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堅殼,走出心靈的束縛,明天定將更加美麗、輝煌!

對異性交往觀點迥異的心理剖析

令女孩不解的是為什麼男孩總是把友誼當成愛情,令男孩苦腦的是為什麼女孩總不能把友誼發展成愛情

在眾人麵前,他們談笑風生,從容自若,可當他單獨去找單獨的她時,她卻回避了,是在逃避感情,還是一種潛意識中女性的自我防備?亦或莫名的……

他們都是在那一年一起考到這個城市的。那是個風和日麗的秋天,緩緩的風輕拂著她的長發,暖暖的秋陽從火車窗外飄灑在她的全身,有些微微的熱。青山、綠樹緩緩地往後退出她的視線,這一切伴著“口空嚓、口空嚓”的火車聲令她覺得十分美妙和愜意。這是她第一次乘火車,也是第一次一個人獨自出遠門。父親本來想請假送她到學校報到的,可是她卻固執地拒絕了。她已是個大學生,應該學會獨立了,第一次出遠門的好奇和新鮮占據了她所有的注意力,以致於坐在火車對麵的一個男孩的眼光在她的臉上停留了許久,她也沒發現。

忽然,她好象聽到有人在向她問什麼話,她這才把朝向窗外的頭轉了過來。一看,原來是個理著平頭,年齡和她相仿,學生摸樣的男孩在朝她微微地笑。“你到哪個站下車?”“到漳州。你呢?”“太好了,我也是。”“你是剛考上的學生吧?”“是的。”“真的?我也是!”湊巧的是他們考上了同一所學校,一個中文係,一個數學係。相同的經曆,他們很快就攀談起來。沒想到他們原來竟是中學校友,隻不過一個理科,一個文科罷了,且兩人在中學時均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好學生,才落個現在碰麵時如同陌路人一般。他們講起以前中學時的同學,老師以及學校的趣事,兩個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知不覺中,火車很快就到了漳州站了,他主動幫助她把行李送到她考上的中文係的迎新生的報到點。

打這之後,他成了她宿舍裏的常客,他的到來總是給她帶來歡聲笑語,因為他的健談和幽默,而且還主動地幫助她做這做那,開學沒多久就動手釘了個書架送給她。這對第一次遠離家門的她,從心裏對他產生無限感激之情。於是,在她心目中他是個大哥哥,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她慶幸在遠離家鄉能碰上這麼一個好老鄉。每次他到宿舍時,她總被他逗得咯咯直笑,毫無顧忌地前赴後仰。她認為他們既然是朋友,就無須裝模作樣做什麼淑女狀。

但是,自從那次他神色有些反常地來到她的宿舍,結結巴巴地對她說:“晚上七點到學校門口那棵大樹等我。”他們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

“什麼事呢?”幹什麼要到那個地方去談話,在宿舍裏不行嗎?”單純的她有些奇怪了,女孩子的第六感覺在暗示著她將有什麼事會發生,但是她馬上否定了這個想法。不可能!她一直把他當成兄長和朋友,他們從來就沒有超越過友誼的界限,他應該知道的。可能是有什麼其他要緊的事怕宿舍人多耳雜的。不要太多心了!她對自己說。

那晚,天上僅有幾顆小星星,探頭探腦,忽閃忽閃的,月亮卻是好圓好亮,從遠處的樹梢慢慢地露出羞澀的臉龐,借著月色,她發現他的表情一反往日的輕鬆自然。許久了,他才輕輕地說:“‘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句詩跟今晚的情景太相似了,你說對嗎?”他的眼光在她的臉龐注視了一會兒,然後把目光投向天邊的那輪圓月,不等她回答,就幽幽地說:“從火車上第一眼看到你,我就喜歡上你了,我本想把這秘密保留在心靈深處,但是在同宿舍同學的鼓勵下,我終於忍不住了,我必須告訴你憋在我心裏許久的話……。”她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不知道他還在講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走的。

以後,他仍舊去宿舍找她,他們依舊談笑風生,她總是比以前笑得更大聲,似乎用笑聲掩飾心裏的一絲不自然。每次他單獨約她一起出去時,她總是借口這借口那的,有許多事要忙。他不傻,他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他也沒怪她什麼,他有什麼理由怪她呢?但心裏卻猶如刀割一般疼,好長時間他都無精打采,恍如大病初愈。後來,他也很少上她的宿舍了,偶爾坐坐,不到十分鍾就匆匆告辭。暑假回家,她聽到一個認識他的同學無意中談起他,說成績一向優異的他不知什麼原因,上學期竟然有三門功課不及格。她聽了心裏隱隱作痛,總覺得有些對不起他。

這看似很自然的事,一旦發生在你、我、他身上,就變得撲朔迷離,即使哲人可以肯定很辯證地解釋,可是一旦牽涉到具體的人和事,又有誰能說出誰對誰錯?

