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種子的吸附性,在種子忙藏保管期間,應注意經常檢查,特別要注意種子含水量的變化,如發現不利於種子安全貯藏的現象,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種子安全貯藏。
2.種子的吸濕性
種子對水汽的吸附及解吸性能叫做種子吸濕性。種子的吸濕性除與種子化學成分和結構有關外,還與種子的形狀、表麵粗糖程度、光滑程度、蠟質、角質層的有無、空氣濕度的大小都有密切的關係。
由於種子具有吸濕性,所以種子遇到潮濕空氣就會吸濕,使種子返潮,增加水分。這對種子安全貯藏不利,我們要設法防止。利用這種性能,可以在幹燥天氣通風、攤晾和曬種,以降低水分。由於種子具有吸濕平衡的特點,幹種子和濕種子必須分開貯藏,並采用不同的保管方法。
在種子經營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夏季收購的小麥到秋季銷售時會在數量上升溢(“脹倉”),而秋季收購的秋作物良種(如玉米、花生等),到春季銷售時會出現數量上減少(“脫秤”)現象,這都是由於種子的吸附和解吸所造成的。
3.種子平衡水分
種子平衡水分,就是在一定相對濕度與溫度下,種子吸附和解吸速度相等時的種子含水量,即進入種子內部和逸出種子的水汽分子相等時,種子所含水分就暫時不變,這時的含水量就叫做當時溫、濕度下的種子平衡水分。
種子平衡水分主要取決於空氣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在溫度不變時,空氣相對濕度愈大,種子平衡水分愈大;相對濕度相同,溫度愈高,平衡水分愈低。
平衡水分和種子成分有密切關係,含油多的種子平衡水分就低。大豆與小麥相比,大豆比小麥平衡水分低,其原因是脂肪不親水,和澱粉、蛋白質相比,脂肪幾乎不吸水。
種子平衡水分與空氣濕度也有密切關係。空氣中含水汽的情況叫做空氣濕度。濕度用相對濕度和絕對濕度兩種方法表示。
絕對濕度是表示當時空氣中實際含有的水汽量,如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7.85克水汽,空氣的絕對濕度就是7.85克7立方米。
但是,1立方米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是有限度的。例如在20度時,1立方米空氣中最多隻能容納17.12克水汽,這個所能容納的最大量就叫做空氣的飽和水汽量。空氣的飽和水汽量會因溫度變化而變化,空氣溫度升高,飽和水汽量增加;溫度降低,飽和水汽量減少。相對濕度是說明空氣中水汽的實際含量(即絕對濕度)是當時溫度下空氣飽和水汽量的百分之幾。
比較潮濕的熱空氣遇到冷東西,常常在冷東西上形成小水珠,這叫做結露。使空氣濕度剛好達到100%,開始出現結露時的溫度,叫做露點。空氣濕度愈大,露點和當時的溫度愈接近,愈容易引起結露。因此在倉庫內濕度大,或種子表層水分較大時,應注意通風降溫,特別要防止結露。
第二節種子進倉
種子進倉是種子貯藏的開始。為了保證種子在貯藏期內有較高的發芽率,不受意外損耗,必須對貯藏條件作全麵的考慮,充分做好種子人倉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人庫前準備工作一般分為種子幹燥、清選分級、倉庫環境的清潔和滅蟲、倉庫滅鼠四個部分。
一、種子的幹燥
經過充分幹燥的種子,其生理代謝作用進行得非常緩慢,微生物與害蟲的繁殖蔓延和危害受到抑製;促進了種子成熟,提高了種子肥藏的穩定性,使種子能較長時間保持優良的播種品質。因此,種子幹燥是種子安全貯藏的一項關鍵措施,也是種子貯藏工作中的一個基本環節。
(一)種子幹燥的基本原理
種子是活的有機體,又是一種膠體,在不同條件下,具有吸濕和解吸的特性。當空氣中的水蒸汽壓超過種子所含水分的蒸汽壓時,種子就開始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直到種子水分的蒸汽壓與空氣相對濕度所產生的蒸汽壓達到平衡時,種子水分才不再增加,這時種子所含的水分,稱為種子在該空氣條件下的平衡水分。反之,當空氣相對濕度低於種子平衡水分時,種子就向空氣中釋放水分,直到種子水分與該條件下的空氣相對瘂度達到新的平衡時,種子水分才不苒降低。就是說,曬種時,鋃若種子水分與當時空氣相對濕度所產生的蒸汽壓相等時,則種子水分處在穩定不變狀態,這時不能起到幹燥作用,隻有在種子水分高於當時的平衡值時,才能起到幹燥作用,並且種子蒸汽壓高於當時空氣蒸汽壓越多,種子幹燥越快。通常把種子攤晾在通風處,就是利用自然空氣狀態改變二者蒸汽壓的道理來降低種子水分的。利用機械通風幹燥種子,則是人為的局部改變空氣蒸汽壓,促使種子釋放水分達到幹燥的目的。
(二)影響種子幹燥的內在因素
1.種子的生理狀態
新收獲的種子含水量比較高,大部分種子尚處在後熟階段,因此其生理代謝作用比較旺盛,本身呼吸作用釋放的熱量較大。對這類種子要逐步幹燥,如果幹燥過急,采用高溫快速一次幹燥,反而會破壞種子內部毛細管結構,引起表麵硬化,內部水分不能順利蒸發。甚至還會出現體積膨脹或胚乳變軟,而導致種子生活力的喪失。種子的化學成分
種子按化學成分大體上可分為澱粉類、蛋白質類和油料類種子。由於種子組成的化學成分不同,組織結構差異很大,幹燥時應區別對待。
澱粉類種子(粉質種子)如粉質小麥、馬牙型玉米等胚乳由澱粉組成,組織疏鬆,內部毛細管粗大,傳濕力強,蒸發水分快,幹燥效果明顯。
蛋白質類種子這類種子含蛋白質多,如大豆種子,子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組織結構致密,毛細管較細,傳濕力較弱。但這類種子的種皮組織疏鬆,毛細管較粗,易失水,如果幹燥過快,會因子葉內水分蒸發慢,種皮內水分蒸發快,致使外緊內鬆,外幹裏濕,造成種皮破裂,而不利於安全配藏。同時,若幹燥溫度超過55度,蛋白質就會變性而凝固,喪失種子生活力。因此,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習慣於大豆帶莢幹燥,然後再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