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戰爭導火索(1 / 2)

後來,張慧瑞與陳宏再次談起劉威任免之事時。張慧瑞告訴陳宏,關於劉威等人的任免隻是計劃中邁出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將全息投影小組從各部隊撤下來。這樣各個部隊就不會再出來鬧鬼的事情了,軍心渙散的煩擾自然就會平息下來。而且,目的就是要給部隊傳達這樣的一個信號,在人事任免之前鬼魄襲人的事情接連不斷。而對劉威等人任免之後,他們一離開軍營那些鬼魄就立即銷聲匿跡了。所以,人們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無言的共識,這件事根本就不是偶然事件那麼簡單,鬼魄至少與劉威等人保持有密切的聯係,更可能完全就是與劉威他們一夥的,並且受其控製的。現在,他們的陰謀和這個擾亂軍心的團夥已經被我們識穿並一舉鏟除。隻有這樣,與其有交情的人才會看清他們的真實麵目,而徹底拋棄對他們的同情,並且死心踏地的與我們站在一起……陳宏置疑道:“我們這樣栽贓陷害劉威他們也太不仁不義了吧?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這些事情本來就不是他們做的。如果有人稍有置疑進行查訪,謊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嗎?如果他們知道了真實情況,他們會怎麼想?更何況,不論怎麼說他們也是數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與我們並肩戰鬥在一個戰壕裏出生入死的戰友。在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這群令他深信不疑的人,不但將他們棄之若履的推向了火堆,難道還忍心在他們的背後亂捅刀子?”

張慧瑞沉思著答道:“陳副司令,你作為一名軍事觀察員和副總指揮應當事事以大局為重,在軍心思變的關鍵時刻怎麼還能夠這樣感情用事?你要知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作為一名指揮員不能夠因小失大是基本的素質。何況,劉威他們自己也有錯誤,我們並不是沒有給他機會,隻是他們的好奇心太強,自己沒有好好把握住機會罷了。上天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自己選擇出現了失誤就必然要為此付出代價。”

陳宏仍想據理力爭:“可是,我們給他的選擇並不完整……”

卻被張司令無情的打斷“不要說了,陳副司令。我們不可能也沒有機會等待他們都成長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包括你和我這就是宿命。對於劉威他們自己來說,我們認為是壞事的事情,也許對他們自己來說還並不算糟糕。你不要將自己的個人感受想當然的理解為別人的體會,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餘力為這些事情而糾纏不清。不論對或錯,我們要做的隻是為了國家和部隊的未來和發展負責,這才是我們應殫精竭慮該做的本職工作。如果隻是顧忌情感,你就會發現自己沉浸在感情的泥澤中寸步難行、無法抉擇。不要被摻雜其中的情感衝昏了你的頭腦,甚至影響到你每個關係著千萬軍人前途命運的決策。”

張慧瑞司令聲色俱厲的訓導使陳宏隻能將自已的觀點拋置一邊,做為決策者,自己的作用隻是副手和補充,隻有權利優先提供意見供其參考取舍。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對於鬼魂一事,劉威已問過自己數次,現實卻一再逼迫自己要隱瞞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如果我告訴他這一切,也許他就可以放寬心而不會因此而揪心奔波、忙中出錯。也許我再據理力爭,可能事情便會產生轉機,甚至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可能,也許真的有更多的可能……”陳宏每天都在接受著自己內心的煎熬與拷問。

後來,通過秘書程智多方打聽,陳宏才知道劉威等人離開軍營後,由於莫名其妙的罷免而頗有微詞。帝國的軍探打聽到這些訊息後,便處處使其遭受更為嚴重的不公,麵對強大的生活壓力劉威變的更加沉淪,但最終還是引發了抗爭和磨擦。在一次被圍毆事件發生後,致使其傷勢嚴重最後鬱鬱而終。陳宏不禁愧疚之心更盛,自己常常詰問自己,如果每個決策都是為了國家和部隊負責,但結果都真的就是積極有利的嗎?答案恐怕隻有鬼才知道了!

在陳宏陷入自責內疚的同時,風國和木國交界不斷趨於緊張。從前作為盟軍,交界處的守衛還可以挽著胳膊,喝著交換而來的異國酒水閑聊敘舊。如今這些身不由已的軍人卻把交界線變成了一道死亡線,在這條隔離帶上,隻有驚動的飛鳥和奔走的野獸才能打破交界線上的寂靜安謐,同時吸引來無數個黑洞洞的槍口和警惕的眼神。

風國與帝國各國的交往逐漸冷淡,這並沒有引起所有國家的足夠重視,所以帝國看起來與以往並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各國在各個領域內的往來依然異常繁忙,尤其是經濟往來更是如火如荼。各國非常有默契的將軍事趨於緊張的情勢對國內隱瞞了下來,異常謹慎的保持著這份軍事冷靜,防止由於一些無意激化的行為,觸碰到對方最敏感的神經從而引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