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9·11”恐怖襲擊事件——世界麵臨恐怖主義威脅(2 / 2)

上午9時02分54秒,175次航班以大約每小時590英裏的速度撞入世界貿易中心南樓78至84層處,引起巨大爆炸。這座雙子高塔被瘋狂的飛機削成四截,成千的人一瞬間喪生。大樓內一片恐慌,被困在高層的人驚慌之餘無法可想,居然有人從八九十層跳樓以求逃生。

9時37分,77次航班撞入五角大樓西翼並且引起大火,造成五角大廈西翼百餘人喪命。

10時03分,93次班機在賓西法尼亞州尚克斯維爾東南部墜毀。後來認定這架飛機的目標是美國國會大廈或者是白宮,但由於機上乘客的英勇搏鬥,目標未能達成。

這次襲擊對美國的打擊是災難性的。“9·11”恐怖襲擊是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本土最大的襲擊事件。

四架被劫飛機上的人員,包括劫機者在內,無一幸免於難。

紐約地標性建築世貿中心雙塔,兩幢110層摩天大樓遭襲後相繼倒塌。世貿中心附近5幢建築物也被波及而有不同程度坍塌。五角大樓遭到局部破壞,部分坍塌。

據官方統計,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難(不包括19名劫機者),其中2974人被官方證實死亡,另外還有24人下落不明。罹難人員名單中包括四架飛機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貿中心2603人,五角大樓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員在此事件中殉職。

其中就包括中國公民鄭於光、楊樹蔭夫婦。這對剛剛在美國看望過女兒的老人興致勃勃準備乘機返鄉,卻成為劫機者的犧牲品客死異鄉。

“9·11”事件後,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國給予極大的同情,有美國人在的地方人們都會向他報以同情和勉勵的目光。“事件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一些傳統上采取與美國不太友好政策的國家領導人,如利比亞領袖卡紮菲、巴勒斯坦法塔赫領導人阿拉法特、伊朗總統哈塔米、古巴人民黨時任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都公開譴責事件並對美國人民表示同情。”

事件發生不到一天,美國政府就將主謀劃定在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身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9月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目前隱藏在阿富汗的沙特流亡大亨本·拉登被鎖定為製造“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頭號嫌疑犯。

影響和評價

“9·11”在恐怖襲擊以前,是美國的報警電話號碼。恐怖分子有目的地選擇這一天,其實是對美國的一種譏諷。這次精心策劃的襲擊事件,讓本·拉登這位恐怖大亨一下走進全世界所有人的視線。“反恐”成為世界戰爭中一項特定的新的戰爭類型。“恐怖組織”這一怪異的政治軍事力量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關注,世界格局產生微妙變化。

“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國家安全在世界各國都變得越來越受重視。麵對各種恐怖組織,如何保證國家穩定和平與發展,成為國家軍隊的主要任務。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後發動的一係列戰爭都與“反恐”有關。世界各國間也就反恐開展越來越多的軍事合作。

“9·11”事件後,美國經濟曾一度停滯,人們的投資和消費信心下滑,美元貶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戰略物資價格上漲,經濟蕭條從美國波及歐亞乃至全世界。

但是,曆經劫難也增強了美國人民的國家凝聚力,就像布什總統當晚在白宮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說的那樣,“麵對飛機撞毀、熊熊大火、樓房倒塌等圖片,我們無法相信眼前的慘狀,感到無比的悲哀和憤怒”,“恐怖主義分子的襲擊可以震撼我們的建築,但他們無法動搖我們牢固的國家基礎。這些行徑可以粉碎鋼鐵,但它們無法挫傷美國人民捍衛國家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