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是花花公子,她若是當真了,那就輸了,其下場不見得比穀瑞玉好多少,她不是趙四那樣的女人可以忍氣吞聲地在大帥府過活,自小除了姑姑瑾妃,連她丈夫也拿她沒辦法。盧筱嘉亦然,還是個沒有作為的軍二代,最後不是敗光了家產就是分道揚鑣。
讓少帥知道她是玩假的,她是給自己找了個完美台階,讓他恨恨不能相忘於她。
唐怡瑩後來和溥傑離婚,是因為日本軍方對溥傑施加壓力。溥儀不能生育,日軍瞄準了有朝一日可能繼承衣缽的溥傑。出乎意料的是,溥傑搬出早與他劃清界限的妻子唐怡瑩,他大約是被她“欺負”怕了,第一次聽從母親安排娶了唐,這下日本人又要他娶個日本女人,又不知是怎麼個“劫”了。
原本這夫妻倆就在鬧離婚,唐怡瑩要溥傑賠償“青春損失費”,要價太高,這件事就一直擱淺。這次日本憲兵直接找上唐怡瑩在北京的家人,彼時她正在上海尋歡作樂,兩個弟弟被一陣子嚇,隻得代替姐姐簽字畫押承認離婚,還找來當地警察作證人。這場離婚官司就這麼收場了,分手費自然是一分沒撈到。
與少帥的聯係也因溥儀投靠日本人而關係急轉直下,張學良派人往溥儀所居的張園送了一筐水果,溥儀的隨侍祁繼忠按例檢視,發現其中竟藏了兩枚炸彈。
西安事變後,少帥與外界的聯係切斷。
1937年4月,溥傑與日本貴族女子嵯峨浩結婚,這次婚姻權當是一種償還,溥傑沒有想到的是這段政治聯姻,卻讓他找到了一個相親相愛的女子。大概前妻唐怡瑩讓他深受重傷,他對溫柔體貼的嵯峨浩很滿意。溥儀曾打算給禦弟張羅個滿族女子,迫於日本人壓力未果,他因為擔心自己的帝位,對嵯峨浩態度比較惡劣。
青春漸漸用盡,年華易逝。她靠變賣醇親王府的家當過了段逍遙日子,但總歸不能長久。
找個人嫁了,也算托付終身。在與溥傑婚姻中掙紮多年,又在社交場上看盡各種潮起潮落,感情來去匆匆。前夫溥傑已經幸福地開始了新生活,情人少帥有兩個女人陪他囚禁,男人真是耐不了寂寞的,女人拚了命地都想找個男人做靠山。
性格獨立又有才藝的唐怡瑩,大抵是過不慣相夫教子的日子,也或者她就是沒遇見一個可以讓她心甘情願做個溫柔小女人的男人。
1947年,她在中國畫苑舉辦個展。1949年春,她去了香港。她以工筆畫見長,畫宮廷人物、場景、生活,得心應手,她的詩、書、畫堪稱三絕。亂世中,無論男女都想找個人托付,所謂托付,說穿了,無非是大難時有個人一起手拉手地逃難。
在香港時,她偶遇香港大學中文係前主任林仰山教授,並受邀任教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校。女史堪稱詩書畫三絕,並曾在台、港兩地舉辦畫畫個展及聯展,其作品曾受邀參加《晚清王族旅台名賢詩書畫展》。相比淑妃文秀離婚後,坐吃山空,潦倒殘生,她將“聰明透了”凝聚在書畫上,有性格的女子,終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關於她之後的生活資料幾乎沒有,畫作偶爾能在市麵上流傳,她的故事嵌入在她的畫裏,最狂亂顛沛的那幾年,她看到了最美的風景。
日本戰敗後,溥儀、溥傑成為俘虜,嵯峨浩回到日本,撫養她和溥傑的兩個女兒。溥傑出獄後,他妻子從日本輾轉到中國和他團聚,她寫有自傳《流浪的王妃》。幾年前,我在市麵上見過書改編而成的日劇,劇照很漂亮,常盤貴子演嵯峨浩,竹野內豐演溥傑。
1987年嵯峨浩去世,據說有人將在香港的唐怡瑩與溥傑再次連線上,大約是想介紹兩人複婚,溥傑不同意。那時,他們都已是年過80歲的老人了。
雖然無從得知40年歲月中,唐怡瑩可有再尋良人棲息,晚年是否有人照顧。她比蔣士雲要有料可爆得多,卻緘默始終。
20世紀90年代,張學良在11位情人中點了她的名,可見刻骨銘心,他說她在香港,言下之意少帥已是90高齡的人了,仍然關注這個“混蛋透了”的女子?用情至深別期待回報,她用她的“壞”讓這隻東北虎惦記一生。
如果,晚年時的唐怡瑩看到少帥在秘史大爆她的隱私,她會作何感想?
女人的壞,助長了男人的心心念念。
少帥口中的最愛,卻不如她這般鮮活、明媚和豁達。
性格中極具毀滅性的唐怡瑩,做不得最愛,最恨也成。
愛容易變質,尤其不純粹,倒是恨更純淨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