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代通寶錢
元代以行鈔為主,但也鑄錢。在蒙古國時期就有大朝通寶。元世祖忽必烈鑄行了中統元寶、至元通寶。至元通寶傳世有2種,一種為漢文楷書小平錢,另一種為八思巴文,俗稱蒙文,大小似折二錢。元成宗鑄有元貞通寶、大德通寶,元武宗鑄有至大通寶、大元通寶。至大以後,各朝年號也都有鑄錢,元仁宗鑄有皇慶元寶、延佑元寶、延佑通寶、延佑貞寶,元英宗鑄有至治元寶、至治通寶,元泰定帝鑄有泰定元寶、泰定通寶、致和元寶,元文宗鑄天曆元寶、至順元寶、至順通寶,元順帝則鑄有元統元寶、至元通寶、至元元寶等。元順帝還鑄行了“權鈔錢”,以錢權鈔,麵文為“至正之寶”,錢文為楷書,順讀,錢背穿上有“吉”字,背穿右“權錢”二字作當銀鈔,穿左記幣值,分別有伍分、壹錢、壹錢五分、貳錢伍分、伍錢共5種,直徑依次為42、50、60、70、80毫米。
元代鑄錢無論從數量還是製作工藝上都不及兩宋,其大小、折當、寶文等比較隨便,除順帝至元銅錢製作較精良,其他各錢製作一般。這大概是以行鈔為主、銅錢次之所造成的。
5.明代通寶錢
明清兩代把官製銅錢稱為“製錢”。明代銅錢的鑄行並不穩定,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穆宗隆慶時期經曆13位帝王,其中隻有6位鑄錢,且鑄錢數量有限。自明神宗萬曆開始才大量鑄錢。
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命京城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隻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後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洪武通寶錢製延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製,分為5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1錢,折二錢重2錢,當三錢重3錢,當五錢重5錢,當十錢重1兩。同時續鑄大中通寶錢。明成祖鑄行永樂通寶,此錢銅色紫紅,為真書直讀,錢幣直徑2.5厘米,製作上精致統一。
明宣宗鑄宣德通寶,錢製沿永樂成規,製作上稍遜於永樂通寶。自宣宗宣德九年(1434)到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共69年未再鑄錢。弘治十六年後鑄行弘治通寶,此錢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明世宗鑄嘉靖通寶,初定每文錢重1錢2分,千錢重7斤8兩,後改為每錢重1錢2分5厘,千錢重8斤。明穆宗鑄行隆慶通寶,此錢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每文重1錢3分。
鑄錢量上升是在明神宗萬曆時期,這是明代鑄錢的轉折,也是明朝的轉折。神宗萬曆四年(1576),開鑄萬曆通寶。小平錢為真書直讀,大多背無文,少數背鑄有文字或星月紋。萬曆通寶錢有折二錢,也為真書直讀,狹郭,雙點通,錢徑為2.8厘米。萬曆二十年(1592)年前,全國鑄錢局隻有60座錢爐,到萬曆二十年時增加到100座錢爐。萬曆三十年(1602),戶部等機構新開250座錢爐,應天府也添100爐,1年便增加350爐。明光宗未鑄錢,因其在位僅數月,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於天啟元年(1621)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明熹宗鑄泰昌通寶錢隻1年,次年便開鑄天啟通寶,同年設立了戶部寶泉局,稱“錢法堂”,從此由戶部主管鑄錢。此時全國形成了3個造幣中心,分別為兩京及四川地區,但天啟三年(1623)後,宦官魏忠賢專權,宦官亂政,濫鑄情況又出現,因此所鑄的天啟錢版本極多,差異大。天啟錢錢重原定1錢3分,千錢重8斤8兩,但後來由於官鑄過於濫惡,小錢僅重7分,千錢僅重4斤8兩,含銅量不足三成。思宗鑄崇禎通寶,開始規定每鑄錢1文,用銅2錢,力圖恢複嘉靖、隆慶舊製,但並沒有維持下去,因為明朝末期社會弊端嚴重,朝廷財政幾近崩潰。各地錢局大肆濫鑄,所鑄之錢、文字、大小、輕重不一,相差很大,背文更為繁雜多樣,比天啟猶有過之。因此崇禎錢為中國銅錢中最為複雜的一種。
6.清代通寶錢
清代自從努爾哈赤稱國號為金於東北,至清代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退位,共有295年。入關前,努爾哈赤曾鑄行“天命”、“天聰”錢。“天命”錢有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麵文譯作“天命汗錢”,漢文錢作“天命通寶”。“天聰”為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所鑄,錢文為滿文“天聰汗錢”,亦依老滿文寫法。
剛入關時,允許明錢流通。順治年間開鑄順治通寶,並定錢法,規定錢材為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為合金,稱之為黃銅,1000枚銅錢稱為1串,年鑄1.2萬串稱為1卯,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後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以後曆朝每改一次年號便新鑄一次年號錢。康熙通寶鑄行長達60年,鑄量較多。有大小兩種,大者每文重1錢4分,小者為1錢,規定每千文兌銀1兩。雍正通寶,沿康熙錢製。乾隆通寶重1錢2分,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通寶更為精美。嘉慶通寶,最初所鑄力求工整美觀,錢重1錢2分,麵文仍用宋體,背文為滿文局名。道光通寶,錢製雖沿乾隆、嘉慶成例,但大小輕重不一,比較正規的在2.2厘米左右,輕小的就不一了。鹹豐錢製除鹹豐通寶外,還有鹹豐元寶、鹹豐重寶大錢。鹹豐錢幣版本極多,有近千種。祺祥通寶、祺祥重寶為清穆宗所鑄,不久改元同治,開鑄同治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