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明清紫禁城與中國古代建築(1)(2 / 3)

二、外朝與內廷建築

紫禁城建築講究權衡比例與主次分明的等級製度,強調嚴格的中軸線與左右對稱的平麵布局,並依建築功能的不同,營造出多種多樣的空間組合形式,使建築在嚴謹中又富有節奏的變化。

1.外朝建築

外朝是皇帝舉行朝會大典和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行政區,主體建築由中軸線上的前三殿以及東西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所構成。在其東南、西南還有內閣公署、國史館等輔助性建築。

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外朝的最主要建築。坐落在午門內由門、廊廡、樓、閣圍成的矩形院落中。正門為太和門,兩側有昭德門、貞度門。太和門為重簷歇山式的殿宇式宮門,麵闊9間,台基為白石須彌座。現存的太和門是清光緒十五年(1889)重建的。門前有金水河橫貫,上建5座漢白玉單拱石橋,左右有朝房。太和門內是一個3萬多平方米的廣闊庭院,體仁、弘義二閣東西峙立,門廡相依,四角為崇樓。庭院北部為前三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後排列在7米高的土字形台基上。台基三重,為穩重渾厚的須彌座,每層邊緣都用漢白玉石欄杆圍繞。台基前有3座石階,中為禦路。禦路正中為一塊長方巨石,周邊雕卷草,下雕海水江涯,中雕以流雲襯托的高浮雕蟠龍,刻工精美。

太和殿是外朝主殿,為舉行大朝會和大典的地方,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構殿堂。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後的形製。太和殿規模宏大,用材講究。

麵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麵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台基通高35.05米。屋頂重簷廡殿,覆以黃色琉璃瓦,屋脊兩端安有高3.40米、重約4300千克的大吻。垂脊近簷角處飾仙人走獸11個,其排列順序是:仙人、龍、鳳、獅、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殿內用柱共72根,柱網呈三環布局,柱徑為1.06米,高12.7米。明代用楠木柱,清代重建時改用鬆木。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其中下簷為單翹重昂七踩鎏金鬥栱,上簷為單翹三昂九踩鎏金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金龍和璽彩畫。

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室內地麵用64厘米見方金磚鋪墁。明間六柱用瀝粉金漆蟠龍,環繞鏤空透雕寶座,頂上雕以精美蟠龍藻井。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殿前露台上陳設著成排的銅爐,兩側有日晷和嘉量,後麵有銅龜、銅鶴各一對。明、清兩代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等。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後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內執事人員等朝拜的地方。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清順治二年(1645)改現名。中和殿平麵呈正方形,麵闊、進深各為3間,四麵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麵積580平方米,高27米。屋頂為單簷四角攢尖,上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四麵開門,正麵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麵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間為浮雕雲龍紋禦路,踏跺、垂帶淺刻卷草紋。門兩邊為青磚檻牆,上置瑣窗。殿內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麵龍。殿內設地屏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