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熱戀時有說不完的知心話,可結了婚以後,雖然客觀上提供了密切交流的條件,但兩人在一起時話卻顯著地變少了,有時甚至覺得無話可說。確實,婚後夫妻用不著“我愛你”的詞句老掛在嘴邊,但認為婚後夫妻毋須交談卻是明顯的不對了。夫妻朝夕相處,終生為伴,是最親近的關係,這種親密來源於共同生活、禍福與共的“婚姻”關係。這種關係也決定了夫妻之間的語言交流可以無所不談,大到國家大事、世界局勢、生活追求,小到柴米油鹽、洗臉刷牙、一根白發。交談時,或娓娓道來,慢聲細語,一個講一個聽,或你一言我一語,一個讚同一個反駁,無論形式,隻要“語言”.
要進行夫妻之間的語言交流,首先遇到的就是有無共同語言的問題,隻要有了共同語言,才能使交談得以流暢地進行下去,達到交流的目的。有的人認為,夫妻隻有從事相同的工作才有共同語言,而事實並非如此。共同語言是靠夫妻二人去尋找、挖掘與創造,職業相同是獲得共同語言的有利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條件,因為夫妻間的談話內容並不主要是工作上的,而主要涉及到夫妻二人共同生活的有關方麵。夫妻間感情狀況取決於雙方所注入的感情程度,其中主要體現在夫妻雙方對待共同生活的關心程度。共同語言來自夫妻雙方對共同生活的關心。有人總是願意從個人的愛好、願望出發,喜歡更多地談論自己所熟悉和感興趣的事,而這些事往往又是夫妻生活共同之外的、與夫妻共同生活無關緊要的事,這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常言道:“話不投機半句多。”夫妻畢竟是在兩性基礎上建立的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客觀上要求屬於自己的共同語言。這是加強感情交往的必要條件,有了共同語言,話就會越談越想談,越談越投機,千言萬語也不嫌多了。
有了共同語言,還要善於捕捉交談時機。夫妻都有各自的工作,不要說工種不同,就是相同工種或在同一科室或車間班組,八小時工作時間也是無法交流的,下班後的時間各忙家務、業務學習等,所以即使業餘也很難有整塊時間坐下來促膝談心,這就要善於利用零散時間,辦法是盡可能多地安排夫妻的共同活動,加強心理上的聯係。語言交流應不拘形式,不受時間長短的限製,要注意把握時機。例如吃飯時,一家人圍坐桌旁,這就是個好機會,各人談談個人一天在外麵的所見所聞,問問孩子學習情況,都是感情上的交流。夫妻最好能同時入寢,入睡前說一會兒話。如果妻子在進行家務勞動,而你卻在伏案工作,你最好抽5分鍾去幫幫忙,和妻子說幾句話,這對妻子是一種體貼和關懷,對你自己則是一種調劑和休息。平時如果去菜場買菜是丈夫的任務,妻子有時也可以抽空和他一起去,幫他拎拎籃子,邊走邊談,還可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安排一些共同活動,如坐在一起看電視,談談電視內容,或是找個問題討論討論,還可以一起看看電影,逛逛公園,買買東西。總之,在夫妻之間既要形成“一起幹”的風氣,還要形成一起談的風氣。
交談中,要努力創造一種直接、平靜,隨和的氣氛。直接就是在表達自己感情時要直接了當,不要吞吞吐吐,繞圈子,要誠懇坦率,把問題挑明,不要“捉迷藏”,發“密電碼”.平靜就是交談中不要過分激動,要以平等協商的方式交談,彼此平等相待尊重對方的人格,話語要平緩,不要粗聲粗聲,談吐切莫帶刺。隨和就是以一種友善的麵目出現,要感情真摯,即使批評也是善意友好的,要造成一種輕鬆和諧的談話氛圍。夫妻關係對感情的體驗非常敏感,尤其是對於語言的態度和氣氛上的變化,都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因此,夫妻在語言交流時要特別注意談話氣氛的和諧,使對方真實地感受到彼此和過去生活得一樣溫暖幸福。好的氣氛能夠促使夫妻間感情的充分表達。
關於語言交流的數量,雖然客觀上隨著夫妻生活的延長,談話的內容也會相應地減少,但從主觀上講,夫妻都希望愛人能多與自己交談,因為這往往被看成是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問題。作為夫妻雙方,都應盡可能滿足對方的需要。
夫妻交談還要注意,一開始就要創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夫妻下班回到家裏,會有許多的話要對親人傾訴,如果他(她)跨進家門時,你笑臉相迎熱情地召喚,就會使他(她)忘卻一天工作的疲勞,興致勃勃地與你交談起來。相反,如果家裏迎接他(她)的是冷冰冰的麵容,或是一連串的指責埋怨,那麼即使有滿腹話語,即使是特大喜訊,也懶得對你說了。夫妻在一見麵時就要為交談創造條件。為此要特別強調說好相見的第一句話。當你的妻子(丈夫)推開家門,露出笑臉的時候,你第一句話該說什麼?這第一句一定是你想向他(她)表達的話,那就應該用愛的心靈去說。充滿愛意的第一句話不管怎麼說,都會在愛的回音壁上蕩起回聲。此外交談中對於對方的話你要認真地傾聽,不要表現出心不在焉的樣子。所謂傾聽,就是指對對方的感覺和意見感興趣,並且認真地去聽,積極地去了解對方,若有不明白就向對方問清楚。學會傾聽必須做到:誠心誠意地聽,認真仔細地聽,對對方的話背後的情感也能複述出,表示接受並了解對方的感覺,還要學會對內容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