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一般是長方形的,麵積很大,一張炕上可以並排睡好幾個人。炕麵用能夠導熱的磚頭壘成,內部留出好幾條平行的通道,炕內部空洞的部分是燒火的地方。更普遍的做法,則是將炕與外間的灶連通,燒火做飯的時候,熱氣就能進入炕裏麵,通過炕內部的通道,使整個炕麵都熱起來。灶上的火既煮熟了飯,又燒熱了炕,一舉兩得。每天做飯的灶火,就可以使炕保持一整天都溫暖,因此北方人習慣於一進屋就上炕,很多生活起居都在溫暖的炕上完成。

炕比較靠近灶的部位叫做“炕頭”,離灶比較遠的部位則是“炕尾”。炕頭相對炕尾更熱一點,而且熱度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因此每家每戶都安排體弱的老人、孩子睡在炕頭,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睡在炕尾。在一些地方,西邊的炕是用來供奉祖先的,不能供客人使用。

還有,一家的長輩要睡南炕,晚輩則睡在北炕上。

有的人家會在炕麵以上繞炕周圍一米左右高、數米長的牆麵上畫彩繪,這樣做既能保護牆麵,又能起到裝飾作用,這種彩繪叫炕圍畫。我國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就以富有特色的炕圍畫聞名。炕圍畫的題材很多樣,有富貴牡丹、孔雀開屏等花鳥圖案,也有桃園結義、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故事題材……

北方還有一種和火炕原理相似的取暖方法,叫做地火龍或者地炕。地火龍是用導熱磚在地下砌成一條條通道,燒火的時候讓熱氣從這些通道裏經過,整個地麵就都是熱的了。還有一種火牆,也是同樣的道理,隻不過是把通道砌在牆裏,讓熱氣從牆上通過,整個牆熱起來,房間就暖和了。

夏天不需要火炕,卻又要燒火做飯怎麼辦?這很簡單,在別處另起一個灶燒飯就好了。

有人說“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其實是一個馬紮,這是怎麼回事?65馬紮在古代被稱作胡床,由於攜帶方便,它很適合於經常遷徙的遊牧民族的需要,因此最先在北方地區興起。西漢以後胡床傳入中原地區,同樣由於方便攜帶而大受歡迎。特別是在出行或者戰爭中,有了胡床,隨時隨地都能夠坐下休息,這為在路上的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胡床傳入中原之後,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最初中原人都習慣於席地而坐,即使有了榻,人們也不改舊習,更願意按照席地而坐的方式,脫了鞋子,把腿和腳都放在榻上,而有了胡床之後,人們漸漸開始把小腿垂下來坐著,腳踩在地上,就像現在的坐姿一樣。這種改變看似微小,卻帶來了一係列的變革。例如,我們坐得高了,桌子也需要隨之變高,其他家具的樣式也相應地需要調整。而有了桌椅,中國人也由一人、一席、一案的分餐製,演變成了所有人圍桌而坐,一同吃飯的習俗。說起外來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胡床隻是其中一個極其普通的例子。

關於李白的這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疑問是這樣產生的:古代沒有玻璃,為了防寒,窗戶上會糊上一層紙或者布,李白當時如果真在房間裏的床上,他一抬頭,隻能看到窗戶上糊的東西,根本看不到月亮,怎麼能說是“舉頭望明月”呢?如果把床解釋成胡床,就完全沒有問題了,這樣的話,李白當時就是拿著一個馬紮坐在院子裏,看到了地上的月光,於是吟了這樣一首著名的詩歌。

66太師椅中的“太師”指的是誰?

太師椅產生於宋朝。不同版本的故事中,這個“太師”大多指的是禍國殃民、害死了嶽飛的大奸臣秦檜。

據一個叫張端義的宋朝人說,太師秦檜有一天在家裏舉行宴會,他被阿諛奉承的人環繞著,坐在一張帶有靠背的交椅上看戲。

總之太師的興致非常高,正巧有人講了個笑話,他樂不可支,一仰頭,帽子就掉在地上了。就這樣一件小事,卻被一個叫吳淵的有心人看到了,那人覺得這是一個奉承太師的好機會,回家之後就挖空心思設計了一種名叫托首的東西,趕緊送去孝敬太師。顧名思義,托首就是用來托腦袋的,把它安在椅背上麵,增加了椅背的高度,使坐在椅子上的人一仰頭,腦袋正好靠在托首上。

太師椅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交椅的樣式,直到明清時期,才變成了現在四足椅的樣子,顯得更加莊重,使用的場合也越來越正式。

67屏風能夠擋住別人的視線,可你知道嗎,有的屏風正是為了引人注意才擺在那裏的?

屏風這種家具,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最初的作用是遮風。古人蓋房子的水平有限,房間的門窗不能像現在這樣嚴絲合縫,時常發生透風的現象,因此屏風這種家具很早就被設計出來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齊國的宰相孟嚐君每天都想著如何治國安民,還喜歡和他的謀士們討論治國良策,為了防止突發的靈感被遺忘,孟嚐君特地安排一個人待在屏風後麵,這個人不言不語,唯一的任務就是記錄孟嚐君與門客的對話,以便日後參考。可見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屏風了。

屏風不但可以遮風,還能夠遮擋視線,漂亮的屏風本身又是不錯的裝飾品,這麼多優點,使得屏風在中國古代一直很流行,也發展出了不同的樣式。有繪著圖畫的“畫屏”,有可以折疊的“折屏”,有專門放在床上遮風兼裝飾用的“炕屏”……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屏風,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像其他屏風是為了遮擋視線,而是為了吸引人們的視線,這種屏風叫做“座屏”,在更早的古代,大概是周朝和漢朝,它被叫做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