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的皇後受時代散漫氣氛的影響,不論美醜雅俗,大多都很風流。魏晉時期皇後的故事傳聞自然很多,但有些卻不真實。如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後,盛傳她和曹丕的弟弟曹植生死相戀,說她容貌驚人,就是曹植筆下的洛神。其實,這隻是傳聞而已,並不是曆史的真實。
真實的甄皇後確實是沉魚落雁,傾國傾城,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其形也翩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齒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環姿豔逸,儀靜體閑。”
千百年來,美豔動人的甄皇後何以牽動著世人的心,引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和關注?
甄氏是中山無極人,父親是曾任縣令的甄逸,母親張氏是常山一帶的美人。甄逸夫婦恩恩愛愛,生有三男五女。甄氏最小,生於漢靈帝光和五年(182)十二月。甄逸夫婦很疼愛她,視如明珠珍寶。全家哥哥、姐姐們也很喜愛她。
甄氏很小就聰明靈秀,長得如花似玉。史書上說,她每次睡覺,就仿佛有人拿件玉衣蓋在她的身上——可見其冰肌玉骨、容顏麗珠。相士劉良曾替甄家子女看相,看過她們麵目秀美的姊妹以後,獨指最小的甄氏說道:“此女貴,貴不可言!”
甄氏九歲的時候就喜歡讀書識字,她常常用哥哥們的筆硯,在紙上寫劃。她的哥哥們常常笑話她,對她說:“你是女孩,應該學習女工,終日讀書寫字,難道要作女博士嗎?”甄氏小小年紀,睜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煞有介事地答道:“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甄氏日漸才色雙絕,遠近聞名。
建安初年,甄氏十餘歲。袁紹任大將軍,兼領冀州牧。中山無極正是他的統轄範圍。甄氏才色雙絕的美名傳到袁紹的耳朵裏,袁紹就替自己的二兒子娶了她,她便做了袁熙夫人。
官渡大戰,曹操一舉大破實力雄厚的鄴侯——領冀州牧兼領青州、幽州、並州的袁紹,並領兵圍困了袁紹的都城——鄴城。袁紹大敗後回到鄴城,一病不起,不久即嘔血而死。
袁紹死後,鄴城沒了主帥,三個兒子又都不在,形勢萬分危急,造成這種危局的不是別人,正是袁紹自己。袁紹有三個兒子,長子袁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袁尚長得很俊美,儀容風雅,極得袁紹及其夫人劉氏的喜愛。袁紹本應立長子袁潭繼承大業,卻偏偏鍾愛三子,有意立袁尚,卻又拿不定主意。最後,袁紹折衷,將長子派駐青州,次子派駐幽州,三子留守冀州,觀其才能,然後再定立是誰——實際上讓三子留守都城,意思便很明白。
長子袁潭心中不平,就請求曹操出擊袁尚。曹操官渡大捷以後,便應邀圍攻鄴城。袁尚得訊袁潭使壞,顧不上什麼同胞手足,先領重兵前往青州,與袁潭兵戎相見,大打出手。曹操圍困的鄴城,因守備空虛,老弱病殘加在一起,也不過一萬人,這哪裏敵得過曹操士氣正盛的三萬人馬?
當時,負責守衛鄴城的大將審配與副將蘇由很不和睦,為如何麵對危局把守鄴城還爭吵了起來。蘇由經過反複考慮,暗中致書曹操,願為內應。審配發現了蘇由的陰謀,蘇由便巧妙地逃出了鄴城,投向曹營。
曹操立即召見了蘇由,詳細詢問了城內的情況,還問及袁家有些什麼人留在鄴城。蘇由說:“袁紹的夫人劉氏留在城中;劉氏太寂寞,喜歡二媳婦甄氏,甄氏便沒有隨丈夫而去,也留在城中。”曹操說:“早就耳聞袁紹的幾個兒媳婦都很美,這位甄氏究竟如何?”蘇由回答說:“是幾個媳婦中最美的一個。她長得不僅豔麗,還知書達禮,隻有她能體貼劉夫人,合劉夫人的脾氣,調和內外,府中上下對她都很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