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矛盾問題。有些什麼矛盾?一類是敵我矛盾,一類是人民內部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又有兩類,有一種矛盾,對資產階級的矛盾,實質上是敵對的,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我們當作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很顯然,這三個問題既關係到對當時中國國內形勢的基本估計,又涉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和任務的基本認識,是帶有根本性質的重大問題。黨的領導核心如果在這樣的根本問題上認識發生錯誤,必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已為以後的曆史實踐所證明。
毛澤東本人對這三個問題的態度非常鮮明。他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有階級的社會,階級鬥爭肯定是存在的。他說:沒有階級就沒有馬克思主義了。我們要搞一萬年階級鬥爭,不然,我們就要變成“國民黨”、“修正主義分子”。他尖銳地批評了所謂“黑暗風”、“單幹風”和“翻案風”,認為黨內有一部分人,並不是共產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認為實行包產到戶就要“兩極分化”,一邊是貪汙盜竊、投機倒把、討小老婆、放高利貸,一邊是軍、烈、工、幹四屬、五保戶貧困。因此,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是長期存在的。毛澤東在兩次會議的講話中,還強調地提出反對修正主義的問題,認為馬克思主義與修正主義的鬥爭,是國際上的階級鬥爭問題。全世界人民同帝國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要反帝必須反修。他還提議,把中國的右傾機會主義,改名為中國修正主義。這樣反修就不隻是國際任務,而且中國共產黨內也有反修的必要。所以,毛澤東所說的“重提階級鬥爭”,並不是針對他自己,因為他是一直在講,從來沒有中斷過,而是指全黨過去對階級鬥爭問題忽視了,沒有放在“綱”的位置上。所以,他強調要重新提出來,引起全黨的重視。毛澤東的這些講話,雖然也有正確的部分,但是核心的思想卻是認為在整個社會主義曆史階段資產階級都將存在和企圖複辟,並成為黨內產生修正主義的根源,則是錯誤的。這種錯誤觀點,可以說是給黨內“左”傾思潮提供了一個理論性的綱領。
由於毛澤東在黨內已經形成的崇高威望,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內不可能有人公開提出同他相反的意見;也由於黨的高級幹部當時對社會主義社會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本質的了解;加之當時同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共中央的分歧已十分尖銳,修正主義已成為一頂可怕的政治帽子,躲之猶恐不及等種種因素,毛澤東的上述“左”傾錯誤觀點,得到了參加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大多數人讚同。鄧子恢等支持過“包產到戶”主張的負責人,被迫作了檢討。這樣就為八屆十中全會作好了理論準備。
這裏特別值得說明的,是黨內有極少數人利用毛澤東的“左”傾觀點,別有用心地製造事端,以證明黨內確實存在尖銳的階級鬥爭。例如,有一位女作家寫了一本描寫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北地區革命鬥爭的小說,以當地革命鬥爭領袖劉誌丹的名字作為書名。當時書稿還處於內部征求意見的階段,並沒有公開出版。而當時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一貫“左”傾、專門整人的康生,卻抓住這本小說大做文章。劉誌丹是已經犧牲了的受到普遍尊重的革命領導人,他無隙可乘,卻硬說這本書是為高崗翻案的。高崗曾是西北地區的領導人之一,曾在劉誌丹領導下工作過,建國初期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他因同當時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饒漱石一起進行反黨活動,而被開除出黨,並自殺身亡。康生硬說《劉誌丹》一書中的某人,描寫的就是高崗。這就為毛澤東批判的“翻案風”找到了一個實證。他還寫了一張紙條給毛澤東:“利用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毛澤東在講話中念了這張紙條,於是這句話就被說成是“最高指示”、由此就株連到女作家訪問過或閱讀過征求意見稿的一大批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八屆中央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勳。他也是原西北地區的領導人之一。因這件事他受到了停職審查的處分。在這樣的氣氛下,自然也很難進行實事求是的、暢所欲言的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