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發展,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發展。中國古代建築伴隨著古老而連續的中華文明,有著數千年延綿不斷的曆史,這在世界建築文化中是獨一無二的。梁思成在《我國偉大的建築傳統與遺產》曾這樣寫道:“曆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隨著這文化而興盛衰亡。世界上現存的文化中,除去我們的鄰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約略同時誕生的弟兄外,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長壽的。
我們的建築同樣也是最古老、最長壽的體係。在曆史上,其他與中華文化約略同時,或先或後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倫,稍後一點的古波斯、古希臘,以及更晚的古羅馬,都已成為曆史陳跡。而我們的中華文化則血脈相承,蓬勃地滋長發展,四千餘年,一氣嗬成。”那麼,中國古代建築經曆了怎樣的發展過程?中國古代建築又有哪些突出的特點?這是本章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
第一節 明清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城中部,1925年後被稱為故宮。整個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現存大小院落90多個,建築980餘座,房屋8700多間,建築麵積15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工程技術水平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紫禁城籌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永樂五年開始征調工匠予製構件和開挖河道工程,永樂十五年正式開工,至永樂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宮殿屢遭火災,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重建、增建和改建。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明嘉靖、萬曆、天啟年間,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對午門、太和門、太和殿和寧壽宮等建築的重建和改建工程。紫禁城尚存明代建築90餘座,其整體格局也基本保持了明初的原貌。
一、紫禁城建築布局
為體現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紫禁城在總體布局上充分比附“宮城居中,左祖右社,麵朝後市”及“三朝”、“五門”和“前朝後寢”的古製。以南北為中軸線,采取嚴格對稱的院落式布局,並按使用功能進行分區,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節奏、有等差地安排建築群的體量和空間。太廟和社稷壇在宮城左右。太和殿前有五重門。
宮城內分外朝和內廷兩區。外朝在前部,主要有中軸線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左右的文華殿、武英殿等;內廷在後部,主要有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禦花園及左右的東六宮、西六宮和外東、西路殿宇等。各部分建築按功能不同,在建築藝術表現上也各有特色。外朝的建築多疏朗雄偉,富有陽剛之美;內廷多嚴謹富麗,具有陰柔之美。布局和構造所采用的數值也有區別,外朝多用奇數,如三大殿、五重門、五鳳樓以及三重台階等;內廷多用偶數,如中軸線上的乾坤兩宮(16世紀增建交泰殿)、東西兩側的六宮,台階、檻牆層數也多用偶數。
宮城平麵呈矩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牆高10米。城垣中心為夯土牆,兩麵包砌大城磚,磨磚對縫,牆麵平整。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泊岸用大條石壘砌,河幫陡直。城垣四麵各開一門,是宮門的“四正”。各門均為紅色城台,下肩白石須彌座。南麵正門稱午門,是皇帝頒發曆書、接受凱旋、獻俘之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行重建,清順治四年(1647)又作修繕。
午門高35.6米,建在凹字形墩台上,正麵下開3個門洞,兩翼內轉角處各開一掖門。門樓麵闊9間,進深5間。東西兩翼為兩麵出廊的兩觀,俗稱雁翅樓,四角為重簷金頂、四角攢尖式闕亭。宮城的北門原稱玄武門,清康熙改稱神武門,墩台下開3個門洞,門樓麵闊7間,進深3間,其鬥栱大木及部分瓦件均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的原物。東門稱東華門,西門稱西華門,均下開3個門洞,門樓麵闊7間,進深3間。紫禁城四角是宮殿的“四維”,各有一座三層簷十字脊四麵歇山加抱廈的角樓,其造型的神奇不僅在於曲折多角、72條脊的輪廓上,更特殊的是其構造中線與空間組合軸線不在一個角度,十字脊為子午酉卯正方位的垂直交叉,對稱的軸線則為城牆轉角的分角線,以突出“四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