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先秦鑄幣與中國古代貨幣(6)(3 / 3)

秦漢初期黃金貨幣沒有固定的形狀。出土的金餅、金版,大體有重1斤和重1兩兩類。《漢書》說“黃金方寸,而重一斤”,西漢的1斤約合今250克,所以出土的金餅以250克重的最為常見。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出土有數十枚小金餅,每枚重量約合當時的1兩。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鑄“麟趾蹄”,開始統一了黃金貨幣的形製。北宋沈括曾記述這種金幣的形製:“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極工巧;蹄作圓餅,四邊無模跡,似於平物上滴成,如今幹柿,土人謂之柿子金。”各地西漢墓葬出土實物中,確有一些像馬蹄狀或獸趾瓣狀的金餅,人們稱之為馬蹄金、麟趾金。此外,還有一種“金五銖”,是1980年陝西鹹陽塬下出土的。它的大小形製與西漢五銖銅錢一樣,黃金成色與西漢金餅一樣,重9克,比銅錢重1倍多。

東漢至晉隋期間,黃金愈加貴重,黃金的用途有了很大改變。此時黃金用於大額支付和商品交易的情況銳減,做貯藏飾品和其他方麵用處的大為增加。如皇帝對臣屬的賞賜,西漢215年間賜黃金有100多次,東漢195年間賜金隻有9次,而賜錢、賜物的相應增加,僅賜銅錢的就有64次之多。東漢賜金的數額也很少,總計約為2.17萬斤,合今5噸半左右,僅及西漢賜金總數的2%。皇帝賜金少了,臣下獻金的也少了,連贖罪也改用縑。此時,黃金作貨幣媒介以外的用途,則廣泛發展。

當時社會風氣崇尚奢侈浮華,盛行用金銀打造器皿,用黃金做首飾也很流行。曹植的“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詩句,便是當時風尚的寫照。同時,兩漢之際佛教東傳,魏晉以後道教也逐漸盛行,寺觀廟宇、佛像、法器多用黃金裝飾。由於戰亂頻繁,銅錢經常貶值,物價騰貴,人們多以黃金來保存價值,避免損失。這樣,黃金就逐漸退出了市場流通範圍,成為大家競相貯存的對象。由於用金數量稀少,黃金的數量名稱也起了變化。本來漢代稱黃金1斤為“一金”,到了晉代,稱“一金”卻往往指的是1兩了。

唐宋時代,金銀製作工藝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黃金用於打造器物、飾品以及佛、道法事祭祀、布施等有增無減,黃金的用途更加廣泛。與此同時,由於工商業和對外貿易蓬勃發展,以黃金計價、估值以及用於大額賦稅、大宗交易的情況又時有發生。杜甫就有“囊虛把釵釧,米盡折花鈿”的詩句。由於經濟的增長,黃金的貨幣作用在這一時期又有所上升,但相比之下它作為貯藏、保值的作用仍是主要的。元代以後,紙幣逐漸流行,黃金則進一步退出流通領域。尤其是明朝,曾明令禁止民間用金銀交易,但實行的結果是,白銀未能禁止住,而黃金的貨幣地位則正式取消。

黃金貨幣的形製,一直是多種式樣同時並行的,但不同時期又分別以某一式樣為主要形式。東漢以後,除圓餅形外,鋌狀逐漸多起來。金鋌是狹長的金版,似大臣用的笏,一直流行到唐代。1979年山西平魯曾出土金鋌82件,金餅4件,部分刻有唐肅宗乾元年號。南北朝時,黃金製的錢幣開始出現。唐宋時期,金銀製的錢幣已較普遍,但多用作祭祀、布施、饋贈、殉葬等,與流通中的銅錢有所區別。從出土實物看,有些金錢是從國外流入的,如拜占庭金幣等。兩宋時金銀開始以錠的形式出現,這是一種砝碼或繞線板的形狀,為兩端寬、中間窄的亞腰形。元代的金銀錠又改為元寶形,即兩端尖而翹起。明、清時又有中錠(小元寶形)、錁子(小饅頭形)以及滴珠、福珠形狀。上述多種形狀的黃金體,都仍屬於稱量貨幣,在使用時需用秤稱量,分量多者要進行截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