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以西16公裏處的武周山南麓,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延續到正光年間(520-525),主要石窟約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北魏遷都洛陽之前。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裏,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依地形分東、中、西三大區,東區窟龕25個,中區119個,西區108個。石雕造像5.1萬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
北魏時期開鑿的石窟,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
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唐、遼時期對個別造像進行過雕鑿和修理,遼代還建有10座寺廟。
早期石窟,即位於雲岡石窟群中部的曇曜五窟。窟為馬蹄形平麵,穹窿頂,仿印度草廬式。主像以三世佛為主,還有釋迦和交腳彌勒菩薩,外壁雕千佛。主佛形體高大,占據窟中主要位置。佛麵相方圓,兩肩齊亭,深目高鼻。上身內著僧隻支,外著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菩薩袒上身或斜披絡腋,戴高寶冠,胸佩項圈、短瓔珞,戴臂釧,下著羊腸大裙。飛天著裝和菩薩相同,大裙下露足。衣紋厚重凸起,線條簡潔。從造像特點中,可以看到犍陀羅藝術的某些影響。此五窟可分為兩組:
(1)18~20窟為一組,開鑿最早。第18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第19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達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第20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麵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2)第16、17兩窟為另一組。第16窟為平麵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第17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
中期石窟,主要分布在中區及東部的部分區域,開鑿於文成帝以後至遷都洛陽以前(465-494年)。此期石窟平麵多作方形,有前室,有的窟中央立塔柱。窟頂多雕平棊,龕有上下重龕、左右對稱式和屋形龕等。造像題材多樣,大像減少,出現世俗供養人行列。太和十三年前後,出現褒衣博帶式佛裝。菩薩頭戴花鬘冠,著帔帛,大裙下擺飛揚。飛天在此期後段穿短衫,有的不露足。題材突出釋迦,主像有三世佛、佛裝交腳彌勒,還有依據《法華經》雕出的釋迦、多寶佛和依據《維摩詰經》雕出的維摩、文殊對坐像,以及修持“法華三昧觀”所要求的本生、佛傳浮雕及七佛、供養天人等。
中期主要石窟有五組:
(1)第7、8窟為一組雙窟,是中期石窟中開鑿較早的石窟。窟平麵均為長方形,窟內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第7窟後室北壁上龕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4層,雕有8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4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
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士、護法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棊,中為團蓮,周雕飛天。
(2)第9、10窟,為一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兩窟平麵近方形。第9窟南壁雕鑿有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3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餘壁滿雕佛像、飛天。後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第10窟主像是彌勒。後室門拱內外兩麵有精雕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
(3)第5、6窟為孝文帝遷洛前開鑿的一組雙窟。第5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6窟平麵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麵四角各有一座9層出簷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環繞塔柱四麵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