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患的是喝水恐怖症。所謂的恐怖症是指明知毫無理由,也不由自主地害怕起從事某種活動或害怕看到某種情景和事物。如高處恐怖症患者害怕登高,拒絕在高層次的辦公室工作;廣場恐怖症患者害怕空曠的場所;恐貓症患者見到貓就害怕。這些患者一般都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平時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但隻要一接觸到他(她)所害怕的東西,就會突然發病:渾身顫抖,心跳加劇,臉色發白,直冒冷汗,表現出極度害怕的心理。一般來說,患恐怖症的病人的個性特征主要是膽小、敏感、有較強的羞恥心,更由於他們性格孤僻,不敢大膽地向別人了解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不能用客觀事物來糾正自己帶有情感的錯誤判斷,因而形成惡性循環。有一些心理學者認為:自卑是產生恐怖症的心理基礎。幼年期形成的恐懼心理和不安全感在發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紅紅就是在幼年時父母的爭吵的環境下形成了恐懼和不安的心理,從而造成她日後喝水恐怖症的產生。

對於紅紅這種喝水恐怖症的矯治,可采用係統脫敏法。根據紅紅對喝水的恐懼程度,建立一個恐怖等級表,然後按照從輕到重的順序,依次進行係統脫敏訓練,不斷強化,直到能在大眾麵前從容不迫地喝水。例如,先一個人喝水,到能在家人麵前喝水,再到熟悉的親朋好友麵前喝水……最後能在任何場合正常地喝水。

另外也可采用認知領悟療法。告訴紅紅其實她喝水時並沒有發出什麼特殊的聲音,隻是因為那天很偶然的情況下,才發出較大的聲音,但實際上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隻是她的心理作用罷了。並可在建立一定的信心之後,請一個與她關係較親密的人來觀察她的喝水,讓她幫助判定一下,是否與別人有什麼差別,從而在認識上、潛意識裏消除恐懼。

透析受騙者的心理原因

“主持人,您知道‘愛爾’這種化妝品嗎?它是不是世界十大品牌的化妝品?”“我雖然對化妝品不是很了解,但是好象沒聽說過有這種世界級的知名品牌。”“糟糕,我是不是又一次落入他們的圈套了?”

打進鈴子心理谘詢熱線的是一個叫梅珍的女孩,去年剛從本市一所大專學校畢業,現在某公司擔任會計。梅珍是一個愛美的女孩,染著金黃色的頭發,手提“KITTIY貓”的小包,上身的衣服是一件緊身的淡紫色的毛衣,脖子上還係著相同色係的圍巾,九分褲下是一雙今年流行的高筒皮靴,酷似歌星李汶。無論她走到哪裏,她都會成為街上行人的亮點。梅珍的愛好是逛街,尋找時髦、流行的東西。由於在家是父母寵愛的獨女,且家境也不錯,所以,對於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她總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反正她賺的錢一分也不用上交,如果沒有錢花還可以伸手向父母要。購買化妝品是她的一大愛好,她認為女孩子最重要的是“麵子”問題,所以每到一處商場,化妝品櫃總是她呆最長時間的地方,看到她喜歡的化妝品,她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去年夏天,梅珍剛從單位下班回來,忽然被一個帶眼鏡的小夥子攔住了去路。他很熱情地對梅珍進行自我介紹:他是某化妝品公司的業務員,他們公司正推出一種新產品,價值是110元,現免費送給顧客使用。說著,他就遞過一個裝有兩個小瓶子的精致的化妝品袋。裏頭有一瓶潤膚露和一瓶洗麵奶。梅珍第一次碰到這種天上掉下餡餅的好事,不要花錢就可以得化妝品,哪有不要的道理。所以,她毫不猶豫地接了過來,正想騎上車走人。說時遲,那時快,那個推銷員一把抓住她的車把說:“小姐,公司規定需交納29.8元的廣告費。”這時她才明白他的所謂的“免費”是怎麼回事,但這時她已是進退兩難了:給錢,心裏有些不甘心;不給,又有一些心虛,怕招來對方的嘲笑,說“白給”就拿,收錢就不要,想了想她還是給錢。回家,梅珍拿出潤膚露,抹在臉上,沒想到過不了多久,臉頰就一陣陣地發癢。幾個小時後,她的臉上長了好多個小紅疙瘩,她嚇壞了,趕緊到醫院的皮膚科看醫生。吃了醫生開的幾帖藥後,她臉上的疙瘩才慢慢消掉。對於這件事,梅珍隻有自認倒黴,發誓以後再也不相信什麼“免費”的東西。昨天,她與朋友約好到她家唱歌,走到街上的拐彎處,被一個胸前掛著一張介紹信的同齡女孩叫住,她拿出一瓶化妝品,是用玻璃瓶包裝的,這個玻璃瓶做成象一個身材苗條的美女的形狀,很令人愛不釋手。推銷員說這是國際十大品牌的化妝品,因為剛打入漳州市場,所以由原價三百元降到現在的二十幾元,原因是想讓顧客了解這一產品……。由於梅珍擔心約會遲到,所以就沒心思理會她,沒想到對方似乎看出了她心思說:“小姐隻占用您一點時間,如果不想買也沒關係。聽我介紹一下產品好嗎?”梅珍隻好耐著性子聽她說,沒想到在推銷員的“真誠”、“熱情”的介紹下,梅珍開始動心了,這麼好的化妝品隻買二十幾元,很合算的啊。到最後,她還是掏了錢。

現在街頭巷尾總會出現不少類似梅珍所碰到的這類推銷員,他們或是利用免費的幌子,索取廣告費或抽獎費,或是商家大銷價,讓利給顧客等,半欺騙半強行讓顧客掏錢購買。當然,並不是每次都能讓他們得逞的,因為有些人不會輕意上當受騙。那麼有哪些人容易落入他們的圈套中呢?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首先是容易受暗示,很容易在他人的鼓動下接受別人的觀點,並改變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做事較猶豫,拖泥帶水,這樣很容易成為這些“推銷員”推銷產品的“縫隙”。第三,他們一般愛貪小便宜。剛開始,這些“推銷員”就是看到他們具有這種特點,才把他們引上勾的。愛麵子,有時明知是上當受騙,但為了麵子問題,隻好忍痛掏腰包或是心慈手軟,經不起別人的幾句讚美之辭、看到對方如此熱情推銷,不買不好意思。這些人大多是女性,特別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女孩,她們社會閱曆較淺,很容易相信這些騙子的謊言。

這些推銷劣質商品的騙子固然可恨,希望有關部門能對此進行有效的查處。但是從個人而言,錢是捏在你手中,買不買是你的事。所以碰到一些街頭巷尾的推銷商,大家需要的是多一些思考。要知道,天上是不可能掉下免費的餡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