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秦始皇陵與中國古代墓葬(3)(3 / 3)

商代小型墓葬以陶器為主要隨葬品。早期墓有鼎、豆、盆、罐、甕、盤、觚、爵、盉、角等;中期墓則多用鬲、斝、簋、盆、罐、甕等。早、中期墓的陶器多為實用器。晚期墓有鬲、豆、罐、盂、簋、盤、觚、爵等,大多為明器。

大、中型墓使用青銅器隨葬。由於至今未發現早、中期的大型墓,而已發現的早期中型墓均被盜掘,因此其隨葬品情況還不清楚。中期墓中青銅禮器有鼎、鬲、斝、盉、觚、爵、尊、盤、簋、卣等,此外還有刀、锛、鑿、斧、矛、戈、鉞、鏃等工具、兵器。

青銅禮器表麵多有獸麵紋、夔紋、龜紋、圓圈紋、弦紋等裝飾紋樣。晚期的大、中型墓出土青銅器器類更多。禮器類中除中期已有的外,還增加了瓿、盂、兕觥、方尊、方壺等。工具、武器類有鏟、刀、锛、鑿、戈、矛、鉞、鏃等。青銅禮器的表麵幾乎都有裝飾紋樣,包括饕餮、夔、蟬、雲雷、乳丁、蠶、蕉葉、四瓣花、圓渦等,有的花紋分為2層或3層。器表開始附加獸首裝飾,有牛頭、龍頭、獸頭、蛇等。有些銅器上有銘文,多1~4字,商末銅器有多至30字的,內容有族徽,有父、祖名及作器原因等。

玉石器也是常見的隨葬品。早期墓中有鉞、戈、璋、柄形飾等,中期墓中有璧、圭、璜等,晚期墓中則又有刀、豆、簋、觶、瓿、磬等。除了器具外,還有雕成人物和各種動物形象的裝飾藝術品。此外,各地的商代墓葬中還出有骨器、象牙器、鉛器、白陶、原始瓷器、漆器、貨貝、金飾等。漆器見有豆、盤等。貨貝使用較普遍,一般用1枚至數枚,放在死者的口或手中,但也有在墓中成堆存放的。

商代晚期盛行車馬陪葬。車為木製,均雙輪獨轅,前有衡,後有軸。車廂放在轅與軸相交處之上,平麵為長方形,四周有欄杆,後麵留有供乘車者上下的缺口。

馬多用2匹,埋放在車轅兩側的淺槽之中。車馬之上往往有青銅的附件和飾物,用於車上的有軎、軛飾,馬飾有節約、當盧等。有的車馬還有玉、骨、蚌製的飾物。

在安陽侯家莊的一座亞字形墓的墓室之上,還發現有大型的礫石,這應是房屋的礎石。在安陽小屯的婦好墓和大司空村的兩座長方形墓的墓坑上,都發現有用夯土築成的房基及礎石。說明從王陵到一般的貴族墓,當時在地麵上都有房屋建築。它們可能是供祭祀用的,類似後世的所謂“享堂”。

三、西周墓葬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起,至前770年平王東遷止,習稱西周。現今發掘的西周墓葬總數已有幾千座,主要分布在陝西西安、扶風、岐山、寶雞,河南洛陽、浚縣,北京昌平、房山以及長江下遊地區。其中以中原地區和長江下遊地區最具特色。

中原地區盛行土坑豎穴墓。小型墓有墓室而無墓道。大型墓都有1條或2條墓道,但尚未發現商代王陵那樣的有4條墓道的陵墓。曾報道在岐山周公廟的鳳凰山南麓調查鑽探出一處重要的西周墓葬區,帶有東、西、南、北4條墓道的大型墓葬,但不少學者認為這缺乏科學的依據。在河南浚縣辛村和北京琉璃河都曾發現過有2條墓道的大型土坑豎穴墓。這類墓都有寬大的墓室,墓室的南北兩端各有1條墓道,南墓道較長,呈斜坡狀,北墓道略短,也有築成台階的。辛村1號墓墓室長10.6米,寬9米,連墓道通長56.9米。墓主大概是諸侯一類的人物。級別略低的隻有1條墓道,此類墓在洛陽東郊、寶雞茹家莊都有發現。洛陽東郊發現的墓道作曲尺形,是較少見的做法。中、小型墓則以墓室的大小以及隨葬器物的多寡來區分等級。與商代一樣,西周墓葬也多在墓底設腰坑。葬具大都為木質棺槨。木槨一般都在墓底架兩根枕木,再在枕木上縱鋪方木構成槨底,槨室四壁用榫卯結構的方木壘成,其上橫鋪方木為槨蓋,棺木置於槨室之中。大型墓往往有數重棺槨,中型墓多為一棺一槨,小型墓多為有棺無槨,也有少數小型墓不見棺木痕跡。周禮規定“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發掘表明,這一記載大體上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