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腰機進步的是腳踏提綜斜織機。在江蘇泗洪曹莊漢畫像石“慈母投杼圖”上就有這種斜織機的形象。它在腰機的基礎上加了機架、綜框、轆轤和踏板。織工的雙手被解脫出來,用於引緯和打緯,從而促進了引緯和打緯工具的革新。最初,人們把緯紗繞在兩端有凹口的木板上,這便是紆子的雛形。後來索性把紆子裝在打緯木刀上,構成一體的“刀杼”。這樣,打緯時已自然地將緯紗送過了半個織口,大大提高了引緯的速度。再後,人們發現將刀杼拋擲穿過織口比遞送過織口快得多,遂逐漸發明出紆子外套兩頭尖木殼的梭子。但原來刀杼是兼負引緯和打緯雙重任務的,改為梭子以後不能再兼打緯了。定幅筘便演變成打緯筘。定幅筘是在木框中密排梳齒,讓經紗一根根在齒間穿過,以達到經紗在幅寬方向的定位,保證織物一定的幅寬。
為了織出花紋,綜框的數目也隨之增加。2片綜框隻能織平紋組織,3~4片綜框隻能織到斜紋組織,5片以上的綜框才能織出緞紋組織。至於織複雜的花,則必須把經紗分成更多的組。多綜多躡提花機逐漸形成。漢代最複雜的提花機綜、躡數已達到120綜、120躡。由於躡排列密集,為了方便,遂有“丁橋法”,即每躡上釘一竹釘,使鄰近各躡的竹釘位置錯開,以便腳踏。三國時馬鈞發明了兩躡合控一綜的“組合提綜法”,製成了12躡、50綜和12躡60綜的織機。這不但使操作大大簡化,生產率提高,而且能織成花紋圖案奇特、花型變化多端的更加精美提花織物。
由於綜框數量受到空間地位限製,織花範圍還不能很大,於是起源於戰國至秦漢的束綜提花也獲得推廣。其法不用綜框,而用線各別牽吊經紗,然後按提經需要另外用線串起來。拉線便牽吊起相應的一組經紗,形成一個織口。這樣,經紗便可以分為幾百組到上千組,由幾百到千餘條線來控製。這時織工隻管引緯打緯,另由一挽花工坐在機頂按既定順序依次拉線提經。花紋就可以織得很大。唐代以後隨著重型打緯機構的出現和多色大花的需要,緯顯花的織法逐步占了優勢。多綜多躡和束綜提花相結合,使織物花紋更加豐富多彩。
在宋代樓的《耕織圖》上就繪有一部大型提花機。這部提花機有雙經軸和10片綜,上有挽花工,下有織花工,她們相互呼應,正在織造結構複雜的花紋。宋末元初,薛景石在《梓人遺製》中,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臥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製,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原理。在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服篇》裏,可以讀到記載最具體完整的古代提花機型製。
二、中國古代的麻紡織
中國最早采用的紡織原料是麻、葛等韌皮纖維,這一曆史可追溯到遠古時代。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獸皮夏穿樹葉,以後逐漸學會利用野生葛、麻的纖維紡織布料製成衣服。當原始農業發展以後,人們在種植糧食的同時也嚐試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這個過程可能要晚於糧食作物的栽培,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發展起來的。在以後的很長時期裏,麻、葛等纖維一直是紡織的主要原料。在古文獻中稱作“布”的並不是指現在的棉織品,而主要是指麻、苧、葛等植物纖維織品,如《小爾雅》說“麻、紵、葛,曰布”。
1.麻、葛的栽培
首先被馴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為糧食,被列為“五穀”之一。雄株的纖維細柔,可作為紡織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采集雌麻籽粒過程中發現了雄麻纖維可做衣料,從而逐漸加以栽培種植。
甘肅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出土過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內出土過4000年前的大麻纖維,遼寧北票豐下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殘跡,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河北槁城台西商代遺址出土的商代麻布,屬平紋組織的大麻纖維。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商周崖墓中也發現大麻布,均為平紋組織,其中最大一塊殘長110厘米,寬12~26厘米,每平方厘米經紗8根,緯紗12~14根。這些發現,與《詩經·王風》中“丘中有麻”、《詩經·陳風》中“東門之池,可以漚麻”等詩句相印證,說明商周時期大麻的種植較為普遍,已成為人們的主要衣著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