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布基在《我們的祖先》一書中,在綜合考古學與人類學觀點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新石器時代的四大特征:農耕、家畜飼養、製陶術、磨光石器。至此,新石器時代的基本特征和內涵被考古學界所認識。盡管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差異較大,但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總有磨製石器、製陶、農業和家畜飼養業這幾個特征。
其中,農業和家畜飼養最為重要,因為它標誌著人類從依靠自然轉變為開發、改造自然,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轉向生產式經濟,從而開創了一個人類控製生物資源的新時代。食物的生產也許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隻不過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作物和動物自己生長,但是農業和家畜飼養業帶來的效應是驚人的,它使人口和財富不斷增加,也使複雜社會組織的產生、文明的起源、國家的形成最終成為可能。
二、中國史前農業的產生與發展
農業是在采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產生的。采集與狩獵是舊石器時代人類最基本的經濟活動。在長期的采集與狩獵過程中,人們逐漸掌握一些可食動植物的生長規律,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終於將有些植物轉化為栽培的農作物,有些動物也被圈養馴化為家畜,從而發明了農業兼家畜飼養業。
新石器時代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出現與發展並不平衡。中國的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2000-4000年,經曆了近1萬年的發展曆程。依據其文化發展變化的階段性特征,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或進一步細分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四個階段。與新石器時代的四分法相對應,中國史前農業的發生與發展大致經曆了萌發期、確立期、發展期和興盛期四個階段。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史前農業以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為基礎,形成了南部稻作、北部粟作的兩大係統。在兩大係統交織地帶,還形成了粟、稻混作區或粟、稻共生區,這個區域自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出現,晚期基本形成,大致範圍東起黃河入海口,南以淮河為界,西至伏牛山與秦嶺相接處,北達豫北地區。涵蓋今甘肅、陝西、河南、江蘇、安徽、山東等省。
1.史前農業的萌發期
中國的史前農業萌發於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初期。考古發現表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某些文化中,采集野生的穀物已成為人們一種經常性的活動。
如距今2.8萬至1.6萬年前的山西朔縣峙峪遺址、沁水下川遺址中就發現過小石刀、石磨盤等可能與采集和加工野生穀物相關的工具。在距今1.4萬至1.2萬年左右,由於開始進入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植物生長茂盛,禾本科植物也隨之增多,此時人們更易於采集到野生穀物。但因人口增加等原因,單純的采集不能滿足需求,於是人們開始了人工栽培穀物的實踐。
目前發現的距今12000-9000年左右的考古遺址,大多具備了新石器時代的基本特征。如在廣東陽春獨石仔、封開黃岩洞和廣西柳州白蓮洞等遺址,均出現了局部磨製的石器;在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廣東貴德廟岩、河北徐水南莊頭和陽原於家溝、浙江浦江上山等遺址,均發現了原始陶片;在仙人洞、吊桶環、玉蟾岩、上山等遺址還發現有水稻遺存。不過此時的原始農業尚處於萌發期,采集與漁獵經濟仍占主要地位。
最初的穀物栽培是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采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自然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方麵,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例證:
過去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先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進行拔草作業,這樣既清除了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以利作物生長。這一過程,似乎並不需要專門農具。仙人洞、吊桶環、玉蟾岩、牛欄洞等新石器時代初期遺址雖發現稻作遺存,但沒有發現典型的農業工具,這可能是當時種植水稻的方式與上述雲南獨龍族種植作物的方法相類似的緣故。
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位於江西萬年大源鎮附近的小荷山腳和吊桶環山頂。兩遺址相距約800米。遺址的時代跨度較大,下部堆積為距今約2萬至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遺存,上部堆積為距今約14000-9000年前的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初期遺存。遺址經20世紀60年代、90年代多次發掘,發現了包括石器、骨器、蚌器、陶片、人骨與牙齒、動物骨骼、水稻遺存在內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其中出土的陶片為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陶器標本之一;出土的1.2萬年前的野生稻植矽石和1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矽石,也是現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兩個遺址有從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初期過渡的清晰地層堆積,這為探索稻作農業起源、動物的馴化、陶器的發明等課題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