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四大石窟與中國佛教藝術(2)(3 / 3)

北魏遷都洛陽前後,即已在西山(龍門山)古陽洞鑿龕設像。大規模的開窟造像始於賓陽洞。《魏書·釋老誌》記載,景明初,宣武帝下令仿照代京靈岩寺石窟(即大同雲岡石窟),於龍門為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後營建石窟各一所。永平中又為宣武帝造石窟一所。這3所石窟即今之賓陽三洞。工程至正光四年(523)中輟。

古陽洞正壁為一佛、二菩薩,左右壁各有三層龕像。除少數唐代補刻小龕外,基本上是遷都後的北魏造像。其中紀年明確的以太和十九年(495)長樂王丘穆亮夫人尉遲造彌勒像銘為最早。賓陽三洞中,僅中洞完成,為北魏後期的代表性洞窟。正壁列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是典型的五尊像組合。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薩。前壁有著名的帝後禮佛圖,已被盜劫國外。窟頂雕蓮花和伎樂天。窟門外側雕二力士,門道兩側雕伎樂天。蓮花洞亦建於北魏晚期,以一佛二弟子三尊像、高浮雕蓮花藻井和繁細多致的佛龕裝飾而馳名,且與古陽洞、賓陽中洞並稱龍門北魏三大窟。這個階段迄北魏末年,陸續開鑿的石窟還有火燒洞、石窟寺、藥方洞、魏字洞、唐字洞、趙客師洞、普泰洞等。

北魏後期的洞窟形製,主要是繼用雲岡石窟中曇曜五窟馬蹄形平麵、穹窿頂的草廬形式,如賓陽洞、古陽洞等。另一種是方形平麵、平頂略圓,後壁鑿壇,左右壁開大龕的形式,如普泰洞、魏字洞等。此外,唐字洞和石窟寺,窟門上方雕出屋脊、瓦壟等仿木構窟簷;賓陽洞和火燒洞,則在窟門上方鑿成火焰紋尖拱龕。這一時期的造像,多為麵容削瘦的“秀骨清像”。佛多著褒衣博帶式裝,衣褶層疊稠密,衣裙垂蔽方台座或束腰須彌座。菩薩所披的帔帛交叉下垂,大裙下擺兩角尖長。光背多舉身舟形。題材以三世佛為主,或釋迦一鋪像,其組合有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一佛、四菩薩等。大型的世俗供養人行列,以賓陽中洞帝後禮佛圖最為典型。石窟寺和古陽洞北壁的禮佛圖保存完好。

除賓陽中洞外,其他諸窟壁麵都滿布分層分段的列龕。龕飾華麗,龕形有尖拱、楣拱、屋形龕等多種,上懸垂幕、華繩。龕像題材多為釋迦、交腳彌勒等。晚期還有釋迦多寶並坐,無量壽佛和藥師佛等。在魏字洞等窟中,觀音菩薩有二弟子、二菩薩作脅侍。火燒洞、石牛溪等窟出現了倚坐的佛裝彌勒,脅侍有二弟子、二菩薩。石牛溪有一交腳彌勒龕中,除脅侍二弟子、二菩薩外,還有二佛分居左右。古陽洞、賓陽洞的佛傳和本生故事,賓陽洞的維摩變,魏字洞和普泰洞的涅盤變等浮雕,亦各具特色。在雕刻手法上,已呈現由雲岡石窟的直平刀法向龍門石窟圓刀刀法過渡的趨向,藝術風格也從雲岡的渾厚粗獷轉向龍門的優雅端嚴的作風。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麵上補刻小龕。龕形無大變化,龕飾趨於簡化。北齊和隋代造像也多作龕像。北齊武平年間,無量壽佛始稱阿彌陀佛。造型變為矮胖壯健,隆胸、寬肩,有厚重感。衣褶簡潔,龕飾減少,雕法多用圓刀。這是一種自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過渡的表現。北朝造像所表現的上述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是遷都於黃河流域漢文化中心地區以後,在雲岡造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具有更鮮明的民族特點和風格,並在形成中國式佛教藝術的進程中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其他石窟也產生了影響。

唐代是龍門造像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題材內容更為豐富的重要階段,可大體分作三期。

第一期包括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為初唐造像形式的探索與確立期。這一時期雕鑿的大窟,主要是貞觀十五年(641)前後完成的賓陽南、北洞及其後開鑿的潛溪寺。形製仍作馬蹄形平麵、穹窿頂、蓮花藻井。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立像為阿彌陀佛和彌勒佛。多為紀年造像龕。佛裝主要是雙領下垂大衣,其次是通肩衣。菩薩戴寶冠,袒上身或著內衣,斜披絡腋,中間結帶,帔帛橫過胸腹之間兩道。佛座以低圓覆蓮座和束腰八角座為主。造像身軀挺直,少曲線。

龕像題材基本與大窟造像相同,阿彌陀佛增加,釋迦佛減少;倚坐佛裝彌勒增多,已無交腳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比例也增大。永徽六年(655)出現“優填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