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怎麼能判定一枚隕石來自哪個星球?這個問題涉及很多學問,總之沒有必要懷疑這個結論的準確性。科學家可以判定嬰兒來自哪個父親,就能判定隕石來自哪個星球。
這顆隕石引起了科學家們普遍的討論。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在隕石內部發現了碳酸鹽小球、多環芳香烴(PAHs)和微磁鐵礦晶體,這些都與生命存在密切關係。有人由此推論火星至少在13~36億年前很可能有生命形態存在。
最重要的是其中的碳酸鹽小球,這些碳酸鹽呈扁圓形結晶,直徑為20毫米~50毫米。碳酸鹽是遇水才會結晶的無機物,因此,科學家認為,火星水當年曾滲透這塊火星岩石縫隙中。
這是一個非常間接的證據,有人提出疑義認為這些結晶不是在火星時形成,也有人疑義是不是真的要在有水的狀態下才能形成結晶。最有力的懷疑是碳酸鹽小球形成時的溫度,很多科學家證明這些小球形成時火星地表溫度在七百攝氏度左右,水分不可能處於流體狀態,生物也不能存活。
由於沒有其他可靠證據,這個說法讓堅持火星上有生命的科學家啞口無言。直到最近,研究者才證明這些小球形成時,火星溫度應該在0~80攝氏度,完全符合生命產生、存在的條件。
但是沒有一個直接有力的證據證明火星上真的有水存在,就拿幾塊石頭來說事似乎也很站不住腳。科學家越來越需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火星上究竟是不是有水。科技日漸成熟給火星探測帶來了便利,因此,近年來人們陸續發射多個探測器登陸火星來尋找新的證據。
2003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一對雙胞胎探測器“勇氣號”和“機遇號”送上火星。這對兄弟勤勤懇懇工作,但卻沒給火星是否有水的問題帶來實質性的進展,不過它們的觀測引起人們對火星更大的興趣。
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8月4日5點26分,“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搭乘“三角洲二號”運載火箭從美國佛羅裏達州空軍基地發射升空,2008年5月25日成功登陸火星。2008年7月31日,美國宇航局的“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鑒別出有水蒸氣產生,並把衛星圖像發回地球控製中心,從而完全確認火星上有水存在。火星是否存在水的疑問,被一幅照片解決。
影響和評價
人類在這個宇宙中是否唯一?生命在浩瀚星群中還有沒有第二棲息地?這一直是人類想知道的問題。對火星的探索是人類對地外生命研究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由於科技的局限,人類無法直接前往火星證明,而且長久以來,人類甚至無法從一幅照片的直接證據來證明。
水是生命之源,火星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間接證據。火星上有水存在這個事實的確定,為人類尋找地外生命平添了幾分信心。找到合適的行星,證明水的存在,接下來科學家將會直接把問題指向地外生命的存在。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已經就此展開計劃。
2008年,當“鳳凰號”將衛星圖像傳送回地球的那一刻,世界上所有的電視台都在一遍遍播放那個畫麵,億萬人為此激動。也許,在這個宇宙中地球真的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