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儉認為,中國境內的舊石器分布較廣,發現地點與數量較多,麵貌上有一定差異的文化也較豐富多樣,因此在東方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較廣的代表性。中國的情況表明,遠古東方的舊石器文化不論其中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會有怎樣的差異和不平衡現象,總的來看,是明顯地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的。在這裏,數量上占優勢,應用上廣泛多樣的是各種類型的石片工具,砍砸器工業始終是很突出的,這是東方砍砸器文化的顯著特征。因此,實際上應稱砍砸器——石片石器工業,並構成一個砍砸器——石片石器文化係統。中國雖然發現有手斧(如藍田、匼河、丁村等),但其數量微乎其微,似乎沒有理由說,這些零星的手斧能標誌著來自西方的影響。因此,與其把這些寥若晨星的手斧與西方的手斧相提並論,不如將其看成是兩麵工具中的一種較為特殊的類型。就世界範圍而論,砍砸器工業無疑是最早發展和最有生命力的,它幾乎遍及古人類所占領過的所有地區,並最長久地綿延於舊石器時代以至更晚,而手斧文化卻未能遠及東南亞和中國。
林聖龍認為,在中國手斧研究中,一個問題是缺乏關於手斧的嚴格鑒別特征或標準。人們常常隻是根據器物的形態的相似性和是否兩麵修整來判斷的,故而產生不同的意見。綜合國外專家們的認識,他將手斧的鑒別特征歸納為:手斧是一種大型切割工具,一般長在100毫米以上;通常兩側對稱,圍繞器物的周邊有連續規整鋒利的刃(有時跟部例外);截麵比較薄,縱截麵和橫截麵通常成稍稍扁平的雙凸或透鏡體形,或是比較薄的平凸形;製作典型或比較精致的手斧,先粗製成雛形,然後進行去薄和最後成型,器物的兩麵廣泛修整。依據上述鑒別特征,林聖龍對黃慰文等討論的陝西藍田澇池河和平梁、乾縣、漢中梁山,山西襄汾丁村、沙女溝,河南三門峽,廣西百色盆地等地發現的9件標本進行了再研究,認為這些標本中沒有可靠的手斧。稍後,他又對百色的28件標本進行了研究,認為有4件應歸入砍砸器,1件可能是似鎬石器,其餘23件似應定為石核斧。據此,林聖龍認為,就中國的材料而言,莫維斯的理論仍然是適用的。
環境考古學研究表明,由於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東亞地區成為一個與西方世界相對隔絕的獨立自然地理單元,中國舊石器文化正是適應這種自然地理環境而相對獨立地發展的。中國南、北方的舊石器文化雖然存在著一些區域性差異,但在整個舊石器時代,南方的礫石石器和北方的石片石器的發展具有肯定的連續性。在中國舊石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雖然有少量同西方文化相似的因素,可看作是境內外小規模文化交流的證跡,但看不出曾有過大規模外來文化侵入而完全替代本地文化的跡象。
因此,就目前而言,中國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文化研究都傾向於這樣一種認識,即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區,是古人類和舊石器文化的演化發展中心之一;中國現代智人是由境內的直立人經早期智人逐漸演化而來的。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人類也曾同境外的人群之間有過小規模的基因交流,但不曾有過外來古人類大量的入侵而替代了原住居民的現象。
附:建議閱讀論著目錄
1.恩格斯:《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見《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2.[美]匹爾比姆著,周明鎮、周本雄譯:《人類的興起——人類進化概論》,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3.吳汝康、吳新智、張森水主編:《中國遠古人類》,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4.朱泓:《體質人類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吳汝康:《人類起源研究的新進展和新問題》,《人類學學報》1994年第4期。
6.吳新智:《人類起源研究回顧與中國古人類學展望》,《地球科學進展》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