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家園,我們是好是壞都取決於她的撫育。在心靈家園裏,每一件東西都有其效用,或者有創造性,為你的未來添磚加瓦;或者有破壞性,降低你未來可能的成就。例如積極。
為什麼每一個達到高峰或快達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積極的?是因為他們的心靈能定期地得到良好、清潔、有力、積極的精神思想來充實。就像食物是身體必需的營養一般,每天的精神糧食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他們知道如果能充實頸部以上的部分,就永遠不愁填飽頸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憂愁老年的財務問題。
一個人如果有自己的家,又怎麼會去流浪或淪為乞丐呢。首先要明白的是,即使你要出賣心靈,也要賣給自己,我們要學會自我接納。必須搞清楚的是,上帝以自己的心意創造了人,地位僅次於天使的人,就不會設在有關年齡、教育、性別、胖瘦、膚色、高矮或其他任何表麵上做出限製,上帝不會忽略每個人,更沒有時間創造無用之人。其次我們要有積極的態度。
兩年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先生與我不期而遇,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被洪水困住的人,隻得爬到屋頂上避難。有個漂浮過來的鄰居說道:“約翰,這次大水可真是可怕,你不覺得嗎?”
約翰回答道:“不,沒那麼嚴重。”
鄰居有點吃驚,就反駁說:“這還不嚴重?你的雞舍已經被衝走了啊!”
“沒錯,我知道。但是半年以前我就已經開始養鴨了,現在它們都在附近遊泳。所以我覺得事情都還沒那麼糟。”約翰說。
“可是,約翰,你的莊稼全被這次的大水衝毀了啊!”鄰居堅持說。
約翰回答說:“沒,沒有。我種的莊稼因為幹旱而收成不好,就在上周,還有人告訴我,我的土地需要多澆點水,這不是挺好的嘛。”
“但是你看,約翰,大水還在上漲,就快要漲到你的窗戶上了。”那位悲觀的鄰居再次對滿臉微笑的約翰說。
“這些窗戶實在太髒了,我正需要清洗一下。”樂觀的約翰笑得更開心了。
能以積極的態度來應對這個錯綜複雜、順逆起伏的世界,這顯然這是一種境界——雖然聽起來像個玩笑。一旦達成這種境界,即使遇到消極的情況,我們的心靈也能自動的做出積極的反應。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我們隻有不斷地充實、潔淨我們的心靈。
每個人都能改變別人或被別人改變。榮格先生說,隻要改變一個人的詞彙,他的收入、享受就能得以建立,他的生活乃至他的人生都會得到改變。例如“恨”字,假如你不再想它,把它從字彙中除去,用代表感覺與夢想的“愛”字來代替它。那你的心靈就會在移取中變得更加純淨、積極。雖然,這種移去與取代的文字,幾乎是永無止境的。
我們的心靈,你供養她什麼。她就會采取什麼樣的行動。我相信,放進心靈中的事物對我們的未來非常重要。所以問題顯然是:我們要怎樣喂養我們的心靈——找什麼時間去充實我們的心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花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刮胡須、理頭發,去修飾頭腦的外表,那我們有沒有必要花同樣的時間和金錢,來裝飾頭腦的內部呢?當然有,而且可以做到。
事實上,精神食糧隨處可得,例如書籍。經由心靈火花碰撞而寫成的偉大書籍,是洗滌並充實我們心靈最好的食糧。我們可以任意挑選我們想要的,因為它們早已一勞永逸地為後人指明了方向。偉大的書籍就是偉大的智慧樹,我們的心靈將在其中得以重塑。讓我們學會既聰明又謙遜,既謙遜又聰明吧。
當然,那些文字商人的書,隻配捧在那些淺薄、庸俗的人的手裏,我們是絕不能讀的。要知道,那些書有如瘟疫,到處充斥著無恥的邪念、訛誤的消息和自負的愚蠢。而能給我們帶來行動的信心與力量,能將我們的人生推到嶄新的高度,能引導我們行善的書,例如《奮力向前》,才是我們需要的啊。
《奮力向前》是一部激蕩我們靈魂、激發我們生命熱情的偉大著作,我相信美國人民都將因它的問世而受惠,並因此鼓舞自己的鬥誌,抵達夢想的生命之境。我甚至相信,誰錯過讀它的機會,誰就很可能錯過偉大的人生。這本書能為所有的人開啟幸福快樂之門,我希望我的子孫都能去讀讀。
一種因定期滋潤與強調而日趨旺盛的驅動力,引領人們爬向高峰。無疑,那些成功人士都能體認到,高峰有很多空間,但是沒有足夠的空間讓人停滯不前。心靈就像身體一樣,必須定期給予營養才行,身體、心理與精神方麵的營養,都需要分別照顧到才行。
沒有誰可以阻擋我們回家的路,孩子,除非是我們自己。讓心靈之光照耀我們前進的路吧。
愛你的父親
第三十八封——誰都能成為大人物
親愛的孩子:
