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敬業讓你出類拔萃
職業道德教育,尤其是企業職業道德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有它的深刻的社會原因。研究職業道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也有很強的實用性。
經濟改革呼喚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我國的經濟改革,正在把企業推向市場。企業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細胞。企業要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不僅僅需要借助於科學的力量:現代經營管理和現代技術。而且還需要借助於企業家和企業職工的審美判斷力:直觀地把握企業經營目的和自然的、市場和規律之間的和諧統一的能力,他們以此在符合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求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求得個人的工作效績。而這種對於社會人倫之美的感知和判斷能力反映為人們職業道德水準。因而企業、企業家和企業職工,隻要他們渴望獲取成功,也就必然會求助於職業道德,因而呼喚職業道德教育。從宏觀來看,國家引導現代市場,除了借助於行政、法律等手段之外,必然要借助於教育的手段。一方麵普及有關市場經濟的知識,一方麵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否則市場經濟就難於健康發展。如果讓不道德的經營成風,假貨劣貨充斥,買賣不講信用,合同不履行,債務隨意拖欠,市場就隻能是一個病態的市場。它隻能引導企業去投機取巧,追求不正當利潤,決不能形成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同時,如果企業家對職工不講道德,以“仆”淩“主”;企業職工也不講道德,不忠於職守,又缺乏質量意識、協作精神,人際關係緊張,那麼企業終將從內部瓦解。這樣的企業怎麼能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因而,講職業道德無論從何角度看,都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職業道德教育也就成為職工教育工作者的曆史重任。
道德進步產生新時代的職業道德
新時代的職業道德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但更是道德進步的直接結果。尤其是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道德傳統,以“和”為特征的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觀對於推進社會進步、和諧與統一,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雖然封建統治者在走向沒落的時候,為了自身的利益,時常破壞“和”的道德觀念,企圖以“同”代“和”,把追求和諧、有機統一的道德理想曲解為單一化的死板模式,從而造成萬馬齊喑的死寂的局麵,利於他們的反動獨裁統治。但這種封建道德觀念根本無法取代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觀念。人們知道,十年動亂中封建倫理的短暫的回光返照,雖然極其嚴重地破壞了社會道德風貌。但是,道德的優秀傳統的潛力,在社會進步的帶動下,依舊迅速發展成新的道德風尚。二千多年來中國的社會,家庭(血緣家族)一直是社會的細胞。因此在家庭倫理、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三個領域中,一直以家庭倫理為中心。因而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倫理學,主要立足於家庭倫理,而影響到社會道德的各個方麵。“忠孝治天下”的說法簡明地道出了這種特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現代市場經濟充分發展之後,社會的細胞將是企業等經濟實體,而不再是家庭。因而,新的時代的倫理道德的重心將向職業道德轉移。道德的進步和發展,絕不是簡單地揚棄“忠、孝”的思想,也不是繼續在家庭倫理為中心的範圍內去建構新的道德體係。“和”的傳統道德觀念將主要在職業道德的範圍裏得到繼承和發展。曆史上關於職業道德與傳統規範的揚棄,外來文化中關於職業道德的進步因素將被吸收、融合成中華民族的新的職業道德觀念。新的職業道德觀念,將影響新的家庭、婚戀道德和公共道德觀念的形成,相輔相成地組成新時代的道德。因而新時代的道德再也不是以“孝”為核心的道德體係了。“服務意識”將成為新的核心觀念。它表現為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並體現為四個職業道德基本規範:忠於職守,敬業樂業;業務精深,優質服務;協同合作,團結守紀;公平正當,誠實守信。這些觀念將影響家庭生活中“平等和睦”的新道德觀念和公共生活中“和睦互助”的新準則的形成。
曆史上儒家不僅是倫理道德的倡導者,而且是推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倫理道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內容的傳統仍然會影響我國當代的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後階段——職工教育階段,不能不把道德教育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這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4.做任何工作都兢兢業業
