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方孔圓錢,有周郭,背有內郭,法重5銖(1兩重24銖,約合3.5克),錢文篆書“五銖”二字,屬記重貨幣。初時由郡國分鑄,很不統一,重量、字文不甚嚴格。一般錢徑2.55~2.6厘米,重3.6~4.4克。最重可達7.5克,最輕者隻有2.5克。五銖二字寫法多樣,“五”字交筆或成直線,或作微曲,或彎曲較大,甚至有呈兩個對頭“炮彈”形者。“銖”字金頭或作箭鏃形,或作三角形;朱字頭方折,少數稍帶圓意。字體寬大,結構鬆散,銖字多不清晰,有缺筆短畫者。周郭多寬窄不均。後世稱之為“郡國五銖”或“元狩五銖”。在郡國五銖中,已出現“符號”錢,所見有“穿上三角”、“穿下半月”、“穿上一橫”、“穿下一橫”、“四角決文”等。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時規定五銖錢須由朝廷掌管鑄錢的“鍾官”統一鑄造,所以錢型統一,銅色殷赤,製作精美,被稱為“鍾官赤仄”。錢徑2.53~2.54厘米,個別的有2.56厘米,差距隻在0.03厘米之間。厚0.2~0.26厘米,重4~4.5克。
“五”字直畫交筆隻用緩曲一種,文字工整秀麗,點畫勻稱清晰,錢體厚重工整,為武帝鑄造中之最精者。元鼎四年(前113)到西漢末,五銖錢均由“三官”統一鑄造,後人稱為“三官五銖”。三官為“鍾官”、“技巧”、“辨銅”,屬水衡都尉,掌鑄錢。三官五銖直接繼承鍾官赤仄,銅質、錢型、字文無大改易,但其工藝、輕重、厚薄稍遜於鍾官赤仄。錢徑2.5厘米,厚0.15厘米,重3.5克。
自武帝元鼎四年至平帝元始五年(5)三官五銖延續了118年。其錢型規範,前後相承,唯錢文“五”字寫法稍有變法。根據曆年出土紀銘錢範,武帝時仍承鍾官赤仄的“五”字寫法,交筆隻用緩曲一種,昭帝時“五”字交筆已漸彎曲,宣帝時“五”字交筆彎曲較甚,且末端內收,兩豎近乎平行。元帝以後豎畫末端敞開,與上下二橫相接。此外,昭、宣帝到元、成帝時,還鑄造過小五銖,現發現的實物頗多。
3.王莽錢幣
西漢末,王莽代漢。王莽熱衷於貨幣製度改革,以為製定了新的製度就會天下太平,因此8年間進行了4次幣製改革,廢除了五銖錢,鑄造了刀、布、大泉、貨泉等各種各樣的複古式的貨幣。
王莽第一次改革幣製是在他輔政時的居攝二年(7)。他以周錢有子母相權為由,更鑄大錢,下令鑄造錯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由於新舊幣之間比值嚴重失調,未能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起了貨幣流通的更大混亂。如新幣中的錯刀,雖然以黃金錯其文,但實際價值遠小於五銖錢的5000倍。再如新幣中的大泉,每枚隻含銅12銖,僅為五銖錢的2倍多,卻硬性規定“一值五十”。始建國元年(9),王莽代漢自立,再行幣製改革。首先下令廢除五銖錢。又因錯刀、契刀錢均含有“金”、“刀”字樣,諱漢帝之姓“劉”字,也宣布廢除。另鑄小泉,枚值1文,與大泉並行。
民間仍習用“重如其文”的五銖錢,此時,該錢實際上還在流通。這便出現了大泉、小泉、五銖三錢並行的局麵,但三者之間仍沒有一個合理的比值,各錢之麵值與實際價值之差也未消除,貨幣混亂現象仍在發展。王莽在始建國二年(10)進行第三次幣製改革,推行所謂寶貨製。寶貨製的內容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銀、銅、龜、貝5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類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質地、不同形態、不同單位的28種錢幣,分別為金貨一品,銀貨一品,龜貨四品,貝貨五品,泉貨六品,布貨十品。這28種錢幣均為法定貨幣,使用極為不便。用龜甲、貝殼交易時須先量尺寸再計價值,其麻煩可想而知。布幣分成10級,從小布一百到大布千錢,每級實際重量隻差1銖,即便識字的人也難以分辨。天鳳元年(14),王莽最後一次貨幣改革,新幣名目僅有貨布、貨泉兩種。貨布重25銖,值25文,貨泉重5銖,枚值1文,兩者之間比值仍不合理。由此看來,王莽幣製改革整體上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