《馬太福音》中有一句聖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麵被人踐踏了。”
這是個平凡而又發人深省的比喻。鹽食之有味,又能潔物、防腐。《聖經》想以此教誨人應該肩負怎樣的使命、發揮怎樣的影響:人在世上來就是要美化、淨化所在的世界,人們要讓這個世界免於匱乏也免於腐敗,不斷給予世人更滿足、更新鮮、更健康的生活氣息。
鹽的首要責任是有鹽味,鹽的鹽味象征著高尚、有力、真正虔誠的宗教生活。那麼,我們應該用我們的財富、原則和信仰到做什麼呢?無疑,我們要做世上的鹽,去積極地服務社會,使世人能得到上天賜予的豐裕和慈愛。這是我們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天職。
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專心致誌於我們的給予藝術,完全獻身於周圍的世界和眾人,我想沒有比這個更偉大的了。
談到偉大,我想起了一篇偉大的演講詞,那是我一生中不多見的偉大的演講詞。它告訴我,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沒有什麼比人更了不起的了,這種了不起要看你為你的同胞和國家做了什麼。
現在,我就把這篇偉大的演講詞抄錄給你,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啟發。
愛你的父親
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裏會晤一些大人物。也許你們會說這個城市沒有什麼大人物,大人物都出身在倫敦、舊金山、羅馬或其他大城市,就是不會出自本地,他們都來自這個城市以外的地方,如果是這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我們這裏的大人物和其他城市一樣多。在座的聽眾裏麵就有許多大人物,有男也有女。
現在,請允許我大膽地說一句,在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大人物時,我們常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我們總是認為大人物都有一間寬敞的辦公室。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限定什麼人是世間最偉大的人物。
那麼,誰才是世界上的偉大人物呢?青年人或許會急於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告訴你們,大人物不一定就是在高樓大廈裏設有辦公室的人,人之所以偉大是在於他本身的價值,與他獲得的職位無關,誰能說一個靠吃糧食才能生存的君王比一個辛勤耕作的農夫更偉大呢?不過,請不要責備那些位居某種公職便以為自己將成為大人物的年輕人。
現在,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有誰打算做個偉大的人物?
那個戴西部牛仔帽的小夥子,你說你總有一天要成為這人城市的大人物。真的嗎?
你打算在什麼時候實現這個心願哪?
你說在發生另一場戰爭的時候,你會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從旗杆上扯下敵人的旗幟,你將在胸前掛滿勳章,凱旋歸國,擔任政府褒獎給你的公職,你將成為大人物!
不,不會的!不會,年輕人,你這樣做並不是真正的偉大,但我們不應該責備你的想法,你在上學時就受到這樣的教導,那些擔任官職的人都曾經英勇地參戰。
我記得,美國的西班牙戰爭剛結束時,我們這個城市有過一次和平大遊行。人們告訴我,流行隊伍走上布洛大街時,有輛四輪馬車在我家大門口停下來,坐在馬車上的是霍普森先生,所有人都把帽子拋向天空,揮舞著手帕,大聲地叫:“霍普森萬歲!”如果我當時在場,也會這樣叫喊,因為他應該獲得這份偉大的榮譽。
但是,假設明天我到大學講壇上問大家:“小夥子們,是誰擊沉了梅裏馬克號?”如果他們回答:“是霍普森。”那麼他們的回答是八分之七的謊言,因為擊沉梅裏馬克號的總共有八個人,另外七個人因為職位的關係,一直暴露在西班牙人的炮火攻擊之下,而霍普森先生身為指揮官,很可能置身於炮火之外。
我的朋友們,今晚在座的聽眾都是知識分子,但我敢說,你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與霍普森先生在一起戰鬥的那七個人是誰。
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教授曆史呢?我們必須教導學生,不管一個人的職位多麼低微,隻要善盡職責,美國人民頒給他的榮耀,應該和頒給一個國王一樣多。
一般人教導孩子的方式都是這樣的,她的小兒子問:“媽媽,那棟高高的建築物是什麼?”
“那是格蘭特將軍的墳墓。”
“格蘭特將軍是什麼人?”
