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禍得福

馮氏,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生於長安。祖父馮文通原是北燕國君馮跋的小弟,在馮跋死後繼承帝位,父親馮朗原為北燕的廣平公,因母親王氏被廢,於北魏延和元年(432)與胞弟馮邈逃奔遼西,勸說大哥馮崇一起投奔北魏。馮崇被北魏封為遼西王,馮朗後來做上了秦、雍二州刺史,西郡公。

馮朗在北魏犯了死罪被殺,他的女兒馮氏便隨著姑姑馮昭儀來到北魏後宮,相依為命。姑姑馮昭儀是在北魏延和三年(434)由馮文通主動送給北魏世祖表示停戰言和的,馮昭儀於是承擔了教育她的重擔。馮氏天姿聰穎,勤奮好學,幾年後,她學到了不少知識,說起話來總是溫文爾雅,做起事來總是符合禮儀,加上少女特有的光彩,很快就成了後宮中引人注目的人物。深受太子拓跋浚的鍾愛。北魏興安元年(452),拓跋浚當了皇帝,馮氏被封為貴人,太安二年(456)又被立為皇後,即文明皇後。

馮氏在皇後的寶座上坐了幾年,剛嚐到了當皇後的榮耀顯貴,可是到了北魏和平六年(465)五月癸卯這天,26歲的拓跋濬不幸病死,北魏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舉國沉浸於無限悲痛之中。按照北魏的慣例,國喪三天之後,要把死者生前所用過的衣服器物全部燒毀,文武大臣及中宮都要以嚎啕大哭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掉。當宦官舉著火把,將堆積如山的衣物點燃時,已哭成淚人的馮皇後撲進烈火之中,可見她對文成帝的愛情之深。待周圍的人把她救起時,她已昏迷不醒,被抬回宮中,經禦醫緊急搶救才保住了生命。幾天之後,年僅12歲的太子拓跋弘繼承帝位,是為北魏獻文帝,馮皇後被尊稱為皇太後。

親整朝綱

當時,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因獻文帝年幼可欺,乘機盜用獻文帝詔令,肆無忌憚地誅殺異己,建立個人獨裁政治,先後把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平原王陸麗、司衛監穆多侯全部殺掉。麵對政治危機,年幼的獻文帝一籌莫展,隻好在文明太後麵前哭泣。文明太後開始對乙渾瘋狂殘殺大臣也十分害怕,不敢公開得罪乙渾,隻好將他封為丞相,以此求得自己和獻文帝的人身安全。但是,乙渾隨著自己獨裁地位的逐步穩定,野心越來越大,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實際權力,準備發動政變,奪取帝位。殘酷的現實使文明太後認清了乙渾的真實目的,不鬥爭、不放手一搏就是死路一條。她便丟掉幻想,命令元丕、元賀、牛益得等人率領軍隊,前往乙渾府將乙渾殺掉。文明太後鑒於緊張局勢,宣布臨朝聽政,全權處理一切政務。不久,文明太後感到事務太多,即使自己再生出三頭六臂也無法幹完,於是又把中書令高允、中書侍郎高閭和賈秀三人叫到宮中,協助她處理政務。

一年之後,獻文帝的兒子拓跋宏降臨人間,給當奶奶的文明太後帶來了無比喜悅。文明太後突然宣布還政於獻文帝,不再過問任何政事,專心致誌地撫養拓跋宏。實際上,權力欲極強的文明太後不是真心實意地把大權交給獻文帝,隻不過是由前台暫時退到後台,文明太後怕獻文帝不完全聽她的指揮,便將自己的哥哥馮熙提拔成太傅,隨時監督獻文帝。

虎毒食子

獻文帝剛親政時,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事事均向文明太後稟報,得到文明太後的許可後才去做。文明太後對獻文帝較為滿意和放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獻文帝對她的專權越來越反感,不僅不聽她的話,有時還故意找借口與她鬧別扭。皇興四年(470)十月,獻文帝借故把文明太後的麵首李奕和李奕的哥哥李敷殺掉。這下可捅了螞蜂窩。文明太後聞訊後,就如同一頭被激怒的獅子,大罵獻文帝,揚言不廢掉獻文帝誓不罷休。

獻文帝遭到痛罵之後,心裏很難受。本以為乘自己風華正茂之年,應大幹一番事業,留名於青史,可現在受製於太後,任憑自己有天大本事也施展不開,弄不好還要丟掉腦袋,何苦來呢!對黃老之學、佛經義理很感興趣的獻文帝看破了紅塵,決定把帝位讓出。但獻文帝不甘心拱手讓太後掌握大權,便很動了一番腦筋:決定將帝位讓給叔父拓跋子推,這樣就可以限製太後。

