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慘案

自1895年中國甲午戰敗、日本帝國主義割占台灣,掀起"割地狂潮"以後,西方列強在中國紛紛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日本既得台灣,更覬覦福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乘機擴大在福建的勢力,並對福建人民的反抗行動予以鎮壓。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後,福建各界群眾紛起抗議帝國主義的侵華行徑。11月間,福州學生為提倡國貨、抵製日貨,常到各商店進行調查,並有時焚毀日貨。但駐福州的日本居留民團,竟於11月16日午後6時,集眾數十人,持械尋釁,故意與學生發生衝突,結果日人毆傷學生7人,毆斃一人,並傷市民多人,一時全國震動,是為"福州慘案"。

慘案發生後,駐福州的日本侵略當局,不但不對凶手嚴加懲治以謝罪,反而電請本國政府借口保護日僑派艦來閩,進行訛詐。消息傳出,福州學聯率起抗議。學聯向全國各地的各界聯合會及學生聯合會發電求援。電文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和北洋政府的媚外醜態進行了揭露,指出:"釁由彼開,損失均在我國,……隻論強權,不問是非,軍閥賣國政府昧心隱忍,與之交涉處處讓步。雖因外交暗弱,究竟由於親日關係造成失敗,不能徹底堅強抗爭,反而摧抑民氣。請各省各地愛國團體團結起來一致反抗。……一定使日本政府對其居留民行凶暴行加以嚴懲,並負法律上之責任。"接到福建學聯請求聲援的急電後,剛剛成立一周的全國各界聯合會自11月17日起,便連日急電各地團體、報館,請一致聲援。23日。全國各界聯合會又為閩案向各地發出通告,呼籲"速開國民大會,舉辦遊行演講,警告全國父老,使知吾國危亡已在眉睫,迅與日人斷絕國民交易,厲行抵製日貨,決不供給日本一切米糧煤鐵及各種原料"。全國學生聯合會也於12月1日就閩案電告各地學聯,要求各地每日多派學生遊行演說,痛陳日人野心,喚起國人一致力抗,並敦促北京政府外交部與日本政府嚴重交涉。在全國學聯的號召下,各地學生抗日怒潮再起波瀾。11月29日,北京學生5000多人齊集天安門,議決分為30隊遊行示威。學生們的這次遊行,人數眾多,組織嚴密,有負責發布新聞招待記者的,有負責救護的,有組織專人偵察日本使館和反動軍警方麵動靜的。遊行隊伍沿途散發了100多種傳單,並高呼"頭可斷,血可流,福州不可失"、"力救福建"、"抵製日貨"等口號。旅京福建學生聯合會還散發了《泣告全國同胞書》。12月7日,學生們又聯合北京愛國商人在天安門召開國民大會,提出強硬抗議,要求撤換日本駐福州的領事,要求日本懲凶、道歉,並要求收回領事裁判權。大會還決定北京各商店一律不賣日本貨,並由北京大學等20多個團體組織"抵製日貨委員會",有計劃地進行鬥爭。天津各界聯合會及學生聯合會接到福州學聯的來電後,立刻在11月30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召開國民大會,以抗議日本在福州的暴行。同時複電福州學聯,表示慰問和支援。12月20日,天津國民大會在南開操場舉行,各團體相繼上台講演,並通過了致北京政府和複福州學聯的通電。會後,當場焚燒了自"1895"半年多以來因違約而被沒收的10餘車日貨,內有肥皂盒、臉盆、手巾、東洋鍾等。焚燒日貨後,數萬名由學生、工人、商界、報界、宗教界、教育界等170多個團體,其中有30多個學校、80多個行業的商界公會和碼頭搬運工、人力車工人等組成的遊行隊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遊行隊伍各舉旗幟,高呼口號,情緒之激昂熱烈,為"五四"以來所僅有。遊行隊伍所經之處,各馬路店鋪都在門前備好茶水,歡迎和慰勞遊行隊伍。在上海,上海各界大會於11月23日在西門外公共體育場舉行,參加者達3萬人。大會邀請福建代表報告"福州慘案"經過,並議決八項要求,要求北京政府外交部迅即交涉、堅持:(1)更換駐閩日本領事;(2)由日本政府謝罪;(3)慰恤死傷者;(4)懲辦犯罪日人;(5)保證此後日商不得攜帶武器;(6)懲罰駐閩日本領署警察長;(7)撤銷日本領事裁判權;(8)限日本軍艦軍隊離閩。上海學生會評議部還決定:福建交涉關係中國存亡,為喚醒國民,激勵民氣,上海學生罷課四日,全體出發演講並散發傳單,勸阻各商店不進日貨等。"福建慘案"的消息傳到山東後,山東各界即在12月3日召開大會,表示對閩案聲援。接著山東學聯發出通知,號召各地學生來省於12月25日開聯合大會,並擬召開全省國民大會,以聲援福州學生,加強閩案交涉。但濟南反動當局竟於23日將學聯取消。學生要求恢複未準,遂於24日一律罷課,並擬遊行示威。反動當局命軍警包圍各校,強阻學生外出。學生們奮不顧身,衝出重圍,被軍警毆傷多人。這一事件引起各校教職員工的極大憤慨,紛紛宣布停職罷教。除北京、天津、上海、濟南之外,全國各省許多地區,如南京、鬆江、長沙、蘇州、杭州、開封、廣州、嘉興、南昌、如皋、武漢、九江、長辛店、南通、鎮江、昆明等地都開展了聲援閩案的活動。一時間,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反日愛國運動。聲援閩案運動成為全國性五四愛國運動的殿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