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兩地植矽石分析,從中透露出先民從采集野生稻到掌握人工栽培稻的漫長變化過程。舊石器晚期的吊桶環下層J~M小層和中層H、I小層內,已見少量的野生稻植矽石。吊桶環中層G小層內,驟然出現大量的野生稻植矽石。仙人洞下層也發現有野生稻植矽石。說明在舊石器時代後期人們曾大量采收野生稻,野生稻已成為其食源的重要部分。到新石器時代初期,仙人洞上層、吊桶環上層均發現了近似栽培稻的植矽石。特別能說明問題的是吊桶環上層內,自下而上各小層的野生稻植矽石與栽培稻植矽石兩者比例呈現出較有規則的變化。吊桶環E層開始出現栽培稻,其中E和D層的野生稻、栽培稻植矽石都較豐富,兩者的比例幾乎各占一半。這表明在有了栽培稻後,人們還繼續采收野生稻作為食物的一部分,而絕不是一經掌握栽培稻生產就立即排斥利用野生稻了。結合E、D層中存在許多獸骨的狀況綜合考察,當時經濟生活仍以采集漁獵為主。至吊桶環C層,栽培稻植矽石已占主要部分。B層出土的大量稻屬植矽石,可能都屬於栽培稻了。
參考吊桶環、仙人洞上層測年的跨度,栽培稻出現到基本取代野生稻而成為人們食物中穀物類食物的主要來源,估計經曆了長達數千年的發展過程。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縣西北20公裏壽雁鎮。1993、1995年的兩次發掘,出土了眾多的石器和骨、角、牙、蚌製品,還發現了陶片及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石器全部為打製,基本上承襲了華南舊石器文化傳統,未見磨製石器。其中,打製長條形鋤形器是富有特征的新穎工具,它不隻是供采集活動之用,也可能與原始農業有關。工具還有骨鏟、角鏟、骨錐、穿孔蚌器等。發現的陶片,製作粗陋,夾粗砂陶胎,器壁厚薄不勻,可能采用泥片貼築法製成,燒製火候很低,已複原出一件敞口尖圜底的釜形器。野生動物骨骼計有哺乳動物類28種、水陸棲息鳥類27種、魚類5種、螺蚌類33種,此外還有龜鱉類和昆蟲類等動物遺存。植物果核40多種,其中可食用的有獼猴桃、野葡萄、樸樹籽、梅等。特別在兩次發掘中均發現有稻穀遺存,經鑒定為古栽培稻,屬一種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征的從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古栽培稻和原始的陶器,這是具有曆史裏程碑意義的兩項重大發明,表明距今約1萬年前的玉蟾岩遺址已完全進入新石器時代。
但從與文化遺物伴出的大量野生動植物遺存來看,當時經濟生活以發達廣譜性的漁獵采集業為主,水稻栽培剛剛開始,稻作農業尚處於萌芽階段。
牛欄洞遺址位於廣東英德雲嶺鎮的獅子山南麓。1996年和1998年進行了試掘和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打製石器和動物骨骼遺存,也發現了少量的磨製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及人類的牙齒、骨骼等。遺址的年代約距今12000-8000年。在遺址第二、三期文化層(距今約11000-8000年)發現了非秈非粳的水稻植矽石。之前已知嶺南發現史前栽培稻實物的年代較晚,遺址也較少,僅有廣西資源曉錦遺址(出土稻粒年代約距今6000年)、廣東曲江石峽遺址與泥嶺遺址(距今約4900-4400年)。牛欄洞遺址的發現,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萬年前,它對認識史前嶺南地區水稻由采集到栽培的曆史具有重要價值,對探索中國栽培稻起源地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