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安陽殷墟與中國古代青銅器(3)(1 / 3)

上述四個地區中以黃河上遊地區和黃河中遊地區最具特色。黃河上遊地區早期銅器發現地點和數量多,種類以各種小裝飾品、小型工具、銅鏡及權杖頭等宗教儀仗用品為特征;鏃、矛等兵器出現較晚,大約在距今4000年以後;禮樂容器不見;青銅器的出現雖然可以上溯到距今4900年,但紅銅始終占一定比例,並且四壩文化中發現相當數量的砷銅。黃河中遊地區的早期銅器出現年代早,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發展比較緩慢,隻是到了距今4000年前後才開始迅速發展。就銅器的器類構成看,裝飾品、工具、兵器、禮樂儀仗器及容器等齊備,並以大型兵器、禮樂儀仗器及容器,成為其突出的特征。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黃銅、紅銅、青銅均有,但二裏頭文化時期則是以青銅為主。而北方地區早期銅器特點與黃河上遊地區相類似,黃河下遊地區早期銅器特點與黃河中遊地區相近。由此看來,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可能分別起源於黃河上遊的西北地區和黃河中遊的中原地區。

從中國早期銅器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看,它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即:6500-4500年的發生階段,主要利用銅的氧化共生礦還原熔煉各種原始銅合金,其遺存主要屬於黃河中、上遊地區;4500-4000年的發展階段,主要以冶煉紅銅為主,逐漸向冶煉青銅發展,此時除了黃河中、上遊地區,黃河下遊也有少量銅器遺存發現;4000-3600年的成熟階段,以冶煉青銅為主,青銅冶鑄技術形成,此時銅器遺存已擴展到了北方地區,但青銅文化仍以黃河中遊的二裏頭文化、黃河上遊的四壩文化最為發達。這三個階段,也就是中國青銅器起源從萌芽經過發展到形成的三個階段。因此,從考古學上來說,中國青銅時代的到來大致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

2.中國青銅時代的發展

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青銅時代後,經夏、商、西周、春秋經曆15個世紀。

晚商和西周早期達到青銅時代頂峰,春秋晚期以後隨著鐵器的出現和普遍使用,逐漸過渡到鐵器時代。它的結束是一個冗長的程序,到秦代才告完成,但它的餘波影響則更為漫長。

青銅時代早期:大致與二裏頭文化相當,年代約在距今4000-3600年之間。

河南偃師二裏頭,山西夏縣東下馮、襄汾陶寺,山東和蘇北的嶽石文化,河北北部、遼寧長城東部邊沿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黃河上遊的四壩文化均屬這一時期的遺存。

在這些遺存中已發現品類繁雜的青銅製品,在這時的貴族宮室遺址和墓葬中發現了較多的青銅武器和金、銀、銅器皿。禮器有爵等,樂器有鈴等,武器有刀、戈、鉞、鏃、矛、匕首等,工具有锛、鑿、斧、魚鉤、鐮、錐、針等,裝飾品有泡、圓片、管、指環、鼻環、耳環等。另外還有金、銀和嵌鑲鬆綠石的飾品。青銅為銅錫或銅鉛合金,采用單範或雙範合鑄的方法製造。這一時期紅銅仍有較多的使用。上述遺存的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正好在曆史記載上夏王朝的紀年範圍之內。這些遺存應是夏王朝時期的文化類型,此時中國已完全進入了文明時代。

青銅時代中期:相當於商代至西周前期。這一時期可分成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商代早期,約當公元前16世紀至前13世紀,以鄭州二裏崗文化為代表。這時早期國家製度進一步發展,青銅器數量大增,常見成套的禮器。貝幣已出現,人殉更加普遍。在鄭州發現2座較大的銅器作坊遺址,有鑄造銅器的坩堝、燒渣、陶範等。

這時鑄造斧、矛等工具和武器普遍使用雙合範。容器無論大小,均為三合範或多合範一次渾鑄而成,並且往往是一範鑄一器。說明這時的鑄銅工藝已相當成熟。後一階段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3世紀至前10世紀。這時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鼎盛期。青銅冶鑄工藝達到高峰,出土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兵器、工具和車馬器。安陽殷墟是商王朝的統治中心,也是青銅製造業的中心。曆年所發現的青銅作坊遺跡及大量的兵器、禮器,工具等遺物,顯示了青銅時代的繁榮。在周原、豐鎬等遺址發掘出的西周王朝的宮殿、宗廟、墓葬、車馬坑、作坊和大量的青銅器表明,作為中國古代社會行為規範的禮製在此時已經成熟。

青銅時代晚期:相當於西周後期到春秋時期。西周時期青銅製造較前質樸,而冶鑄技術有所進步,開始使用一模翻製數範技術。春秋時期商品經濟有了大的發展,列國都城成為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屬貨幣開始有較多出現,青銅鑄造工藝獲得較大的發展。在湖北大冶銅綠山發現的古銅礦,證明當時在開礦、配礦、冶爐築砌和冶煉方麵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出現了失蠟法、焊接法等先進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