“他是平定叛亂的人。”
曆史怎麼可以這麼教授呢?各位想一想,如果我們隻有一名格蘭特將軍,戰爭打得贏嗎?哦,不會的。那麼為什麼要在哈德遜河上造一座墳墓哪?那不是因為格蘭特將軍本人是個偉大人物,墳墓之所以建在那裏是因為他是代表人物,代表了二十萬名為國損軀的英勇將士,而其中許多人和格蘭特將軍一樣偉大。這就是那座美麗的墳墓聳立在哈德遜河岸邊的真正原因。
有一件事,可以用來說明這種情況,這也是我今晚所能想到的惟一一個例子。這件事令我很慚愧,但我無法將其忘掉。我現在把眼睛閉上,回溯到1863年,我可以看到位於伯克郡山的老家,看到牛市上擠滿了人,還有當地的教堂和市政廳也都擠滿了人。
我聽到樂隊的演奏聲,看到國旗在飛揚,手帕在迎風招展。我對當天的情景記憶猶新。人群是來迎接一連士兵的,而那連士兵也正在列隊前來。他們在內戰中服完一期兵役,又要再延長一期,現在正受到家鄉父老的歡迎。我當時隻是個年輕小夥,但我是那個連的連長。在那一天,我洋洋得意,像個吹足了氣的氣球——隻要一根細細的針,就可以將我紮破。我走在隊伍前列,我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驕傲。
我們列隊走入市政廳,他們安排我的士兵坐在大廳中央,我則在前排就坐,接著鎮上的官員列隊從擁擠的人群中走出來,他們走到台上,圍成半圓形坐下,市長隨後在那個半圓形的位子中央坐不來。他是個老人,頭發灰白,以前從未擔任過公職。他認為,既然他擔任公職,他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當他站起來的時候,他首先調整了一下他那副很有份量的眼鏡,然後以無比威嚴的架勢環視台下的民眾。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接著這個好心的老人走向我,邀請我上台和那些鎮上的官員坐在一起。
邀請我上台!在我從軍之前,沒有一個市府官員注意到我。我坐在台前,讓我的佩劍垂在地板上。我雙手抱胸,等待接受歡迎,覺得自己就像是拿破侖五世!驕傲總在毀滅與失敗之前出現。
這時市長代表民眾發表演說,歡迎我們這批凱旋歸來的軍人,他從口袋裏拿出演講稿,小心翼翼地在講桌上攤開,然後又調整了一下眼鏡。他先從講壇後麵退了幾步,然後再走向前。他一定很用心地研究過演講稿,因為他采取了演說家的姿態,將身體重心放在左腳,右腳輕輕向前移,兩肩往後縮,然後張開嘴,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伸出手。
“各位親愛的市民,”他開口說:“我們很高興歡迎這些英勇參戰的……不畏流血的……戰士回到他們的故鄉。我們尤其高興,在今天看到跟我們在一起的,還有一位年輕的英雄(指的就是我)……這位年輕的英雄,在想像中,我們曾經看到他率領部隊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擊。我們看到他那把閃亮的佩劍……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他對著他的部隊大叫,‘衝鋒’!”
上帝呀!這位好心的老頭子對戰爭一無所知。隻要他懂一點戰爭,就會知道一個事實:步兵軍官在危險關頭跑到部屬前麵是極大的錯誤。我竟然拿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指揮刀,對部下大喊:衝鋒!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
你們想一想,我會跑到最前麵,被前麵的敵人和後麵己方部隊夾擊嗎?軍官是不應該跑到那地方去的。在實際的戰鬥中,軍官的位置就在士兵身後。因為是是參謀,所以當叛軍從樹林中衝出,從四麵八方向我方攻來時,我總是要騎著馬對我方軍隊一路叫喊:“軍官退後!軍官退後!”然後,每個軍官都會退到戰鬥區後麵,而且軍階愈高的人退得愈遠。這不是因為他沒有勇氣,而是因為作戰的規則就是這樣。如果將軍跑到前線,而且被打死了,這仗也就必輸無疑,因為整個作戰計劃都在他的腦子裏,他必須處在絕對安全的地方。
我居然會拿著“那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佩劍”。啊!那天坐在市政大廳的士兵當中,有人曾以死來保護我這名半大不小的軍官,有人背著我橫渡極深的河流。還有些人並不在場,因為他們為國捐軀了。講演的人也曾提到他們,但他們並未受到注意。是的,真正為國捐軀的人卻沒有受到注意,我這個小男孩卻被說成當時的英雄。
為什麼我會被當作英雄?很簡單,因為那位演講者也掉進同樣愚蠢的陷阱。這個小男孩是軍官,其他的人隻是士兵。我從這裏得到了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一個人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他擁有某種官銜,而是因為他以些微的工具創下大業,以默默無聞的平民身份完成了人生目標。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一個人隻要能向大眾提供寬敞的街道、舒適的住宅、優雅的學校、莊嚴的教堂、真誠的訓誡、真心的幸福,隻要他能得到當地居民的感謝,無論他到哪裏,都是偉大的。但如果他不被當地居民所感謝,那麼不管他身處地球的哪個角落,都不可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在座的各位,我希望你們都知道,我們是在有意義的行動中活著,而不是在歲月中;我們是在感覺中活著,而不是電話按鍵上的數字;我們是在思想中活著,而不是在空氣中;我們應該在正確的目標下,以心髒的跳動來計算時間。
如果你忘記我今晚所說的話,請不要忘記我下麵的話:思考最多、感覺最高貴、行為也最正當的人,生活也過得最充實!