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21世紀中美博弈的收益下(5)(1 / 3)

從成本收益方麵看,中美之間非合作型博弈,特別是互相之間爆發戰爭,對於雙方,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經濟和社會方麵,都損失巨大,得不償失。因此,中國不會主動與美發生軍事衝突;而美國如果直接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無論是美方自己發動戰爭,還是參與由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挑起的對中戰爭,麵臨的成本和代價,與前述的海灣、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戰爭,是無法比擬的,結果很可能是經濟和社會的崩潰,並迅速失去經濟實力,美國全球領導地位不再,甚至有很大可能成為落後於歐洲、印度和俄羅斯的國家。鑒於如此之大的成本和代價,並且收益不大,美國對中國直接發動戰爭,或者參與第三方對中國的戰爭,為發生可能性不大的小概率事件。

(二)中美曆史恩怨:對於中國友好大於衝突

從中美曆史上看,中國沒有入侵美國的事件,而美國入侵過中國,但是,美國沒有長期和大麵積地侵占過中國領土。當然,從美國侵華史看,與俄國、日本、荷蘭、英國、葡萄牙等相比,美國侵占中國土地最少,時間較短,對中國人民的傷害最小。美國作為帝國主義列強,曾從1900年開始,參與英法組織的八國聯軍等,入侵過中國。在中國利用不平等條約,1862年在天津設立130餘畝的租界,1902年轉給英國;1848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辟美國租界。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曆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美國政府將入侵中國獲得“賠款”的一部分用於建立大學和為中國培養學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清政府戰敗後,按照不平等條約中國應付美國賠款2444萬778元8角1分,經羅斯福總統決定將當時尚未付足之款項1078萬5286元1角2分,從1909年1月起退還中國。清政府於1911年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當中部分資金在北京建立“留美預備學堂”,畢業生直接進入美國大學三年級留學。這是中國第一所專為留學美國的中國青年所建立的預備學校,也是位於中國北京的清華大學及位於台灣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之前身。1924年,美國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還庚子賠款,把餘下的所有賠款全數退還中國。美國政府委托由美中兩國人士組成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管理退款。基金會用退還的賠款興辦文教事業,繼續培養留學生並資助清華大學,還在1931年建立了當時遠東最先進的圖書館之一“國立北平圖書新館”。這是今天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分館的前身。

1941—1945年間,人們不應該忘記的還有美國幫助中國的抗日,特別是名震世界的美國“飛虎隊”。美國人民無私地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戰,大批美國人來到中國,為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直到戰爭結束,飛虎隊以500架飛機的代價,共擊落日敵機2600架,擊沉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13000艘100噸以下的內河船隻,擊斃日軍官兵66700名。曆史應得到尊重,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陳納德將軍以及成千上萬的美國空軍官兵在中國軍民浴血抗日的8年中,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傑出貢獻。

中國與美國在20世紀50—70年代中發生軍事衝突,並不是在中國的土地上,而是在第三國,朝鮮和越南的戰場上。當時分為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與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兩大陣營。在冷戰思維下,中國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第二大國,加上朝鮮與越南又是中國東北和南部的接鄰國家,中國部隊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也程度不同地參與了抗美援越戰爭。這兩次戰爭中,雖然雙方都說自己取得了勝利。但是,從一個學者的角度看,說不上誰勝誰負,實際上並沒有贏家,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為中國30多年來的經濟快速發展,獲得了推動力。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中蘇交惡。中美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1972年開始展開乒乓外交,1979年正式建交。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得益於與美國在各方麵的合作。一是中國從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獲得了經濟增長的資金。截至2010年底,美對華投資項目累計5.9萬多個,實際投入652.23億美元。二是中國學生大量赴美國留學,美國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據教育部統計數據的研究,從1978年到2011年底,中國共送出了224.51萬留學生。接收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如截至2011年5月,在美國學校在讀的留學生總數為157558人,占美國海外在讀留學生總數的22%。曆年來,從美國回國的留學畢業生,成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麵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三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隨著引進美國的生產製造,以及美國一些研發向中國的遷移,中國也在一些方麵獲得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比如,2007年中國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其通過獨特的非能動安全係統設計,使反應堆設計更加簡單,堆芯損毀概率可忽略不計,提高了中國發展核電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中國核能工藝和裝備水平。四是與美國在投資、貿易等方麵的合作,使中國加快了政府審批、統計核算、會計製度等體製改革,加快了一批市場經濟的法律出台和完善,也使企業在資產結構、治理結構和管理方式等方麵向現代企業製度邁進。五是更重要的,與美國30多年來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在許多方麵相互協調,給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中國一心一意謀發展,提供了一個30多年穩定和安全的非常難得和重要的黃金時期。不論意識形態方麵的差異和其他摩擦如何,實事求是地講,中國這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沒有與美國這樣一個世界大國,在這個時期基本上還是友好相處,可能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