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宋代官窯與中國古代陶瓷(7)(3 / 3)

1.元代瓷器的發展和創新

景德鎮製瓷業在元代進入了一個創新時期。在眾多著名瓷窯遭到破壞或者奄奄一息的時候,元朝廷在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瓷局”,專門負責官府用瓷及官辦貿易所需瓷器。瓷局代表朝廷,集中了人才、技術、原材料等多種優勢,這給景德鎮製瓷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機遇。元代景德鎮除了繼續生產青白瓷、白瓷以及黑瓷外,新品種不斷湧現,其中有卵白釉瓷、青花瓷、釉裏紅以及各種單色釉瓷、藍地白花瓷等。特別是青花瓷和高溫顏色釉瓷的燒製成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自此,中國成熟的瓷器由素瓷階段進入了五彩繽紛的彩瓷階段。

元代青白瓷的胎釉特征與宋代有所不同,瓷胎采用高嶺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胎土中氧化鋁的含量增加,燒成溫度更高,胎質更白,器物很少變形。釉為石灰堿釉,即在釉料中摻人適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堿金屬鉀和鈉,同時降低氧化鈣的含量。由於釉的黏度提高,不易流淌,燒成後釉麵失透,光澤柔和,釉色比宋代略白,但不如宋代影青的玉質感強烈。器物造型除碗、盤、瓶、爐、罐、枕外,還新出現了扁形執壺、葫蘆形執壺、多棱壺、筆架山、動物形硯滴等。造型特點是厚重飽滿,由於器物胎壁加厚,顯得釉層較薄。元代青白瓷比較注重裝飾,普遍采用印花、刻花、劃花技法,其中以刻印串珠紋最有特色。

元代景德鎮在青白瓷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卵白釉新品種。其特點是胎體厚重,胎質堅硬細密,釉麵失透,釉色白中微泛青,如卵白色。卵白釉瓷器多為小件器,如淺式盤、折腰碗、高足碗等,造型特征是小圈足,足壁厚,削足規整,底心常有小乳釘狀突起。裝飾方法主要是內壁印花,以纏枝花卉最常見,也有少量龍紋,有的因為釉子很厚,故紋飾模糊,不甚清晰。很多盤碗在內壁口沿處相對印“樞府”二字款,傳世品中還有“太禧”款,均為楷書,這類器物又被稱為“樞府瓷”。“樞府”是元代軍事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太禧”是元代專掌祭祖之職的“太禧宗禪院”的簡稱,帶這類款識的應是元代官府定做或征用的瓷器。由於這類瓷器製作精細,又有官府名稱,加之所印雲龍紋飾均為五爪龍,被後人認為是元代官窯的產品。無論是否官窯所產,元代燒製卵白釉的成功經驗,為以後釉下、釉上彩繪瓷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花瓷是指用鈷料在坯胎上繪畫,然後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高溫中一次燒成,呈白地藍花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可能源於唐代,如江蘇揚州出土有青花枕、碗殘片,經測試,其胎釉的化學組成及燒成溫度與河南鞏縣窯唐代白瓷基本一致,可初步斷定是鞏縣窯的產品;浙江龍泉北宋金沙塔塔基出土的青花碗殘片,經測試屬浙江產品。但青花瓷成熟於元代,此時在江西、雲南等地都已有青花瓷的燒製,其中以景德鎮窯的產品為上。元代青花的用料有國產與進口之分。進口料繪出的青花色澤濃豔,層次清晰,明淨素雅,但時有黑色斑點;國產青料無明顯黑斑點,但色澤灰淡,多用於小件器物。青花裝飾豐富多彩,描繪或細膩入微,或線條粗放。還有以青花塗地留出白花的處理手法,或施以淺浮雕,使紋飾更富有立體感。

紋飾常滿布器麵,多至七八層,但是處理和諧,主次分明。器口裏麵也往往加以蕉葉、雲紋或回紋裝飾。紋飾題材豐富,常見的有菊花、蓮花、牡丹、竹、芭蕉、鴨、鴛鴦、鹿、麒麟、雲龍紋以及曆史故事等。器物大多胎體厚重,不少與傳統的造型明顯不同。如多穆壺、僧帽壺、執壺、犁壺、四龍係扁方壺、龍鳳壺、玉壺春瓶、長瓶、連座梅瓶、葫蘆瓶、S耳瓶、戟耳瓶、蒜頭口瓶、雙環耳瓶、花觚、出戟花觚、鋪首耳尊、鋪首耳蓋罐、荷葉蓋罐、獅紐蓋罐、雙係小口罐、鼎、爐、豆、舟船、高足碗、杯、杯盞、大碗、墩碗、撇口碗、折腰碗、淺盤、葵口洗、折沿與菱花口大盤、口部平沿的長瓶等,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