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安陽殷墟與中國古代青銅器(3)(3 / 3)

據統計,至1987年為止,河北省隻發現1件商代的青銅鏟,陝西省隻發現12件西周青銅鏟,河南省發現了19件商代青銅鏟和6件西周青銅鏟,山西省則一件也沒有。即使是這些青銅鏟都是真正用於農田生產(因為有些銅鏟很可能是手工工具),對於時間長達近千年的商、周,地域廣達70多萬平方公裏的夏、商、西周中心地區晉、冀、豫、陝來說,實在難以說明當時是在大量使用青銅農具。青銅工具尤其是農具少,這與一般意義上的青銅時代特點有所不同。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將青銅時代產生與發展看做是一係列連續技術演進的過程,並由此把青銅時代被劃分為三種更迭的“模式”。在模式1中,武器和裝飾品以紅銅及其合金製成,但是沒有專為生產製造的金屬工具,石工具仍然在繼續認真地製造。在模式2中,紅銅和青銅通常用來製造工具,但既不用於農牧業,也不應用於其他重體力勞動。金屬工具包括刀、鋸、專用的軸、扁斧和鑿等。模式3中,金屬工具在農業和重體力勞動中得到應用,金屬工具已包括鐮刀、鋤頭、錘等。顯然,青銅時代是以青銅農具廣泛運用為主要特征的。

因此,張光直在1980年發表了《中國青銅時代》一文,試圖在中國的這種特殊背景下重新定義青銅時代的概念,認為由於青銅並沒有廣泛地用來製造農業工具,因此中國青銅時代主要不是通過生產技術的革命產生的。如果真的有一次革命,那麼它就應該是社會組織領域內的革命。這一基本主張引導他作了兩項更為深入的觀察。首先,由於中國青銅時代和諸如國家的形成、城市化以及文明等因素相合,青銅時代這一概念可以用來作為衡量文化和社會的一個標準。其次,中國青銅時代的特征是這種金屬的使用與禮儀和戰爭密切聯係,換言之,青銅是一種政治權力。

這裏也得提及《越絕書》中所記述的石、玉、銅、鐵四個階段說。在《越絕書》的係統中,玉比石高貴,銅與鐵有別。因此,“石”與“金”兩大類質料又分別包含了2個亞類:“石”包括普通的石頭和玉;“金”包括青銅和鐵。在古代文獻中,普通的石和鐵被看做“醜陋”或“粗劣”的材料,通常用來製作工具,而玉和青銅則被看做“美麗”或“優良”的材料,用以製作非生產性物品。《越絕書》的四個階段說其實是包含了禮器和用器這兩個既不同又相關的發展係統。在這個係統中,玉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概念似乎有些類同之處。這大概也是中國文明起源到文明形成時期的一大文化特色。

第三節 中國青銅器的類別與冶鑄工藝

中國青銅器類別多樣,尤以青銅禮器最具特色。中國青銅冶鑄工藝精湛,開創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泥(陶)質塊範法鑄造技術。在青銅器紋飾、銘文和青銅器裝飾工藝方麵同樣特色明顯。

一、青銅器的主要類型及用途

青銅器是以青銅為原料鑄造的工具、兵器、日用器、禮器、車馬器等器物的總稱。青銅器的分類有多種方法,以用途分類是最常用的方法。

1.生產工具

鑄造生產工具是青銅的主要用途之一。目前發現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中,生產工具的數量並不太多。

耒:挖溝開渠的一種掘土農具,形似木叉,有兩齒。原始的耒是由樹杈做成的,青銅耒是從木耒發展而來。

耜:有曲柄的起土農具,作用類似於犁鏵一類,是從新石器時代的石、木、骨耜發展而來的。青銅耜頭安裝在厚實的條形木板前端,木板的肩部連著一段柄,柄的後段是彎曲而前傾的。耜的使用方法是握住柄部,用足將耜頭刺入土中,然後按下曲柄,將土翻起來。青銅耜出現於商代晚期,沿用至春秋,戰國以後為鐵犁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