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兌現的紙幣
中國早期的紙幣,是以兌換券形式出現的,憑券隨時可以換取現錢或現銀,所以是兌現的紙幣。這種紙幣,在宋、金和元初流通使用,大約有300餘年。
最初的紙幣產生於四川。北宋開國前後,四川流通行使的是鐵錢。鐵錢體重值小,買賣交易用錢量大。大鐵錢每千枚重25斤,小鐵錢每十貫重65斤。買1匹絹,需用2萬個小鐵錢,重量共達130斤,得用車載驢馱,極為不便。於是在淳化、至道年間(990-997),出現了交子。交大約是交換的意思,指憑券即可交錢,所以是兌換券性質。由於交子隨時能兌現,因而它可以代替現錢在市場流通。
通常認為交子是由唐代飛錢演化而來。《宋史·食貨誌》會子條便說:“交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不少學者認為,飛錢亦稱飛子,是一種彙票,其後買飛錢者不複支錢,轉相授受,乃漸成一種習慣上的通用貨幣。但也有學者認為交子可能與契券相關聯。彭信威認為,大概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紙幣性質的流通手段。如楚馬殷時期(907-930),在長沙鑄乾封泉寶大鐵錢,又大又重,市麵上常用契券來交易。宋代使用鐵錢的地方很多,四川使用鐵錢最多。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兌換券的地方。
交子初創時,是由一些大商號分別簽發的,又叫做私交子。客商根據交易的需要,把現錢存在交子戶,交子戶為存款人出具交子。它既可兌現,也可流通。兌現時,每貫收取手續費30文。最初的交子,票麵隻有密碼、花押間錯,金額都是臨時填寫的。後來成都16家富商聯合建立交子鋪,統一負責交子的發行工作。印製交子,改用統一的紙張,圖案花紋用銅版印刷。交子比鐵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簡便易行,極受人們歡迎,也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宋仁宗時,北宋政府設置益州交子務,開始發行官交子。官交子有幾種不同的麵額,形製為長方形,桑皮紙印刷。考慮到紙幣容易磨損,字跡模糊,采取分界(分期)發行,三年一界,界滿以舊換新。每界發行限額為125萬餘緡(每緡千文),以四川鐵錢為鈔本(發行準備金)。流通範圍限於四川、陝西。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實行幣製改革,交子改稱錢引,全國通行。
錢引是領錢的證書,也就是兌換券的意思,又叫鈔引。鈔引的印刷很有特色,幣麵有文字、圖案花紋,還有人物圖畫,黑、青、紅三色套印,用銅版分6次印刷,是很好的藝術品。但錢引不置鈔本,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隻值現錢100文。
在交子和錢引流通的同時,各地區還產生了關子和會子。它們起初也是民間發行的,後改為官辦。會子盛行於東南各地,南宋時最流行。民間納稅、交易都廣泛使用,幾乎成了一種法定貨幣。會子和錢引一樣,也是三色套印,精美程度稍差。
錢引的金額是臨時填寫的,會子則把麵額、發行機關等印在上麵,分為一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幾種。上半部還印有嚴禁偽造等法律規定。
位於北方的金朝,從公元1154年開始,也發行了紙幣——交鈔。交鈔是交子和鈔引的合稱,形製基本上仿自交子和錢引,長方形,四周畫雲鶴圖案,鈔麵有文字說明,並有對偽造、捕告的懲賞條例。交鈔以銅錢為單位,分大、小鈔各五等(即一、二、三、五、十貫及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以7年為期,到期以舊換新。後改為無限期。泰和七年(1207)曾發布《鈔法條例》,以規範交鈔的發行與流通。由於軍費開支過大,交鈔發行過度,紙券價值大跌。盡管一再更換新鈔,先後改名為寶券、通寶、珍貨、重寶、寶會等,但幣值越換越小,信用越來越低。
元代是紙幣最盛行時期,市場上除銀元寶外,幾乎都是紙幣。成吉思汗時期,曾發行過會子和交鈔。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發行中統元寶交鈔,以白銀為本位,麵額仍沿用銅錢單位,從10文到2貫分為10等,每2貫同白銀1兩。當時不限地區,不限年月行使。這些紙幣初時還都是兌現的,但中統元寶交鈔因發行量過大,不久即宣布不再兌現、強製永久通行,從此結束了兌現鈔幣時代。
3.不兌現的紙幣
不兌現的紙幣,是靠政府權力強製通行的紙幣。這類紙幣已成為純粹的價值符號。中國古代不兌現鈔幣,從元代中統元寶交鈔開始,曆經明、清兩代,行使流通大約500年。雖然不兌現紙幣的出現表明中國紙幣發展已進入一個新階段,但元、明、清三代的不兌現鈔幣,都是在戰亂年代或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發行的,憑借皇權威勢以行政方式強迫商民百姓行用。實際是一張無價值的紙片,無償地征收民間財物來彌補政府財政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