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大西洋憲章》
德蘇戰爭爆發後,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發表的廣播演說中表示,蘇聯的衛國戰爭,不僅是為了保衛蘇聯,而且要幫助那些呻吟在德國法西斯主義枷鎖下的歐洲各國人民。這促使英、美政府要對法西斯侵略和戰爭目的表明自己的態度。8月13日,羅斯福、丘吉爾簽署了聯合聲明,14日正式公布《羅斯福丘吉爾宣言》,即《大西洋憲章》。聲明宣布了對德戰爭的目的和戰後和平的問題。聲明稱,英、美兩國並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麵的擴張;凡未經有關民族自由意誌所同意的領土改變,兩國將努力設法予以恢複;兩國宣稱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兩國認為世界所有國家,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都必須放棄使用武力;等等。《大西洋憲章》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對於動員全世界人民,加強反法西斯聯盟,打敗德、意、日侵略者,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這也反映出英、美存在爭奪殖民利益的矛盾。不過總的說來,《大西洋憲章》的簽署標誌英、美兩國在反法西斯基礎上結成了政治聯盟,其內容也成為後來《聯合國憲章》的基礎。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淩晨(星期日),日本未經宣戰即以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珍珠港在夏威夷群島中的瓦胡島南岸,東距檀香山(火奴魯魯)9.6千米,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海空軍事基地之一,美國太平洋艦隊就駐紮在這裏。日本海軍部隊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指揮下,出動了一支由6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27艘潛艇,外加8艘隨行油船組成的特混艦隊,按照事先精心製訂的偷襲計劃,經過千島群島,繞行一個大圈子,在日出之前,在離珍珠港400多千米的地方,出動航空母艦上的飛機360架,猛撲珍珠港。美方猝不及防,在日軍炸彈與魚雷襲擊下,太平洋艦隊主力部隊艦隻損失慘重,主要艦隻18艘被擊毀或擊傷,其中8艘戰艦有4艘被擊沉,1艘擱淺,其餘均受重創。日本經過此戰奪得了製海權,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12月11日,德、意對美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四大洲、三大洋全麵展開。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7月17日,德國突破蘇軍防線,進入頓河大河灣,揭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8月23日,德軍打到斯大林格勒近郊。9月13日德軍開始攻城戰,蘇聯軍民拚死抵抗,雙方皆傷亡慘重。11月19、20日,蘇軍新組建的精銳部隊在戰線兩翼發動反攻,包圍了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1943年1月10日,蘇軍開始對被圍德軍發動猛攻。2月2日,殘餘德軍全部投降,蘇軍至此全殲德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共30萬人,斯大林格勒戰役以蘇軍勝利而告終。這場戰役之後,希特勒法西斯受到了致命的打擊,被迫轉入戰略防禦。而蘇軍則奪取了戰略主動權,開始了戰略反攻。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也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意大利投降
意軍在戰場上的失敗,加深了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危機。到1943年,意大利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都出現了嚴重危機。統治集團內部,以國王埃曼努爾為代表的一派,決定拋棄墨索裏尼,以維護他的資產階級政權。1943年7月24日,法西斯最高委員會舉行會議,與會者多數要求恢複憲製,把政權交給國王,墨索裏尼留任黨的領袖。7月25日下午,墨索裏尼會見國王,企圖進行申辯,但被國王拘禁,國王命令巴多裏奧元帥組織新內閣。巴多裏奧政府表麵上聲稱與德國站在一邊繼續作戰,暗地裏卻與盟軍協商停戰投降條件。9月3日,艾森豪威爾代表盟軍接受了意大利投降。9月8日,宣布了停戰宣言。接著,盟軍在意大利南部登陸。10月13日,巴多裏奧政府對德宣戰。同一天,蘇、英、美三國發表宣言,承認意大利為共同作戰的一方。意大利退出戰爭並對德宣戰,標誌著軸心國集團的解體。
曆史趣聞
·墨索裏尼伏法·
1945年4月28日,墨索裏尼企圖逃往瑞士。他和他的情婦在行經科摩附近時,被遊擊隊發現,並遭槍決。他們的屍體被倒吊示眾。墨索裏尼,這名法西斯主義者的領袖,曾任教師和新聞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宣傳社會主義的《前進報》擔任總編輯。他過去被視為激進的工團主義革命者。1914年,他為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事加以辯護,次年他誌願從軍、參戰。戰後,組織法西斯戰鬥同盟,並於1919年成立法西斯黨。墨索裏尼掌權後,通過立法程序,重新整頓有利於雇主的勞動法,強行改善了經濟狀況。30年代中期,墨索裏尼開始向國外發展,擴張勢力,並與佛朗哥、希特勒建立同盟關係。意大利於1940年在德國攻占法國,並有席卷全歐洲之勢時,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德國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