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胸部腫瘤(2 / 3)

大細胞癌占肺癌的10%-15%,好發於中老年人,多為周圍型,侵襲力強。

小細胞肺癌個頭小,也叫“燕麥細胞癌”,勢力範圍也不大,不太常見,但卻不是省油的燈,幹起壞事來比他的哥哥非小細胞肺癌有過之而無不及。常長在大的呼吸道(主支氣管或分支氣管)裏,並發展迅速,很快就長得很大。小細胞裏有神經分泌細胞顆粒球(內含能分泌激素的囊泡),因此和內分泌一副癌綜合征有關。這類肺癌惡性程度高,生長快,而且較早地m現淋巴和血行廣泛轉移,雖然起初會對化療比較敏感,但最終預後不佳,在各型肺癌中預後最差。

肺癌家族成員也常聯合幹壞事,杓成混合型肺癌,最常見的形式是腺鱗癌。

【患者的痛苦】

肺癌在早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症狀,僅為一般呼吸係統疾病所共有的症狀,如咳嗽、咯血、低熱、胸痛、氣悶等,很容易被忽略。

(1)咳嗽。肺癌因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通常會產生呼吸道刺激症狀而發生刺激性咳嗽,這是肺癌最常見的首發症狀,約占55%。可表現為輕度幹咳或嚴重咳嗽。在有慢性長期咳嗽的患者中會出現咳嗽性質改變,或變頻或m現夜間咳嗽。

(2)咯血。它也是肺癌的重要症狀,以咯血為首發症狀就診者大約為30%,咯血發生率低於咳嗽,但臨床意義比咳嗽重要。劇烈的幹咳造成腫瘤表麵毛細血管破裂,或者腫瘤表麵的糜爛或炎症導致壞死,毛細血管破損時會有少量出血,往往與痰混合在一起,出現痰中帶血絲或血痰,呈間歇或持續出現。

(3)低熱。腫瘤堵住支氣管後往往有阻塞性肺炎存在,程度不一,輕者僅有低熱,重者則有高熱,用藥後可暫時好轉,但很快又會複發,反反複複,最容易使患者掉以輕心,甚至因麻痹而漏診。

(4)胸部脹痛。肺癌早期胸痛較輕,主要表現為悶痛、隱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係也不確定。如脹痛持續發生則說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5)喘鳴或呼吸困難。由於肺內小腫物妨礙了支氣管的運動,或者m現輕微的支氣管狹窄,咳嗽時會有喘鳴和輕度呼吸困難。

【診斷方法】

肺癌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大災星,並且善於隱形,尤其是早期肺癌缺乏特異性症狀,或者幹脆不露聲色、無聲無息。要診斷肺癌,除了特殊人群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提高對早期肺癌的警惕外,還必須借助現代“照妖鏡”才能得以實現。

(1)痰液細胞學檢查。連續收集3天清晨第一口痰進行細胞學檢查具有診斷價值,可由其中發現癌細胞。

(2)胸部X光。通常腫瘤大於1厘米便可在X光片上顯現。

(3)CT。可確定腫瘤的部位、大小,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淋巴結有無腫大及是否轉移,是肺癌診斷與分期的重要依據。

(4)支氣管鏡。不僅可以直視病變,而且還可以取標本做病理檢查,在肺癌的診斷方麵非常重要。

(5)B超或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診斷準確率高達96%,(6)生化指標檢查。腫瘤標記物是腫瘤細胞分泌的一些特有的物質,腫瘤標記物檢測有一定的輔助診斷意義。

【治療措施】

發現肺癌後要進一步對其進行定性、定位、定分期,然後依據病理類型、分期、患者身體狀況和重要髒器的功能,有計劃地采用現有的多種治療手段進行綜合治療,以達到延長生命、減輕痛苦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外科治療、放療、化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中醫藥治療等。

(1)外科治療。在診斷肺癌以後,現在的原則是中期偏早和早期的患者要做手術,中期偏晚和晚期的患者要綜合治療。綜合治療指的是有一部分要做一些輔助治療,比如化療、放療之後再做手術。外科治療主張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早期肺癌的外科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2)放療。不適宜手術治療或者患者拒絕手術治療的各期肺癌應該考慮放療。小細胞肺癌在化療基礎上對原發灶和淋巴引流區的放療可增加局部控製率,延長緩解期。對腦預防性照射可降低腦轉移率。中晚期肺癌是主要的放療適應證,估計手術切除有困難,特別是CT顯示累及大血管等重要組織器官時,可術前放療;手術後有殘留或區域淋巴結有轉移時,應做術後放療。對有些病例通過放療可以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3)化療。化療在肺癌的治療中日益受到重視,對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化療應區別對待。化療是治療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方法,具體方案主要有單藥化療、聯合化療和交替化療等。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遠不如小細胞肺癌,具體方案主要有單藥化療、聯合化療、放療中的輔助化療。

(4)中藥治療。中醫有輔助治療肺癌的功效。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同時遵循整體調節的原則。中醫在減輕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加機體對放療、化療的耐受性,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方麵有一定優勢。

(5)靶向治療。目前常月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有易瑞沙和特羅凱,主要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敏感突變的肺癌患者,具有延長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作用。

【預防要素】

吸煙是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戒煙是降低肺癌發病率的有效途徑,從歐美等國看,控煙能減少50%以上肺癌患者死亡。肺癌的發生與環境汙染有密切關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環境汙染,對預防肺癌無疑是有幫助的。

肺癌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三早”也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由於早期肺癌沒有特別的表現,部分直徑1厘米以下、位於肺周邊的肺癌常常沒有症狀,為肺癌的早期診斷帶來困難。但通過有針對性的體檢或提高對肺癌早期症狀的警惕性,可以使肺癌得到早期發現,從而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低劑量螺旋CT的篩查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目前大範圍的肺癌普查仍有困難,但是對以下特定高危人群定期做體檢,還是可以做到早診早治的。

(l)長期大量吸煙者(每天20支、連續20年者)或被動吸煙的人群,特別是年齡大於40歲以上者。

(2)有10年以上的慢性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結核患者等,患肺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

(3)從事一些特殊行業、接觸有害物質的人群,因長期接觸致癌物如煤煙或油煙、放射線、石棉等也容易得肺癌。

(4)有肺癌或其他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6.2噎食病——食管癌

太行北麓有座城,那是美麗的林州城,那裏有群英雄的人,他們是勤勞的林州人。然而,在這美麗的地方,卻一度被“三不通”困擾: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所謂的食管不通指的就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食管癌。英雄的林州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人間奇跡,開鑿了舉世聞名的人T天河紅旗渠,水通了,架橋修路,走向了山外的世界,路也通了,但是和食管癌的鬥爭還未取得最後的勝利。

食管俗稱食道,顧名思義就是食物經口人胃的通道。食管癌是發生於食管最內層(黏膜層)的惡性腫瘤,隨著腫瘤長大會造成食管腔的狹窄或阻塞,導致進食不順暢,逐漸發展為口水、唾液也難以T咽。在向管腔內生長的同時癌細胞還會向外生長侵犯鄰近組織,並向鎖骨上窩及頸部淋巴結、肝、肺、胸膜及骨等處轉移,危及患者生命。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河南省林州市為高發區之一,多發生在3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50-69歲人群最多見,男多於女,男女之比約為2:1。經過不懈努力,目前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要徹底征服食管癌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