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大木均為楠木,是明代天啟七年(1627)的遺物。明清兩代,太和殿舉行各種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皇太後上徽號,皇帝在此閱視奏書。玉牒告成,恭進中和殿呈禦覽,同時要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
保和殿是舉行殿試和宴會的地方。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後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為現名。現存建築為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重建所留,大木中尚存許多“建極殿左一縫桐柱”和“右二縫”等明代墨跡。麵闊9間,進深5間,建築麵積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頂為重簷歇山,上覆黃色琉璃瓦,上下簷角均安放9個走獸。上簷為單翹重昂七踩鬥栱,下簷為重昂五踩鬥栱。內外簷均為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麵龍。六架天花梁彩畫極其別致,與偏重丹紅色的裝修和陳設搭配協調,顯得華貴富麗。殿內金磚鋪地,坐北向南設雕鏤金漆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安板門兩扇,上加木質浮雕如意雲龍渾金毗廬帽。建築上采用了減柱造做法,將殿內前簷金柱減去六根,使空間寬敞。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有所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麵十分壯觀。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清順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大婚亦在此舉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清代殿試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在此舉行。
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始建於明初,均為由殿堂、門、配殿和廊廡組成的矩形院落。文華殿原為太子講讀之所,綠色琉璃頂,明嘉靖以後,改為皇帝舉行經筵的場所,屋頂改易黃瓦。嘉靖十七年(1538),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建築大都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按原樣重建。正殿文華殿坐北朝南,麵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製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乾隆年間,在聖濟殿遺址上修建了文淵閣,為麵闊6間的二層樓房,係仿寧波天一閣而建。武英殿是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明末李自成進京後在此舉行了即位儀式。正殿武英殿坐北朝南,麵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製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院落東北有恒壽齋,西北為浴德堂。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同治八年(1869)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2.內廷建築
內廷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及其家眷的居住區,其中間部分分為東、中、西三路,包括後三宮、東西六宮、東西五所、禦花園,左右兩側為外東、西路。
中路由中軸線上的後三宮以及禦花園構成。後三宮為四麵由廊廡圍成縱長院落。正門為乾清門,麵闊5間,單簷歇山頂。兩側有八字琉璃照壁,門前有鎏金獅子一對。門內甬道與三宮前露台接連。三宮由南向北依次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均建在高2.5米工字形台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