能讓母後離開……這個皇位是我為了母後而坐的,她離開了我一個人留在這空蕩蕩的宮中有什麼意義。

母後若是要怨恨我就恨吧。

可是當母後一掃陰霾,興奮地找到我對我說朱妘懷孕時,我幾乎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朱妘懷了孩子?是我的孩子嗎?可是楊京盛不是說我是不育之身嗎!

母後見我驚愕的樣子,上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誠懇地說:“對,你的孩子。福兒,母後仔細想了想,也許真是我將你逼得太緊了吧。現在你也有子嗣了,母後再也不想管那麼多,隻想好好看著這孩子長大,體會天倫之樂。其餘的事皇帝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母後相信你自己能開創自己的天下。”

我的眼睛漸漸濕潤起來,傻母後,什麼也不知道的母後。

我暗中派人調查朱妘的行蹤,發現她竟然和十五皇弟關係密切。雖然我之前就知道希望很小,可是當聽到這個結果時依舊極其失望。

我心中燃燒著怒火,難道就因為我不能生育,就要承受這樣的羞辱嗎?甚至連朱妘這樣的小女孩都要背叛我。

可是我卻不能將這種情緒表露出來,朱妘的醜事更不能公布天下將她繩之以法,為了不使人生疑我甚至要裝出很關心她的樣子,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啊。

唯一的辦法是將朱妘暗殺。

於是我派人每日送補藥到鳳儀宮,表示對這個表麵是我第一子的關切。母後對朱妘懷孕一事萬分重視,甚至把身邊人派到鳳儀宮伺候,警備很嚴,母後在時我是不敢下手的。我在等待母後出宮祈福的那一天。

那天例行的我派霜兒去給鳳儀宮送藥,可是今天的不是補藥,而是墮胎的毒藥。我不能原諒背叛我的朱妘,我無法容忍她活在世上嘲笑我。

霜兒送了藥之後我再秘密派人將她毒殺,不會有人想到是我殺死了自己的“親生骨肉”,隻會以為霜兒被後宮妃嬪收買而下毒,再遭殺人滅口。而她死了,一切都將死無對證,隻會不了了之。

我甚至選準了時間,裝作無意地喚霜兒來續茶,隻待在一旁服侍的曲求全為我的不知情做證明。

不過沒料想母後黃昏時竟然趕了回來,發現了下毒的事並且阻止了這件事的發生。當她風塵仆仆來到勤政殿,將發生的事跟我說時,我心中暗叫不好,臉上卻要露出吃驚的表情。

霜兒死了,母後並未懷疑是我下的毒手。

可是看她那樣緊張的神情,我毒害這個孩子的想法動搖了,我想我以後即便有機會也不會再對朱妘做什麼了。

這個孩子是她一直以來期盼的。而我自己永遠也不能完成她的期盼了……

我不會原諒朱妘對我的背叛,但是為了母後,我願意留下這個孩子。就當成是我的孩子,我暗自這麼打算。

有了這個孩子,達成了母後的心願,我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不是嗎?

我留下了這個孩子,就不能留下他的生父和生母。我甚至已經想好,即便朱妘後來生的是女孩,我也會調換成男嗣,朱妘也一定會因為難產而死。

以後這個孩子,我就是他的父,而母後是他的母,我們一起來養育這個孩子,讓這個孩子接替我的帝位,成為一位偉大的皇帝。雖然顓明因此而死,但是他在天之靈見到自己的孩子登基為帝,也會有所慰藉吧。

我先將容貌美麗的蔣清賜給顓明為妻,其實也是對朱妘的私情進行的報複。顓明結婚之後,光明正大地讓他離宮,我派人在半路將他暗殺。

聽說朱妘聽到顓明死訊時表現失態,後來身體也開始糟糕起來,我能想象得到當她得知這個消息時的悲痛心情,我是又可憐她又恨她,於是禁不住冷笑一聲。

轉眼間到了冬日,離朱妘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

可是我卻已經無暇為她的事操心,因為天氣寒冷,各地凍死餓殍者不在少數,我憂心萬分,連夜召集朝廷大臣商議救災之事。

我查閱了以往的史書,上麵說有此異象時一般都是因為君主有失德行,招致天譴的。

我想起了我自己……這樣的我正是在忝居帝位吧。

為了彌補我的過失,我隻有更加廢寢忘食的工作,希望可以減少這場因為我而引起的災難對百姓的傷害。

在這個冬天一向孱弱的九皇兄終是在寺院中病逝了。

母後異常悲慟,連平時最關心的朱妘也無暇顧及,整日將自己關在佛堂裏誰也不見。

聽說九皇兄是和母後從小一塊玩到大的,那種情誼自然萬分深厚,母後這般樣子也實在叫人心疼。見不到母後的日子裏,我感到百無聊賴,有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做,隻是發呆。

“皇上?皇上!”

明哲將我從思緒中拉了回來,“剛才臣向您奏報的是向百姓發放木炭的情況……皇上,您最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