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直麵苦難人生(1)(2 / 3)

當打擊和挫折帶來的痛苦平息後,我們首先要冷靜地承認現實,承認失敗;其次,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失敗;第三,要從打擊和挫折之中吸取種種教訓,並從中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這樣,才可以確定新的主攻方向,尋找出克服障礙的辦法。最後一步,也就是如何去做的問題了。整個過程就是:通過冷靜的思考,細致的分析,深刻的自我剖析,尋找出能夠促使自己成功的途徑來。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初進音樂殿堂的施光南,曾因不喜歡蕭斯塔科維奇,卻喜歡昆曲、京劇,而遭到同學們的嘲笑。的確,他既不能充分欣賞西洋音樂,也不會彈鋼琴。但他在民族音樂方麵,卻有著他人所不及的才能。他沒有一味地跟著別人跑,而是在充分吸收西洋音樂營養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在民族音樂方麵的造詣。終於,一首“祝酒歌”使他名揚天下。他尋找到了自己可以成功的道路,而且獲得了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關鍵是你能否找到它,並且從自身的陰影中走出來。

對自己做一個全麵的客觀的估價,並不容易,特別是在重大的打擊和挫折之後更難。但這又是重新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隻有對自己的優勢有充分認識,才能在失敗之後尋找到新的途徑,開辟新的戰場。

同樣,從打擊和挫折之中,還要找出自己的短處。認清自己的不足,一是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二是避其所短,調整主攻方向。揚長避短,這是到達成功彼岸的一個重要因素。

3.審時度勢,符合潮流以上種種,皆是在經受打擊和挫折之後,一個追求者能夠通過主觀上的努力加以改進和完善的。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無法選擇所處的時代,因此這一切還要受客觀條件的製約。所以,當一個人遭受打擊和挫折以後,除了對主觀上的原因進行分析,加以克服以外,還要對客觀形勢進行分析,看一下你所追求的目標是否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和步伐,也就是主觀的想象與客觀的實際是否一致。

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有本單位的小環境和當今中國的大環境之分。一方麵你要對自己所處小環境進行分析,並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找到自己奮鬥的目標;另一方麵,你還要放開眼界,了解整個社會的要求,順應曆史的發展,符合整個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然,一般來說,本單位小環境和整個中國大環境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在這種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去進行追求,是有助於你取得成功的。但是,有的小單位出於局部利益和認識局限等原因,違背了時代發展的方向,就會出現小環境與大環境的要求不一致的情況。這時,你主觀上的追求和客觀環境就可能會發生矛盾。這就需要你認清形勢,看你所追求的是否符合時代的潮流。一旦認準了,就要不怕打擊和挫折,堅定地奮鬥下去。

當前,改革的浪潮正席卷全國,一大批改革的先行者們利用時代這個大環境所提供的有利因素,大顯身手,銳意改革。他們的行動猛烈地衝擊著舊的體製和陳腐的觀念,從而觸動了一些人的神經。於是,打擊和壓製接踵而來,這也正是考驗一個人的關鍵時刻。堅持改革,雖然不符合某些小環境的氣候,但這是時代的要求,曆史的趨勢,小環境與大環境相悖,也是暫時的。隻要堅持下去,靠不懈的努力,是能夠改變小環境,使之適應於大環境的要求的。

要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給在追求過程中遭受打擊和挫折的追求者們,在目標的重新選擇上,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即要及時地審度目標的合理性。一但發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不適合時代的要求時,就要果斷地進行目標轉換,找出符合時代潮流的追求目標,避免必然的失敗。

轉換目標,又涉及到自我設計的問題。一個人的追求目標必須與具體的事業緊密相聯。為現代化、改革服務,脫離了具體的事業將是一句空話,而事業目標又是主觀熱愛和客觀條件所能允許的統一體。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客觀條件,並結合具體的事業,選擇自己的追求目標。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選擇幾個方案,經過實踐、探索,找到既符合時代潮流,又能發揮自己優勢的發展方向,並緊緊地抓住,不斷地努力、奮鬥。這樣,你才能成為事業上的“弄潮兒”,追求道路中的成功者。

4.歡樂,在奮鬥的過程之中英國著名作家哥爾斯密說過:我們最大的光榮,不在於一次也不失敗,而在於每次倒下都能夠站起來。

獲得成功,必須經過一番奮鬥,而奮鬥者,不一定都獲得成功。怎樣對待奮鬥與成功、成功與歡樂,關鍵在於如何理解成功的含義。

有人認為,功成名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就算是成功了。他們為了獲得成功,也的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而有權在獲得成功的同時獲得歡樂。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是值得敬佩的。另有一些更為高尚的人,他們的成功沒有具體指標,一個目的達到了,馬上又有新的目標出現,他們無暇接受成功的歡樂,永遠是奮鬥途中的跋涉者,他們的歡樂,就在這不斷奮鬥的過程中。但是,還有一種人,他們的奮鬥隻能給後人以啟示,而本人是無法享受成功的喜悅的,他們自己也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然而,他們不懈怠,甘心情願為後人的成功鋪路架橋,影片《沙鷗》中的女主角沙鷗就是一個典型。隻有這樣的奮鬥者,才是自覺地把歡樂納入奮鬥的軌道,毫無功利之心。當然,也有的人把追求榮華富貴視為成功。他們的奮鬥隻是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他們的奮鬥是不徹底的,或者說是畸型的。他們把奮鬥當做苦鬥,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為了一些虛幻的功名而苦苦掙紮。他們的奮鬥也許會成功,但成功後感受到的歡樂是一種像腐蝕劑一樣的滿足,這種滿足將浸蝕、窒息他的精神和才能,從此停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