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它是崧澤文化的繼承者,也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高峰期。發達的犁耕稻作農業和以精美玉器、陶器、漆器為代表的專門化手工業,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導致人口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等級的急劇分化,由此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和規範化的禮製。顯貴者對祀神場所和宗教藝術品的獨占,表明已出現壟斷性的神權。以莫角山為核心的良渚遺址群構成一個具有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其布局配置以及耗費大量人力營建起來的包括城牆在內的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均顯示一種集中的政治權力——王權也已經產生。
良渚文化延續了1000多年,形成了由夾細砂魚鰭形和T字形足鼎、雙鼻壺、豆、寬把杯、三足盤、三鼻帶蓋簋、尊、貫耳壺等陶器,鉞、鏃、锛、“耘田器”、犁等石器,琮、璧、鉞、錐形器、三叉形器、梳背等玉器,所共同構成的特征性器物群。它們所體現出來的形態變異與演化,成了良渚文化分期的類型學依據。由此可以將良渚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是良渚文化的磨合期,代表性的遺存有趙陵山大墓、張陵山上層墓等。
此時,良渚文化特征性器物群業已萌芽並逐漸形成,但在環太湖的幾大區域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形製差異。各區域中石器均少見,隻有石鉞、有段石锛、石鑿等種類,不過湖州-宜興地區小型三角形石犁與“耘田器”已較為發達,似乎為此兩類石器的原創地。陶器方麵,以餘杭良渚遺址群為中心的杭州地區,鼎已是夾細砂的魚鰭形足,鼎腹部常折,魚鰭形足外撇,足上部外側常外凸出腹部;豆形態多樣,保留崧澤文化傳統的斂口豆與新興的直口平沿豆共存;雙鼻壺較為少見;過濾器頗具特色。
同時期的嘉興-滬南地區,鼎仍以粗泥陶鑿形足為多,也出現了夾細砂的魚鰭形足鼎,但魚鰭形足鼎個體較大,侈口,折沿,沿上常有對稱的兩組三角形小尖凸,束頸明顯,腹很深,魚鰭形足較高,截麵扁方,與餘杭良渚遺址群內所見的夾細砂魚鰭形足鼎有較大的區別;雙鼻壺發達,在達澤廟、周家浜等地墓葬中,體形矮胖、頸部低矮、球形鼓腹、假圈足平底的雙鼻壺都與粗泥陶鑿形足鼎共出;豆形態複雜,仍見崧澤遺風,假腹豆與口沿外多附有的小鼻鋬的現象逐漸消失,直口平沿成為豆形製上的重要特征。蘇南-滬西地區,陶器保留著更多的崧澤文化傳統,除粗泥陶鑿形足鼎外,卵腹杯也是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器物;雙鼻壺與嘉興-滬南地區一樣發達;平底或矮圈足的匜為其特色。
良渚文化早期的玉器又可分為前後兩段。早期前段的璜、鉞、瑗(鐲)、環、玦、紡輪、管、半球形隧孔珠等器類,都可在崧澤晚期玉器中見到相似的器形,應是繼承崧澤文化玉器發展而來。發現於嘉興-滬南與蘇南-滬西兩個地區的仙壇廟51號墓、達澤廟10號墓、普安橋8號墓等墓葬中的龍首紋環或圓雕龍首紋玉器,是早期前段玉器構成中的新麵孔。同時,形體窄細的錐形器也開始出現。到早期後段,前段已出現的錐形器和龍首紋玉器的器形更趨成熟。新出現的最重要器形,有外壁長方形凸弧麵上琢刻獸麵紋飾的圓筒形鐲式琮,近似瑗的玉璧,頂端平直或有圓弧形凹凸的玉梳背,璜與管、珠組配以及多件圓形小環或玦形小環組配的佩掛飾。
作為良渚玉器最重要因素的神人獸麵紋飾,基本完成了由龍首紋向獸麵紋的關鍵性演變。這表明早期前段開始萌芽的良渚文化特征性玉器群,至早期後段,已大致形成。
中期:是良渚文化的高峰期,代表性的遺存有反山墓地、瑤山遺址等。此時遺址和墓葬中,以石鉞、陶鼎、玉琮為代表的特征性器物群的普遍存在,表明環太湖各區域的文化麵貌已趨向一致,傳承自崧澤文化的遺風仍有保留,但已變得微不足道。石器方麵,石鉞仍然是石器中最主要的器形,多種質料、多樣形製的石鉞已成為標示墓主身份地位的風向標,石锛、石鑿、石犁、石鐮、“耘田器”、弧刃石刀等多種器類在各地的墓葬、遺址中屢有出土。陶器方麵,夾細砂的魚鰭形足鼎幾乎一統天下,嘉興-滬南地區雖然仍然偶見鑿形足鼎,但胎質已變為夾細砂陶。雙鼻壺廣見於各地,頸部變高,鼓腹變扁,圈足明顯。豆常施喇叭形把,中部常有寬凹弦紋和扁鏤孔裝飾。早期一些區域性的特征器物在此期命運舛異,如餘杭地區的過濾器,在此期逐漸淡出,而蘇南-滬西地區的平底或矮圈足匜,卻逐漸為其他地區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