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國傳統園林發展的最後一次高峰。清代皇家園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的恢複期、乾隆和嘉慶時代的鼎盛期、道光以後的衰頹期。清代前期經順治、康熙、雍正三個時期的治理,經濟秩序基本穩定,生產發展,人口增殖,社會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陸續開始了園林建設。此時主要是整頓了南苑及西苑,初步建築了.春園、圓明園及熱河避暑山莊。清初的園林皆反映出簡約質樸的藝術特色,建築多用小青瓦,亂石牆,不施彩繪。乾隆、嘉慶近百年間,國家財力達於極盛,園林建設亦取得輝煌成就。此時除進一步改造西苑以外,還集中財力經營西郊園林及熱河避暑山莊。圓明園內新增景點48處,並新建長春園及綺春園,通過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引進了西歐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建於長春園的西北區。此時還整治了北京西郊水係,建造了清漪園這座大型的離宮苑囿,即為今日頤和園的前身。並對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進行了擴建,形成西郊三山五園的宮苑格局。乾隆時期繼續擴建熱河避暑山莊,增加景點36處及周圍的寺廟群,形成塞外的一處政治中心。
與此同時,私家園林亦日趨成熟,不僅數量上大大超過明代,而且逐漸顯露出造園藝術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嶺南三大體係。清代私家宅園達到了宋、明以來的最高水平,積累了豐富經驗。首先是園林規劃由住宅與園林分置逐漸向結合方向發展。在宅園內不僅可欣賞山林景色,而且可住可遊,大量生活內容引入園內,提高了園林的生活享受功能。由此引發園內建築類型及數量增多,密度增高,與宋、明以來的自然野趣欣賞性園林大為不同。其次,由於宅園盛行地區人口眾多、用地昂貴,宅園必須在較少的空間用地條件下創造更豐富的景物,因此在劃分景區或造景方麵產生很多曲折、細膩的手法。如蘇州留園的入口建築序列,網師園的環池建築布置,都在空間上不斷追求變化,開合、收放、明暗、大小等方麵交替運用,逐層轉換,以達到豐富景觀的效果。再是,清代宅園疊山中應用自然奔放的小崗平坡式的土山較少,多喜用大量疊石壘造空靈、剔透、雄奇、多變的石假山,並出3 35現有關石山的疊造理論及流派,這方麵以戈裕良所造的蘇州環秀山莊假山的藝術成就最為明顯。這時期的宅園藝術中也大量引入相關的藝術手段,巧妙地處理花街鋪地、嵌貼壁飾、門窗裝修、屋麵翼角、家具陳設、聯匾字畫、橋廊小品等項的藝術形式,為充分表達造園意匠開辟了更廣泛的途徑。當然,此時期由於物質享受要求深入園林創作之中,造成園林建築過多,空間鬱閉擁塞,裝飾繁華過度等缺點,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國傳統山水園林意境的進一步挖掘與升華。
元、明、清時期的建築,一方麵繼承唐、宋以來的建築傳統,另一方麵在建築結構、材料上作了一些新的嚐試,尤其是在建築組群的總體布局、園林建築的空間組織等方麵獲得不少成就。因此,元、明、清時期雖然已進入中國古代社會的晚期,但傳統建築仍處於持續發展階段。
第三節 中國古建築的主要特征
那麼,一氣嗬成的中國古代建築究竟有何特點呢?對此,不少學者已做過分析與概括。梁思成在其《中國建築史》中認為:“建築顯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兩因素:
有屬於實物結構技術上之取法及發展者,有緣於環境思想之趨向者。”其中屬於“結構取法及發展方麵”的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點:
一是以木料為主要構材:凡一座建築物皆因其材料而產生其結構法,更因此結構而產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係建築,多漸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構,故僅於石麵浮雕木質構材之形,以為裝飾,其主要造法則依石料壘砌之法,產生其形製。中國始終保持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故其形式為木造結構之直接表現。二是曆用構架製之結構原則:既以木材為主,此結構原則乃為“梁柱式建築”之“構架製”。此種構架製之特點,在使建築物上部之一切荷載均由構架負擔;承重者為其立柱與其梁枋,不借力於高牆厚壁之壘砌。建築物中所有牆壁,無論其為磚石或為木板,均為“隔斷牆”,非負重之部分。中國建築之所以能在極不同之自然環境下始終適用,實有賴於此構架製之極大伸縮性也。三是以鬥栱為結構之關鍵,並為度量單位:在木構架之橫梁及立柱間過渡處,施橫材方木相互壘疊,前後伸出作“鬥栱”,與屋頂結構有密切關係,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栱承受上部結構之荷載,轉納於下部之立柱上,故為大建築物所必用。後世鬥栱之製日趨標準化,全部建築物之權衡比例遂以橫栱之“材”為度量單位,猶羅馬建築之柱式(Order),以柱徑為度量單位。對於鬥栱之認識,實為研究中國建築者所必具之基礎知識。四是外部輪廓之特異:外部特征明顯,迥異於它係建築,乃造成其自身風格之特素。中國建築之外輪廓予人以優美之印象,且富於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