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旬以後,巴黎和約簽字日期迫近,全國人民積極開展了拒簽和約的鬥爭。6月17日,北京政府順從帝國主義旨意,電令出席巴黎和會的專使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後,全國學生聯合會立即號召各地學生投入拒簽和約的鬥爭,並致電北京政府,表示"未經正式民意機關通過,全國人民誓不承認"。6月19日,山東各界請願團80多人到京,要求北京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為了支持山東人民的鬥爭,天津各界聯合會於6月27日派出10名代表趕赴北京,與山東、北京、陝西等地代表聯合向總統徐世昌請願,言詞激烈,據理力爭。上海各界人民積極配合,開展拒簽和約運動。6月21日,上海學界和商界召開會議,反對在和約上簽字。6月23日,上海商學工報各界發表宣言,呼籲全國人民"共謀抗拒簽字,急毀中日條約二十一條及其他一切密約"。同日,上海一些群眾團體直接致電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專使,警告說:"如或違背民意,不保留青島及山東主權而簽和約者,當與曹、章、陸同論。"6月27日,全國學生聯合會和上海各界群眾召開萬人大會,上海各界代表、各地學生和留日學生代表發表演說,一致反對在和約上簽字。旅居法國的華工、留學生和華僑數百人在和約簽字前一天包圍了中國代表團駐地,要求拒簽和約。6月28日,中國代表終於沒有出席巴黎和約的簽字儀式。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重大勝利。
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曆史意義,在於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思想上和幹部上準備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火燒趙家樓
五四愛國運動期間爆發的一次著名事件。
年5月2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北京,京師各校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們迅速籌備集會遊行,部分激烈分子則秘密醞釀采取超越法律規範以外的暴烈行動。5月3日夜,北京大學在北河沿法科大禮堂召集全體學生及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的大會,議決次日舉行學界大示威。與此同時,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學會的會員在該校操場北端的西花廳也舉行了秘密聚會。會上在討論遊行形式時,一些同學主張進行一種普通的示威遊行,一些同學則主張"非參加暴動不可"。進行暴動的提議在群情激憤下得到了通過。但怎樣進行暴動,用什麼武器暴動,與會者並沒有加以慎密的考慮,而隻是要個人自己想辦法。同學們在前門大柵欄一帶的相館中設法搞到了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照片,以便暴動時有所對證。學生們還議決帶上鐵器、小罐火油及火柴等物,預備毀物放火。會議推舉北京高師數學係四年級學生匡互生為負責人,形成一個秘密行動小組,分頭準備,有的同學甚至向親友托付了後事。由於工學會是小團體的秘密活動,所以五四遊行時除極少數參加核心小組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是沒料到會演出火燒趙家樓和毆傷章宗祥等暴力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