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河姆渡遺址與中國史前農業(3)(3 / 3)

上山遺址位於浙江浦江黃宅鎮。2001年至2006年進行了3次發掘,發掘麵積共1600平方米,獲得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其文化麵貌以大量的打製並有滾磨痕跡的圓石球、鈍角長方體的磨棒、形製較大的石磨盤及夾炭紅衣陶器為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的夾炭陶片的表麵發現較多的稻殼印痕,在陶器胎土中也羼和有大量的稻殼、稻葉。這是長江下遊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稻作遺存,對稻作農業起源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遺址內發現幹欄式和基槽式兩種房屋殘跡,這也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房屋遺跡之一。上山遺存大部分處於新石器時代初期的後一階段,年代距今約11000-9000年。其顯示的進步性主要表現在原始農業已開始形成,人們已脫離穴居生活而專門營造住居房屋,並建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農耕聚落。

由上述數處典型遺址所揭示的文化特征表明,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已出現初步馴化成功的栽培稻。人們之所以要通過艱難持久的努力,選擇把野生稻馴化成栽培稻,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獲得較多較穩定的基本食物和提高生活質量。隨著人口增殖,獲取食物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在天然食源較為豐富的地方,先民的食物需用量通過廣譜的漁獵采集仍可保持原來的水平,但為了確保食物供給和改善生活需要,也可能嚐試作物的栽培。在許多野生動植物資源不太豐富的地區,單靠漁獵采集則難以保證有穩定、足夠的食物來源,特別是在四季分明的地區,冬季食物尤顯緊張,會出現季節性的食物短缺現象,這可能是引發先民走上了馴化野生稻之路主要原因。

在華北地區,也已發現數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初期遺址,如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北京懷柔轉年遺址、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河北陽原於家溝遺址等。這些遺址年代在距今1.2萬至1萬年左右。與長江以南同時期遺址相比較,這些遺址的自然類型都屬曠野遺址而非洞穴遺址,但尚未發現房屋遺跡。目前資料所示,華北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物陶器和磨製石器(或局部磨製石器)大致在同時期出現,或者先後出現而間距不長,不像華南地區不少遺址中這兩種器物往往是先後出現並存在較長時間的間距。經濟生活方麵,漁撈成分明顯低於華南,狩獵采集色彩更為強烈。這與這些遺址所在的地區的自然條件有關。燕山、太行山既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冷空氣,又使來自東南方的暖濕氣流抬升遇冷而成為降雨。新石器時代初期氣溫轉暖最為明顯,降水量也顯著增多,形成針闊混交林和草原(草甸)的植被景觀,這為產生發達的采集狩獵經濟,並由此出現先進的製陶、磨製石器等新技術提供了條件。如南莊頭遺址,地處太行山東麓前沿,也即華北平原西緣古湖沼之濱曠野。1986、1987、1997年進行試掘和發掘,發現遺跡有5條灰溝、2座灰坑和2處用火遺跡;出土遺物有石磨盤、石磨棒、骨錐、骨針和少量的夾砂深灰陶片與夾砂紅褐陶片等,還有雞、狗、狼、豬、鹿等動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燒烤、切割的痕跡。

從出土遺物看,采集和狩獵經濟相當發達,製陶、磨製石器也都已出現。

目前發現的華北新石器時代初期遺址大多與南莊頭遺址一樣,尚未發現明確的農作物遺存,采集和狩獵仍是主要的謀生手段,但從出土遺物的綜合分析,並不排除此時已萌生原始農業的可能性。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麓的華北平原山前地區,當是探討旱地粟作農業起源的重點地區之一。

2.史前農業的確立期

史前農業的確立期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9000-7000年。此時,磨製石器已普遍使用,陶器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華北的磁山、裴李崗等文化,東北地區的興隆窪文化,長江流域的彭頭山文化、跨湖橋文化等,都發現有磨製石器和陶器。不過,磨製石器以局部磨製者為多。陶係以紅陶為主,陶色多不純正,陶質較粗疏。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有一定規模的定居聚落和公共墓地。原始農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並形成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粟作農業和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的稻作農業兩大文化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