最初,文明太後聽說獻文帝準備讓位,以為是讓給太子,心中暗喜,一個5歲的娃娃總比18歲的小夥子更好控製。但她得知獻文帝是要讓位給拓跋子推,心裏又急又惱,怕獻文帝的想法變成事實。獻文帝於皇興五年(471)八月的一天,把大臣們召集起來討論讓位事宜。結果使他大失所望,大臣們一致反對將帝位讓給拓跋子推,意見是將帝位傳給太子拓跋宏。直到這時,文明太後才放下心來,又可以專權了。同年丙午這天,年僅五歲的拓跋宏登上了皇帝寶座。

一次,文明太後被一場揪人心弦、催人淚下的哭聲攪起了恐懼的波瀾。文明太後對拓跋宏的哭聲聽得多了,對他的哭相看得多了,習以為常。但此次哭聲卻過分淒慘了。身為父親的獻文帝問兒子為什麼要哭,拓跋宏說:“對已故親人的感傷程度太嚴重了。”文明太後心中不禁一怔,突然想到顯祖身上長膿包時,拓跋宏用嘴給他吸膿的往事。文明太後越想越怕:這孩子確實精明過人,小小年紀竟能說出這般話!如此聰明早熟,將來如何駕馭?必製之方能安心。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文明太後便把拓跋宏騙到一間屋子裏,可憐的小皇帝被文明太後脫得隻剩下一件單衣,然後文明太後就狠心地將他鎖在裏麵,三天三夜不給飯吃,企圖磨掉他身上的棱角。殘酷折磨並沒有使拓跋宏向奶奶苦苦求饒,隻是使他變得更加聰明,從此沉默寡語。文明太後還不甘心,又準備廢掉拓跋宏,讓他的弟弟拓跋禧繼承帝位,在元丕、穆泰、李衝等重臣的反複勸阻下,才不得不打消了這一念頭。從這次事件中,拓跋宏學會了保護自己,躲在書齋裏刻苦讀書,手不釋卷。文明太後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對拓跋宏的戒心漸漸消失了。

文明太後為能隨意擺布小皇帝而很高興,可當了太上皇的獻文帝卻不甘寂寞。延興三年(473)十一月,獻文帝南下視察,路過懷州時,薛虎子求見,要求恢複被文明太後罷免的枋頭鎮將的官職,獻文帝當即恢複了他的官職。文明太後雖對此極其惱怒,但她努力克製自己,等待時機。觀望了三年後,文明太後認為良機已到。到承明元年(476)初夏,她列出了獻文帝的重大活動,第一類是:延興二年(472)二月,顯祖戎裝出城,在北郊指揮各位將領反擊柔然進攻;同年十一月,他又騎上戰馬,親自討伐柔然,一直打到漠南,把柔然趕出幾千裏外。次年十月,顯祖一度打算南征劉宋;第二類是:延興四年(474)二月,獻文帝南下視察,次年十月,又在北郊舉行閱兵儀式。文明太後認為反擊柔然、南下視察,對提高國威很有利,可也抬高了獻文帝本人的身價;再說,他常指揮軍隊,不是成心要操縱軍權嗎?一旦讓他操縱了軍權,自己的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三類是:延興二年(472),頒布詔令,讓工商雜伎全部務農,禁止濫殺牲畜,保護農業生產,還嚴格考核官吏,明確指出:對那些克己奉公、廉潔公正的牧守可以長期任用,對那些成績顯著的官員晉升一級,對那些貪婪殘暴、榨取民脂民膏的官員嚴懲不貸。第四類是:延興四年六月,再次命令:處理一切案件都應按法律程序辦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條文為準繩,用刑應當慎重,尤其用重刑更要慎之又慎。文明太後想,這是獻文帝在收買人心,如果任其繼續活動,獻文帝極有可能東山再起。經過這樣的分析,文明太後心中產生了一種被押赴刑場的感覺,她絞盡腦汁,策劃對付獻文帝的計策。最後,文明太後決心鏟除後患,殺掉獻文帝。六月辛未這天,文明太後派心腹害死了獻文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因此,後世的史家隻能對此事作出如下推測:將他毒死;在禁中埋伏壯士,乘他朝拜之機將他暗殺。

獻文帝的死,引起了很多人對馮太後的不滿。蘭台禦史張求見馮太後殺戮無辜,對獻文帝的死因產生了懷疑,便聯絡獻文帝生前的親信,及京城中忠於獻文帝的將士,策劃一場政變,廢掉文明太後,並殺之。他們商議乘天宮寺一年一度的大法會,設下埋伏,乘文明太後進香拜佛之機,將她囚禁,命她歸政於孝文帝。但事情很快敗露了,文明太後派人拘捕了張求諸人,並殺死與此案有牽連的幾千人。為穩定政局,文明太後再次臨朝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