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預防癌症——禦癌於妖魔化之前(2 / 3)

2.1.2戒煙限酒

就癌症的一級預防而言,戒煙是控製癌症發生的最有效措施。有人估計,假如全世界的人都不吸煙,男性癌症患者數量要減少2/5,女性癌症患者數量也會減少1/3。戒煙5年者,肺癌死亡率可下降50%,口腔癌的危險性下降近50%。

戒煙10年者,肺癌死亡率與不吸煙者相同,癌前病變細胞恢複正常,患口腔癌、食管癌、膀胱癌、腎癌及前列腺癌的危險性將明顯減少。

人體對酒精無任何生理需要,它隻是一種成癮性飲品。鑒於酒精對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癌症的發生具有幫凶作用,人們平時還是少飲酒為好。

2.1.3預防相關感染性疾病

注意個人衛生,增強保健意識,預防EB病毒感染,可減少鼻咽癌及伯基特淋巴瘤的發生;預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可減少肝癌的發生;預防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可減少宮頸癌的發生;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杆菌感染,可減少胃癌的發生。

另外,加強環保意識,減少致癌因素對生存環境的汙染,以及做好勞動保護,減少與致癌因素的接觸等,都能起到有效預防癌症的作用。

2.2牆養正氣,遏製癌邪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裏所說的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是指人的抗病能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隻要機體的抗病能力足夠強,即使有致病因素存在也不至於得病。具體到癌症上就是說:隻要機體的抗癌能力足夠強大,即使有致癌因素幹擾也不會患癌。

隨著T業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裏平添了太多的致癌因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被致癌因素所包圍的汪洋大海之中。事實上,因為諸多致癌因素的攻擊,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不時都會有細胞頂不住“唆使”而變為癌細胞。照此說來,理論上應該人人都患癌症才是。然而實際上隻有少數人患癌症,大多數人並不患癌。

為什麼?原來,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機體專門形成了一種叫做免疫監視的功能。所謂免疫監視,就是機體的免疫係統能夠識別並通過細胞免疫機製破壞帶有非自身標記的癌細胞。機體借免疫監視功能,可使新i卅現的癌細胞在尚未形成腫瘤前即被清除。這正是在同樣環境中生活的大多數人們不患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於少數人為什麼會得癌症,就不難理解了。肯定是免疫監視功能m了問題,才使得癌細胞逃脫免疫監控,進而生長和繁殖,發展成為影響人體健康的癌症。

由此看來,隻要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狀態,牢固築起免疫監視這道最後防線,就可以禦癌於妖魔化之前。那麼,生活中怎樣才能維護好自身的免疫功能呢?保健醫學告訴我們,合理營養、適當運動、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和生活規律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良藥”。

2.3阻斷癌變鏈條——治療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

癌前疾病是指有可能轉變為癌症但不一定轉變為癌症的疾病。而癌前病變是抬某些具有癌變潛在可能性的良性病變,如病因繼續存在,久治不愈,一部分可轉變為癌症。常見的癌前疾病和病變有:

(1)黏膜白斑病。常發生在食管、口腔、宮頸和外陰等處黏膜,是一種上皮過度增生和角化的表現,久之可轉變為鱗癌。

(2)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婦女常見的疾病,是宮頸慢性炎症的一種表現。少數病例可經重度不典型增生而轉變為宮頸癌。

(3)乳腺的癌前病變。乳腺不典型增生、乳頭狀瘤病、纖維腺瘤等病變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部分可轉變為惡性病變。

(4)大腸癌前病變。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絨毛狀腺瘤、家族性大腸腺瘤病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於15歲以前者約40%將患大腸癌,起病於35歲以上者也有30%可能癌變。家族性大腸腺瘤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有此病史的子女50%都將發病,而且幾乎都會惡變。因此一旦發現應盡早切除。

(5)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黏膜腺體可有腸上皮化生,後者易發生癌變。有觀察表明10年內其癌變率可達10%。久治不愈的胃潰瘍邊緣的黏膜長時間受到刺激會m現不斷增生,少數可發展成胃癌。另外,胃大部切除術後的殘胃也有一定的癌變傾向。

(6)皮膚慢性潰瘍。經久不愈的皮膚慢性潰瘍和瘺管,特別是小腿的慢性潰瘍,由於長期的慢性刺激,表皮鱗狀上皮增生,有的可發生癌變。

(7)其他。食管黏膜上皮增生、胃息肉、膀胱黏膜上皮增生及化生、鼻咽部柱狀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所致的結節性肝硬化、發生在易受摩擦和易受刺激部位的黑痣、膽囊炎伴有的膽囊上皮不典型增生、華支睾吸蟲所致的小膽管上皮增生伴異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陰莖乳頭狀瘤等都可視為癌前病變。

針對上述疾病和病變及時給予適當的治療,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措施。應當指出,上述疾病和病變並非癌性病變,但如果長朔不予治療有可能轉變為癌。另外,癌前疾病和病變並不一定都轉變為癌。這一方麵說明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癌前疾病和病變,對癌症的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麵也告訴我們,發現癌前疾病和病變也不必驚慌失措。

2.4實施“三早”——將癌症消滅在搖籃裏

癌症的一級預防屬於病因學預防,目的是去除致癌和促癌因素,使人不得癌症。這無疑是控製癌症最根本的措施。從現在掌握的理論講,如果一級預防做得好,可減少大約50%的癌症患者。然而,理論和現實總會有所差異,起碼在我國這種理論還沒有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