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四大石窟與中國佛教藝術(2)(2 / 3)

(4)第1、2窟為同期開鑿的一組雙窟,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麵開龕造像。第1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麵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第2窟是釋迦像,塔南麵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兩窟南壁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

(5)第11、12、13窟成一組,以具有前後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第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麵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麵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窟東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3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

東壁佛龕形製各異。此外,第3窟、第11窟外壁崖麵上的小窟和20窟以西若幹小窟,也是在這一期開鑿的。

晚期石窟,開鑿於遷都洛陽後至魏正光末年(494-525)。此期多為不成組的中小窟,補刻小龕較普遍。佛的麵型清臒,長頸,削肩。全為褒衣博帶式佛裝,大衣下擺褶紋愈益重疊,延昌以後為密褶式平行線條。菩薩麵型亦趨削瘦。上身著短衫,帔帛交叉處穿璧,大裙下擺呈鋸齒狀,並向外伸展。飛天上著短衫,大裙曳地,不露足,腰折作V型。龕楣、帳飾日益繁複。題材流行釋迦、多寶與維摩、文殊,佛傳故事較多,彌勒與釋迦並重。此期窟龕有四種類型。第1種為塔洞,窟中雕塔或方柱。壁麵多雕千佛龕。第2種為千佛窟。第3種是四壁三龕式中小窟,後壁主像多為釋迦、多寶,也有釋迦龕。第35窟洞口延昌五年(516)龕,是該窟開鑿時間的下限。第4種是四壁重龕式中小窟,後壁主像多為上龕彌勒,下龕釋迦。

唐代以後石窟遺跡,在雲岡所留不多。唐代初年,有過個別的石窟工程。第3窟後室的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等3尊大像,很可能就是初唐在北魏未完成的後室開雕的。根據《金碑》記載,遼興宗、道宗時期(1031-1101),曾在雲岡石窟進行過規模宏大、曆時10年的工程。主要內容應為興建後接石窟,前建木結構窟簷的“一通樂、二靈岩、三鯨崇、四鎮國、五護國、六天宮、七崇福、八童子、九華嚴、十兜率”等10座大寺。曆年來的窟前發掘與第1~20窟現存的崖麵遺跡相對應,說明上述遼代10寺的具體方位,約當1~20窟。在其中第13窟南壁下部佛龕上曾發現遼代修大小像1876尊的銘記。第35窟東壁釋迦像後殘存有可能是遼代所繪的石綠色網目紋背光,這說明遼代進行過造像的修整、彩繪等工程。遼末保大二年(1122),10寺毀於兵火。此後,金皇統三年至六年,重建過靈岩大閣九楹等建築,至元末尚存。明末雲岡寺院再度淪為灰燼。

三、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3公裏的伊水兩岸東、西山上。南北長約1公裏。石窟開創於北魏遷都洛陽(494年)前後,曆經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續有雕鑿其中北魏窟龕約占三分之一,唐代窟龕約占三分之二。代表性洞窟有北魏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和唐代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軀,碑刻題記3600多品,佛塔40餘座。窟中壁畫上的仙女造型,或在流雲中自由飛翔,或手捧果品淩空飛舞,或奉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歎為觀止。龍門石窟係中國北魏晚期和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典型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發展趨勢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