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馬王堆紡織品與中國古代服飾(3)(2 / 3)

大約與大麻同時被種植的纖維作物還有苧麻。苧麻為蕁麻科多年生草本作物,雌雄同株,喜光和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一年可收獲二三次,自古以來為中國紡織原料之一。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了一些苧麻布和苧麻繩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福建武夷山船棺中發現了2塊商周時期苧麻布,每平方厘米經紗20~25根、緯紗15~15.5根。陝西扶風楊家堡遺址發現了西周時期的苧麻布。

安徽舒城鳳凰嘴遺址出土了春秋中期的苧麻布殘片。湖南長沙瀏城橋和楊家灣遺址,江西貴溪崖墓,江蘇六合等地的春秋戰國古墓中都出土過苧麻布。《詩經·陳風》中有“可以漚紵”詩句,紵即苧麻。與大麻一樣,苧麻在商周時期已有大量的種植。

另一種纖維作物是葛。葛是豆科纖維作物,成長於路邊、草坡、疏林中,塊根含澱粉,可食用,莖皮纖維可織葛布。葛本是野生植物,但早已被利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遺址就出土過6000多年前的葛纖維紡織品殘片。很可能,史前先民已經有意識地保護利用它,從而成為半野生狀態的纖維作物,商周以後就逐漸被培育成為栽培作物了。所以《詩經》中多次提到葛,如《齊風·南山》中有“葛屨五兩”、《周南·葛覃》有“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等。西周王室除設立“典枲”的官職,專門掌管麻和紵的紡織生產外,還設立了“掌葛”的官職。

2.葛、麻紡織技術

葛和麻都屬韌皮植物,它們的韌皮是由植物膠質和纖維組成。要利用纖維進行紡織,必須先把膠質除掉一部分,使工藝纖維分離出來才行。這一加工過程叫做“脫膠”。最早記錄葛脫膠和紡織加工的是《詩經·周南》裏的“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為綌,服之無”,不僅描繪了葛的形態,而且也說明了把葛刈回來用濩(煮)的辦法進行脫膠,最後把得到的葛纖維按粗細不同,加工成或綌。對大麻和苧麻的脫膠方法,在《詩經·陳風》裏也有記載:“東門之池,可以漚麻”;“東門之池,可以漚紵”。這說的是大麻和苧麻采用池水漚漬的辦法進行脫膠。這是利用池水中天然繁殖的某些細菌能分解麻類韌皮中的膠質,從而起到脫膠作用,工藝纖維也就被分離出來。苧麻除用漚漬脫膠外,還有煮(堿性)脫膠、半浸半曬脫膠等多種方法。此外,用硫黃熏蒸的方法來漂白葛、麻織物的方法在古代也有運用。這些脫膠方法直到現在農村中仍在采用。

從草鞋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葛布殘片分析來看,它是屬於羅紋組織,雙股紗線的直徑(投影)是0.45~0.9毫米,拈向S拈。經紗密度大約每厘米10根,緯紗地部密度是每厘米13~14根,羅紋部分大約每厘米26~28根。錢山漾出土的苧麻布是平紋組織,經紗密度大約每厘米23.6~30.7根,緯紗密度大約每厘米16~20根。可以看出,在四五千年以前,葛、麻紡織技術已經有相當水平了。

到了商周時期,紡織品的加工更加精細,麻布的規格也有了標準。當時用“升”

作單位來衡量織物的粗細疏密,如果布幅裏有80根經紗就叫1升,如果有160根就是2升,依此類推。當時把15升的叫緦布,是作吉服的原料;最精細的30升布,專門作製冕的原料,這種冕就是所謂麻冕。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紡織加工葛、麻織物的精細程度了。除中原地區發展葛、麻紡織生產外,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精於紡製麻布,漢時著名的蜀布曾經運銷到印度並且轉輸中亞、西亞一帶。

唐宋以後,苧麻織物加工更是豐富多彩。如浙江諸暨的“山後布”,就是“皺布”,所用的麻紗專門加了強拈,織成的布精巧纖細“蓋亞於羅”,如果放入水中,由於吸水收縮而形成米粒一樣的“穀紋”來。又如南宋靜江府(今桂林地區),在織布前把苧麻紗用調成漿狀的滑石粉上漿,這樣“行梭滑而布以緊也”,織出的布又厚實又堅牢。此外,當時廣西邕州地區(今南寧地區)生產一種名叫“子”的苧麻布,用它“暑衣之,輕涼離汗者也”,“一端長四丈餘”,“而重止數十錢”(隻合100多克重),卷起來放到小竹筒裏“尚有餘地”,可見它精細至極。到了清代,廣東和湖南地區又生產一種用苧麻紗和蠶絲交織而成的“魚凍布”,“柔滑而白”,並且“愈洗愈白”。不過宋代以後隨著棉花的廣泛種植和利用,葛、麻紡織品便逐漸失去了它先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