要達到最終形成職業道德習慣,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的教育目的,應當有相應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可能僅僅是認知的,還必須是審美的;也不可能隻依靠外在的力量,還需要依靠內在的力量。人不但生產物,而且生產自身;人類按“美的規律”生產,發展人的本性和能力。人也通過審美活動陶冶情操,完善審美心理結構,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所以德育不僅離不開智育,更離不開美育。“寓教於樂”指的應當是用審美活動教育人,尤其要重視用人倫景觀之美來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養高尚完美的人格。因而,我們的道德教育方法,不應當僅僅是灌輸的,而更應當是審美的。這一點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的老套老是翻版。在道德養成之中,隻能堅持單一道德標準,絕不能奉行雙重道德標準,對別人一套,對自己則是另一套。否則,培養職業道德習慣的最終任務就難於完成,達到一定職業道德境界的目的就難於實現。
據此,我們有如下四種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當然也是一般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道德灌輸
從業者對於現代職業道德需要認知。因此我們可以用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這也可以稱為職業道德灌輸。因為理論知識不可能自發產生,信息必須輸入。職業道德理論教學的方法與一般的教學方式並無什麼不同,區別的僅僅是內容的差異。職業道德認知至少應當包括如下四個方麵:其一,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使從業人員對現代倫理學有一個簡約的,明晰的認識,形成現代的道德觀念,其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使從業人員對現代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基本規範,以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各自的職業道德的特點有所認識。並且在企業道德、企業家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不同方麵有明晰的理解,對典型的崗位職務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了解。其三,職業生活中的美學原則。使從業者不僅從認知的角度,而且從審美的角度理解能力和人格的完善。以便克服單純認知以求完善道德人格的片麵性。其四,職業道德建設。使從業人員知道職業道德建設的正確方法,懂得正確地進行自我道德修養和參與職業道德建設。
道德熏陶
人的道德行為受人的理智的影響,但更直接受人的情感的影響。沒有完善的關於職業道德的審美心理結構。人對職業生活中的美德就不會有強烈的感情,道德習慣就難於養成。因此人們需要通過審美活動來完善自己的關於職業道德的審美心理結構,由於我們的目的更在於職業道德的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一般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寓教於樂”不宜籠統地理解為參加文藝活動和欣賞自然美景以陶冶情操,而更應當集中於下列三個方麵。
(1)有針對性的文藝欣賞。例如有職業道德內涵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的欣賞,這能起一定的感染作用。我國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文藝家們,應當具有高尚的人格,不為銅臭所折服,不為西方的弱肉強食、強權掠殺的野蠻“文化”所左右,堅持中華優秀文化的傳續和發揚。而今,有些文人竟然人雲亦雲,讓文學作品中充滿不道德的野蠻渲染而無動於衷,不是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來充實我們的傳統文化,而是把西方那些野蠻落後的成分當作寶貝加以宣揚,敗壞道德。這些人應當自愧:愧為中華子孫!
(2)職業生活中人倫景觀的審美。由於職業生活中不斷湧現良好的職業道德範例,這些從業者的美的行為激勵了其他從業人員甚至顧客的美好的情感,從而產生情景交融的人文景觀,從業者在這種環境中通過對這種美好情景的欣賞,能內化為個體的審美尺度,從而完善其審美心理結構。這種道德熏陶在道德教育中應當作為重要的手段。自古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培養職業道德風尚,用榜樣的力量進行感化是有效的方法。但必須注重榜樣自然形成和情真意切的感人力量。切不可用“大樹特樹”和弄虛作假的手段以致破壞了它的感人的力量,而使這種方法失效。領導者人格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們的高尚品格將感染下屬。反之,在道德上采用雙重標準,要求別人高尚,而自己卻卑劣,將造成麵上的道德敗壞。
(3)迪紮因設計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現代技術美術設計,又稱迪紮因設計,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融進產品、生產環境、生活環境等的設計當中去,從而使人在接觸產品,在環境中勞動與生活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形成和諧統一的審美心理結構,以致影響到人際關係中和諧之美的出現。這尤其對生產活動、經營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有重大的影響。因此,職業環境的美化也是職業道德熏陶的重要手段之一。這是西方企業的先進之處,我們應當認真學習。
道德約束
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依賴於從業人員職業生活中道德行為的反複出現,從而形成一種習慣。而職業生活中從業人員這種道德行為最初的出現尚未有習慣起作用,因此隻能依靠職業道德規範的約束,包括外來的輿論、紀律等他律性的約束,以及自身的道德信念等自律性的約束,然後才能最終形成職業道德習慣。道德教育不僅通過認知和情感培養使從業人員能實行道德自律,而且必須采取外部約束的措施,以促使道德習慣加速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