“我知道他也很痛苦,但是我不也一樣背著沉甸甸的包袱?也許異性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友誼”她打進鈴子心理谘詢熱線,有些傷感地對主持人說:“我知道我們再也無法尋回以前的那份坦然了。”記得有一本書上曾經這麼寫:“令女孩不解的為什麼男孩總是把友誼錯當成愛情,令男孩苦惱的是女孩總不能把友誼發展成愛情。”現在我能體會出這話的含義了。

青少年人際關係差異的研究表明:從高中開始,男生有普通的異性朋友的比例顯著低於女性。這種狀態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青年男性對異性的追求比青年女性強烈,即在戀愛心態方麵男性比女性焦急,從男女青年在友誼上心理差異看,大部分男性總是嚴格地劃分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往往把對異性的友誼的需要理解為實質上就是對愛情的需要。

象她和他這樣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你我或者周圍的人的身上,平常又平常,卻是斬不斷理還亂。當然,倘若男孩、女孩因此把自己分離到三八線兩邊的平行道裏,那麼這個本來繽紛多彩的花季將黯然失色。主持人也曾有過青春動的年齡,男孩女孩的交往使花季更添生動和色彩,當你無意中發現心裏感情在蔭動時,是否暫時將它壓在心靈深處,等到成熟的那一刻,再用誠摯的手把你的真心奉獻給她或他?

是啊!青春有拂不去愛與痛同在的感覺。但是為了使青春成為人生永遠值得銘記的美麗畫頁,男孩和女孩們何不多一份敏銳的感受,多一份理解,更多一份寬容與灑脫。

透析中國男性缺少浪漫的心理

不少女孩子讀完第一部網絡愛情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為女主人公輕舞飛揚落下不多同情的淚的同時,卻忍不住心往神馳,暗自憧憬,什麼時候也能遭遇一次如此浪漫的激情。但事實上,大多數女孩子一輩子隻能遺憾地接受所愛的人的“實實在在”的個性,如輕舞飛揚曾在網上對男主人公痞子蔡所說的:“你跟浪漫有仇。”

在聖誕節的晚上,街上的不少商店門口擺著彩燈閃爍的聖誕樹,可茹平卻一個人孤單地呆在家中,她站在窗前,望著不遠的一家大商場門前的那棵聖誕樹上的小彩球,小禮品盒等在忽明忽暗的七彩燈光的照射下發出刺眼的光芒,也令茹平的心情煩燥不安。她打進鈴子心理谘詢熱線,對主持人述說她的心事。

她與男友小李已認識半年了。初相識時,小李對飄逸、高雅的茹平一見鍾情,恨不得馬上能和茹平結婚。而茹平卻怎麼也喜歡不上長相一般,說起話來一就是一,一點也沒有修飾和拐彎的小李。可是介紹他們認識的朋友卻極力向茹平推薦小李,說他有上進心,將來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且為人實在,雖然開了家公司,是個老板,可他不象別的生意人那樣花天酒地,將來會是個好丈夫。茹平勉強與小李試著交往下去。慢慢地,茹平也發現小李的優點:為人誠實、做事踏實、肯幹,極為敬業。於是他們就這樣交往下來。大多時候,小李到茹平的家中,一邊喝著茶,一邊與茹平談他的公司的員工,談公司最近的動向。茹平知道小李是把她當成自己人才與她談這些的。可是茹平總希望他能和她談些工作外的話題,比如情人間的綿綿情話。有一次,茹平對小李說她那些女朋友談戀愛,她們的男友總能為她們製造一些浪漫情調,令她們感到很開心。沒想到小李很不屑地說:“浪漫能當飯吃嗎?那些浪漫的東西都是虛無的東西,隻是談戀愛時男孩為了討好女孩子的伎倆,結婚後每個人還不是要過實實在在的日子?”茹平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可是內心深處,她還是很希望小李哪天能給她帶來一絲浪漫的驚喜,哪怕是送她隻有一元錢的一朵的玫瑰花。可是終究沒有出現過什麼驚喜與奇跡。學音樂的茹平比許多女孩浪漫,少女時代的她總幻想將來有一個白馬王子,騎著白馬,手捧一大把的玫瑰花為她帶來羅曼諦克的愛情,對她說:“我愛你。”茹平總覺得與小李在一起很無味,日子就如白開水一般地往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