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1 / 3)

(二)心理谘詢手記

考生高考後的心理調適

早晨六點鍾一到,小米就自然醒來,這在高三養成的作息習慣現在一時竟改不過來。回想高三時,小米每天晚上都在淩晨一點以後上床,睡覺前的一件事就是把鬧鍾定在六點鍾。每天伴著鬧鍾的鈴聲,小米強迫地睜開雙眼,有時困得怎麼也睜不開時,他就使勁地用手捏自己的大腿,產生痛感後才清醒過來。接下來就是一天緊張的複習,周而複始。小米現在是努力想讓自己睡著,可是因為生物鍾的緣故,她怎麼努力也睡不著,在床上清醒地躺了半個多小時。後來她幹脆起床,吃過飯她便開始無所事事。她打開電視,電視的節目不外乎就那些港台的泡沫劇,她早就看厭了。唉!這種天天看電視的日子真難熬啊!父母都上班去了,一個人憋得發慌。同班的同學也早就舉行聚會,慶祝脫離高考的苦海。前天,大家才到雲洞岩玩過呢。幾個同學約她星期天還到附近的一個風景點玩,可小米覺得老玩也沒意思,她就回絕了他們了。高考前,她無數次想象考完之後的日子是如何美妙,不用天天背書做練習,多麼輕鬆、自在。大家可以聚在一起想聊什麼就聊什麼,也不用擔心象高考前那樣說太多會被老師批評,大家還可以一起到郊外玩,去卡拉OK,暢快地唱一通,還可以到的吧去蹦的……,以前每每想到考完可以為所欲為,小米的心情就特別激動。可沒想到千盼萬盼來的日子卻是這般的無聊。還有小米雖說是重點中學的學生,但是他的成績在一中隻是中等,父母親希望他能考上重點大學,他們說:“現在如果沒考上重點大學,就象以前的學生沒考上大學一樣。高考擴招以來,大部分考生都能上大學,隻是上什麼樣的大學而已。隻有考上重點大學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高考完,她發揮得不是很正常,可是回來自我評分時,比平時少了二十幾分。她與周圍的同學對比一下,分數正好在本一批與本二批之間,這讓她很是擔憂。雖然都是本科,可是對她和她的父母來說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她一方麵很想早點知道她的高考成績,好讓心裏的石頭落下來;一方麵又擔心看到她的成績,如果沒上本一批的線,那可怎麼辦才好啊。這讓她內心很是矛盾。有時她躺在床上睡不著,腦海中總是不斷顯現出高考時的一幕幕情景,特別是考數學時有幾道題目如果不是當時太緊張,換成是平時做練習的話,準能做出來。如果做出來了,上本一批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也用不著這樣整日擔驚受怕的。可是沒有時光倒流機,過去就隻能過去,再也不能重新來過了。

“這幾天,我在家中從這間房子走到那間房子,真不知做什麼好。主持人您說我該如何安排這些時間?”拿起電話機小米撥通了鈴子心理谘詢熱線。

高考之後,考分尚未公布,這段時間對於考生來說講是一段需要心理調整的時期。緊張而又充實的高考前衝刺忽然消失,由於慣性的作用,不少考生仍然無法停止考前緊湊、有序的學習生活習慣,沒有目標的生活更覺得空虛,無聊而不知所措。對於一些高考發揮得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在發榜之前還夾雜著焦慮不安。他們期盼早些知道高考成績,又擔心真正發榜時的成績不理想。這種百無聊賴又夾帶等待成績的焦急常令考生有度日如年之感。

那麼應如何安排這段高考後的“非常時期”呢?首先應調整好心態,高考已過去,成績好壞已成定局,再怎麼想也無濟於事,同時盡量避免與同學或家人談論有關高考方麵的話題,用平靜的心態去等待成績的公布。其次,可合理地安排這段時間,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可製訂一個比較輕鬆的短期學習計劃。如:學習電腦、外語口語等或到較遠的地方進行一次旅遊,美麗的景色會令人忘記許多煩惱,為你帶來輕鬆、喜悅的心情。另外,在家中可聽聽音樂、看看有益的報刊,與家人同學談論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

緊張時,需要你整裝待發如欲射出箭的弓一樣緊繃,輕鬆時能在生活中尋找情趣調劑生活,一張一馳這才是符合現代社會的健康心態。

淺析考試焦慮症

又到星期五下午,我來到了漳州一中的心理谘詢室。一進谘詢室,就發現有一個文文靜靜,長著圓圓臉,紮著馬尾巴,戴著一幅眼鏡的女同學早早地在那裏等著。她對我說她是高三年級的學生,名叫小雪。許是臨近高考緊張的學習的緣故,或許還有其它的原因,令她原本年輕的皮膚有些晦暗,雙眼失去少女應有的光彩。

小雪在班級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從小學到中學,她的學習成績很少在班級的前十名之外。所以,對於自己的學習成績,她一直是信心百倍。她和媽媽商量好了,準備報考同濟大學的建築係。原因首先是小雪最崇拜的偶象林徽因就是學建築的,林徽因不但長得漂亮有氣質,而且也是一名優秀的女建築家。當一名建築設計師可以把自己大腦中的構思變成一幢幢美麗的房子,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職業啊!這個理想一直激勵著小雪努力學習。另一個原因是當年小雪的媽媽因為身體的原因,在同濟大學讀了一年,就被迫退學,這成了她終身的遺憾。所以,她希望小雪能完成她的夙願,考上同濟大學。因此,小雪知道自己有沒有考上同濟大學不但關係到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影響更大的還是媽媽對她的期望,她不知道如果她落榜的話,媽媽會怎樣的傷心。自從四月份以來,小雪不知為什麼,開始擔心自己考不上同濟大學。特別是第一次自檢考試的時候,她不知是什麼原因,在考試時開始焦慮不安,手心出汗,原本會做的題目看起來都變得陌生。她越是著急越是做不出來,她急得快哭出來了。一出考場,她大汗淋漓,好象全身虛脫了似的。成績一公布,她考了有始以來未有的壞成績,竟然在班級排到了第三十名。以後,每次無論大小考試,她一想到第一次自檢考試的成績那麼差,就緊張得要命,成績自然都很不理想。

“林老師,馬上就要高考了,您說我該怎麼辦呢?”小雪焦急地對我說。

小雪的對考試的這種不正常行為表現叫考試焦慮。有不少象小雪這樣的學生在參加考試,特別是麵臨關鍵性的考試總會引起緊張、膽怯與焦慮不安,心理壓力大,在考試時不易進入最佳的思維狀態,並出現焦慮不安、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嘔吐、尿頻、虛汗淋漓、頭腦轟鳴,甚至出現暈場,影響臨場發揮。這就是考試焦慮症。心理學研究表明:考試焦慮與學習之間存在一種負向的關係,考試焦慮程度越高,其成績就越差。當然,如果在考試中沒有適當的焦慮也無法考出好成績。所以,把焦慮控製在中等程度才有利於學習者的成績。

為什麼考生會產生考試焦慮呢?原因有:1、缺乏自信。2、壓力過大。來自家長、學校、社會對學生提出太高的要求,使之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3、有過挫折。曾經有過失敗,產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態。小雪在第一次自檢考試時的失利的挫折感就影響到她之後的所有考試成績。另外,還有考生性格上的弱點。過分敏感、脆弱、對自己過分苛求等性格弱點易產生此症。在小雪的學習生涯中,她一直是一帆風順的,且她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成績要保持在前十名,這也是她造成考試焦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