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帝陵分布在關中渭水北岸的三原、禮泉、乾縣、富平、蒲城、涇陽諸縣。依山為陵,是唐代陵墓的一大特征。據調查,這種作法是從營建太宗昭陵開始的,此後便相沿成製。太宗以下諸帝,雖有因地勢高亢之土塬營陵者,但隻敬宗莊陵、武宗端陵、僖宗靖陵3例。與依山為陵出現的同時,還形成了在帝陵區內(如帝陵東南部)辟陪葬區,以皇親勳臣陪葬的製度。陪葬墓獻陵和昭陵最多,乾陵、定陵和橋陵次之,中晚唐的泰陵以下諸陵和陪葬墓甚少,有的沒有。獻陵的陪葬墓多在陵北和東北,從昭陵開始陪葬墓均在陵南和東南。許多在墓前立碑,還有的墓前列石刻。現已發掘的唐代帝陵陪葬墓有10多座。自高宗乾陵開始,陵園平麵布局定形化,陵墓石刻組合也大體固定下來。唐陵的基本布局是:陵園中心築陵台,台南置獻殿。陵台四周通常環築內外兩重陵垣,陵垣整體呈四方形,四麵各辟一門。南麵為正門,門外設神道,並增築包磚土闕。東、西、北三門外,各置石獅1對,南門外,除置武士、石獅外,由內向外夾神道列置頌碑、文武侍臣、石馬及禦馬者、瑞禽瑞獸、望柱等石刻。陵區內(如在神道側麵)還建有下宮。
五代十國的統治者,原均為割據一方的唐朝藩鎮,其陵墓沿用唐陵的某些製度。從對割據西南的前蜀、後蜀,割據江南的南唐、吳越、南漢等國陵墓的調查或發掘看,五代陵墓大都像唐代一樣是依山為陵建造起來的。隻是限於其偏居一隅,政治勢力弱小,經濟力量不足等客觀條件,其陵墓的規模、氣勢,遠不及唐陵雄偉壯觀。前蜀主王建墓與南唐主李昪墓、李璟墓室分別為石結構、磚石混合結構和磚結構,皆由前、中、後三室組成。後蜀孟知祥墓,則是3個並列的穹窿頂圓形石室。南唐二陵墓室四壁隱作仿木建築的柱、枋、鬥栱等。棺床建於中室(王建墓)或後室(南唐二陵)。墓內最主要的隨葬品是哀冊、諡冊、諡寶等,王建墓後室還出土有墓主的圓雕石坐像。南唐二陵以大量男女陶俑隨葬,陶俑種類多,刻畫細膩,代表了內宮中各種不同職分的人物。五代陵墓的某些製度,又為宋代帝王陵墓所繼承。
三、宋至清墓葬
宋至清墓葬已呈現較多的共性,但差異性也相當明顯。這種差異性既表現在南北地域上,也表現在民族的傳統上。
1.宋遼金時期墓葬
(1)宋代墓葬
宋代墓葬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個區域。中原和北方地區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種仿木結構建築的磚室墓。長江中下遊及南方地區的宋墓,與同地區的唐墓相似,除了豎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簡單的長方形磚室墓,後者往往二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
中原地區的北宋墓可以分為前、後二期,大體上以神宗熙寧元年(1068)為界。
前期以土坑墓為多,也有磚室墓,磚室墓中有簡單的仿木建築,隨葬品以粗瓷碗、罐為主,有時也有較精美的瓷器。後期仿木建築雕磚壁畫墓流行,河南禹縣白沙宋墓是已發現的此類墓中保存較好,結構最複雜,內容最豐富的一組。白沙宋墓係北宋末趙大翁及其家屬的3座墓葬。趙大翁墓分前、後兩室,前室扁方形,後室六角形,中間有過道,全長7.26米。磚築仿木建築結構。墓門正麵是仿木建築門樓,上砌鬥栱、簷椽和瓦脊。墓內各壁亦砌出柱和鬥栱,鬥栱為單抄單昂重栱五鋪作。前室和過道作寶蓋式盝頂藻井,後室作寶蓋式截頭六瓣攢尖頂。仿木建築上有彩畫。
墓室四壁亦有彩色壁畫。甬道兩壁畫身背錢串和手持筒囊、酒瓶,以及牽馬的侍者。前室墓門兩側畫持骨朵的護衛,東壁畫女樂11人,西壁雕畫墓主人夫婦對坐宴飲像,後室北壁砌婦女啟板門狀,西北、東北兩壁砌破子欞窗,西南壁畫對鏡著冠的婦人,東南壁畫持物侍奉的男女婢仆,表現墓主人內宅的生活情景。後室的棺床上置遷葬的人骨兩具,有元符二年(1099)朱書買地磚券,隨葬品很少。另二墓並列於趙大翁墓北,都是平麵六角形的單室墓,也是仿木建築結構,壁畫題材與趙大翁墓的相同而略簡化,棺床上置兩具人骨,也都是夫婦合葬墓,隨葬品也很少,其時代則較趙大翁墓稍晚,約在徽宗時期。磚室墓中也有平麵長方形券頂的,夫婦合葬的還有雙室並列的券頂磚室墓,這類墓葬中有較多的日用器皿隨葬。河南方城鹽店宣和元年(1119)宋墓中發現了100餘件石雕的家具、生活用品模型和男女仆侍俑,則是中原宋墓中所罕見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